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论桃坪羌寨的水系统之适应性

  • Update:2014-10-08
  • 黄洪波 吴小萱
  • 来源: 《装饰》杂志第7期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四川桃坪羌寨的现状,在分析桃坪羌寨与周边环境的和谐适应性的基础上,论证了桃坪羌寨的水系统之适应性特征。研究认为,桃坪羌寨的水系统与村寨布局之间形态自然融合,是羌寨的天然屏障,具有满足生活、保护建筑、调节人居环境、承载民族文化等功能。

关键词 :桃坪羌寨、水系统、适应性、人居环境
一、桃坪羌寨的地理环境与形成
 
桃坪羌寨处于理县高山谷地,后面是雪山,山体将村寨环抱在山坳里,雪山流下的溪水不断从山上流下,流量丰裕,这一理想的地理环境既符合传统民居选址格局负阴抱阳的风水意境,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意境。羌族本是游牧民族,定居桃坪后将本民族的宗教、习俗等文化特点融入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聚落环境。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使取材于自然又归隐于自然之中的建筑群落与邻近的梯田、远处苍茫的群山交相辉映,散发出既和谐统一又粗犷雄浑的气魄。
 
二、桃坪羌寨与周边环境的和谐适应性
 
羌寨因为历史上战事频繁等因素在聚落选址上极为考究,因地制宜的环境适应性是桃坪羌寨最突出的特征。“依山而居,累石为室”,羌族建筑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同时受地势制约及土地资源紧缺等因素影响,羌寨布局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避免占用耕地而选用高山或峡谷地带。羌族人在建设过程中对地形、地貌和植被都加以保护,羌寨会随地形的变化而起伏,从而减小建造村寨对自然的破坏。
 
桃坪羌寨的种种生态设计中,完善的地下水网系统是其中的一个亮点。村寨需要靠近安全可靠的水源,所谓安全可靠即不仅要靠近稳定充足的水源,保证生活和灌溉所需的用水,同时也要避免大江、大河带来的自然灾害,从而逐渐遵循“大水避,小水亲”的原则,选取水质好、流量稳定的高山融水的小溪。足见在选址中,羌族人不仅要考虑能否为战争防御提供天然的屏障,同时更要考虑能否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的自然资源条件。
 
三、桃坪羌寨水系统之适应性
 
1. 桃坪羌寨水系统的历史成因
 
桃坪羌寨利用高山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据险而居,使用河流、险要的山势与周围阻隔,与外界的联系通过索桥。这种种险峻的地形和村寨前面湍急的杂谷脑河水促成了其水系统的生成。一方面,右侧的河谷因为山体落差非常大且水流湍急,加上河谷的沟体较深,一般来犯者不能涉河进入村寨,只能通过河谷上方的小桥才能够到达村寨,所以这个自然形成的水体是可以对村寨起到保护作用的。另一方面,水源因为是高山融水,所以水质能够得到保证,村民除了可以利用它作为生活饮用水 , 还可以作为灌溉用水、消防用水等。桃坪羌寨修建在险峻的半山腰上,河谷半山地带水资源丰富,地势落差大,不需要人工压力设施,也能够满足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下流过的供水系统的需求,并且到达村子的每家每户,一旦战争爆发,水量也能够保证全村居民足不出户的生活用水。这种水系统不但在发生战争时能够防止被对方断水,满足平常生活用水之需,还能当作逃离危境的暗道和消防之用。
 
 
1. 水系统剖面图
 
 
2. 桃坪羌寨水系统平面图
 
 
3. 寨旁山泉不断从山上流下 , 流量丰裕
 
2. 与村寨布局之间的适应性
 
首先来看看桃坪羌寨的整体布局情况,寨内主碉背靠大山绝壁,面向水流湍急的杂谷脑河水,以主碉为中心向两侧呈半八卦状辐射,旁边的碉房则由中心从高到矮修建,形成以主碉为核心、碉房错落分布、过街楼为纽带的扇形建筑群体。该建筑群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民居每家每户独立存在的形式,而是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和过街楼互相连接的建筑群,所以羌寨的交通也不同于平原地区设东西南北出口的建筑模式。桃坪羌寨的交通网络有 8 个放射状的出入口,这 8 个出入口都是以主碉楼为中心往外扩散,这 8 个出入口又连接内部 13 条小路,形成设在各家房下、四通八达的隐蔽路网,蜿蜒曲折联系各家,可形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应战格局。而户户有房顶通往墙上通道,更可使家家相连,本寨人进退自如,外来人却如入迷宫。
 
