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以安昌古镇为例谈城镇环境设计的间接动态式规范

  • Update:2014-10-09
  • 李 安
  • 来源: 《装饰》杂志第7期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江南水镇安昌古镇的规划布局和形成特点,探究其人文居住环境价值,理解江南水镇的传统规划布局和建筑环境,认识中国古代城镇、建筑等形成的历史过程,从而建立城市与建筑整体环境的概念,研析其有机秩序建立的整体发展过程。进而明确城市与建筑整体环境设计是一个过程设计,有效地领会“以间接动态式的规范取代直接静态式的规划”这一创新观点。
关键词 :安昌古镇、江南水镇、建筑环境、有机发展
一、对古镇有机次序的整体发展过程的认识
 
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越是向一个高度发展,人们越是有“回归自然”、“回归本原”的强烈愿望。许多人都有一种怀旧情结,对我们过去生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生活的空间有强烈的眷念,这种朴素的情感来自于我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眷恋,对以往生活空间平和安宁的向往。这是一种我们可以直接并且轻易感受到的生活居住状态,能够轻松释放情感的生活和交流空间。这种情感是对以往所处生活环境、生活文脉沉淀的回忆,这种情感是在一个长期的动态式的发展环境下有序产生的,不是现代直接静态规划下一蹴而就的城市环境所能给予的。虽然在居住的硬件上无法和现在建设的城市新城及居民区建筑相比,但是在朴素的空间安排机制要素上、有机的空间体系布局上及生活空间和建筑空间上,古城古镇总显得较合理而更有生活居住的趣味。
 
如今的城市新城和居民区建设都是在直接静态式的规划下以较短的时间大规模地形成,然而古城古镇的形成是根据自然条件的布局和在几百年的间接动态式的发展下逐步形成的,这种有机体系反映的是人居环境的开放性和亲切性。虽然它的发展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制约,但是在一个漫长的时空发展阶段通过一定的积累,却能在心灵上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加亲切而适合居住的空间环境。为什么现在有如此多的人们要去寻找祖辈的生活场景,寻找具有历史文化生活空间的古城、古镇,甚至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形成了一种审美心理的显著特点?这不仅仅是在怀旧,而是对我们当代这种生活的空间和建筑的一种不满和对那种更亲切、更直