 
4. 水系统的入口
 
 
5. 杨家大院地下水网入口,控制着全寨人的用水
 
 
6. 蜿蜒曲折穿插于羌寨的水系统
 
 
7. 地下水网的入口关系
 
从水系统布局来看,水的特性是无形的,需要其他客观条件给予其形态,桃坪山地地形和羌寨的内聚性建筑形态赋予了羌寨水系统的独特形态。因其公共活动空间都是层层叠叠穿插于建筑综合体内,交通路线呈隐蔽而复杂的网状分布,而水系统随通道而设,穿插于整个建筑的地面与地下空间,所以这些水沟也呈网络状,将水运送到各家。每家门口都有一取水口,室外沟渠盖有石板,土覆于其上,用来减弱水声对室内的干扰。但会隔一定距离,留有活动石板,打开就可以取水。该水系统和地面道路系统、空中道路系统形成了村寨的三大脉络,三者相辅相成,在保证村民生活所需的同时,还成为寨子抵御外敌的重要手段。该寨的水系统和平原地区的水系统完全不一样。以江苏周庄水系作为对比案例,桃坪羌寨与周庄中的水路格局共同之处是路边有水,路、水并肩而行。不同之处是周庄顺着其水道修建,房屋后门出门就是直接通往水道宽阔的河道。江苏地势平坦,附近到处都有湖泊,周庄的水系“目标性”不强,加上战乱不多,所以呈现出“散状”的开放性布局。周庄之水系兼具日常生活用水和交通运输的作用,体现出其在历朝历代商埠水路的交通性。而桃坪羌寨因战事较多,整个建筑群表现出明确的排外性和内聚性,寨内的水系随着复杂的建筑缝隙或者从地下穿过建筑来进行布局,水道狭窄加上水流湍急、方向明确。因此羌寨水系的方向性和力量性是很明显的,可以用作日常生活用水以及用于推动石磨的动力,所以羌寨水系统和建筑群的布局组合体现了羌寨日常生活和战时防御的统一。
 
从地下水网的细节来看,这个神奇的地下水网用石块砌成小水渠,上面用石板遮住。为了使用更加方便,羌人根据不同地方适时地将明渠和暗渠做出不同的安排,水渠随着道路时隐时现,村民们在寨内较宽的十字路中间做成开放式水渠,沟渠的旁边用石条砌成平台或者踏步,以方便使用。还在四周留出了一个相对来说较宽敞的地方,既方便人们在这里用水,又不会影响到行人的交通,还起到了丰富景观变化的作用。桃坪寨的道路两侧墙壁用片石堆砌而成,片石层层叠叠,不免使巷道空间封闭局促,人们处于其中总有单调与压抑之感,而水系统在其中穿插,打破了沉闷的建筑布局而增强了节奏感和灵动性。
 
从水源的管理和分配来说,羌寨的水资源采用的是集中控制的方式。整个寨子除碉楼以外的最高位置是占地 368平方米的杨家大院,大院建筑底部的地下水网就是全寨 98 户居民地下水网的起点。从山上引入的溪水经过杨家大院的分流再到全寨各家各户,所以杨家大院掌管着全寨人的饮用水、生活用水和灌溉水,他们甚至还可以通过石块对水流的大小进行控制。
 
3. 与具体生活使用功能的适应性
 
羌寨的水系统在村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饮用、洗涤、灌溉、水动力、运水、排水、消防等。建寨一开始就规划了一套完整的供水灌溉系统,曲曲折折的人工水渠将水从旁边的溪流引入,经过石磨坊分成两条水路,一条通过碉房门前,一条通过房下,分四路流出灌溉农田。对水的使用也会根据不同的用途来确定取水地点。北面入村口是用于饮用水的取水口,而西面的跳舞场和东面出寨的水流主要供洗涤用。羌人用自己的宗教制度来防止饮水和污水的交叉污染,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地下供水和排水系统。水会在寨内顺流而下经过每家每户,也方便了人们其他用途的取水使用,东侧出水口的水可以直接进入旁边的农田,灌溉农田,确保丰收。 所以羌寨虽地处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区域,但依然不妨碍四周都是长势茂盛的庄稼和硕果累累的果树。
 
寨子的水系统除了常规的饮用、洗涤、灌溉等功能,还具有对建筑的保护作用。因为羌寨建筑是典型的生态型建筑,建筑材料一般就地取材,选取自然材质修建而成,所以具有一些安全因素的局限。室内结构多为木质材料,寨子的建筑墙体虽由片石和黄泥制作而成,但基于防震的考虑,人们也会在墙体的缝隙中加入许多木块,以此来增加建筑体的抗震性。另外,羌寨家家户户都有锅庄,长年累月锅庄的火焰使房间内的木材都被烘干,在干燥的环境下,更增添了室内的火灾隐患。而贯穿于每家每户的水系统可以作为村民们的消防设施,能够防患于未然,一旦遭遇火灾能迅速就近取水灭火 ;同时,老羌寨处在战争较为频繁的年代,因羌寨建筑本身的御敌能力相当强,敌人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采用火攻的方式,家家户户门前有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避免村里遭受大面积火灾,起到对建筑的保护作用。
 
桃坪羌寨所处地区日照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由于气候过于干燥,人居环境并不是特别理想,而引入室内的水体形成了天然的加湿器,能够自然地增加房间内部的湿度,还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在炎炎夏季能给室内带来许多凉意,所以羌寨的水系统也是天然的“绿色空调”,具有对人居环境进行湿度和温度调节的功能。
 
结语
 
羌寨的水系统用其蜿蜒曲折的流动线条与错落的碉楼建筑和谐共生。它特有的实用功能和建筑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打破了石材的生硬,充实了建筑中人与自然对话的系统。直到今天,它的各种适应性依旧是我们的生态设计中可圈可点的案例,无论规划设计的理念还是最终呈现的形态,都具有明显的天人合一特征。从精神层面来说,水系统来自于自然,融于环境,服务于人,从而沟通了天地人,是中国传统观念天人合一观念的物质显现。从物质层面来看,它的布局、构造、综合的各种功能特征,在今天的建设与景观设计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羌族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
[1] 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成都,2000。
[2] 任浩:“羌族建筑与村寨”,《建筑学报》,2003.3。
[3]陈大乾:“从羌族文化民风民俗看羌族建筑”,《四川建筑》,1995.10。
[3] 魏柯、周波:“水·聚落·标志物”,《四川建筑》,2002.8。
[4]王载波:“‘壳’中的羌族”,《四川建筑》,2000.5。
[5] 彭代明、唐广莉、刘小平:“浅谈黑虎、桃坪羌碉的战争功能与审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1。
 
黄洪波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吴小萱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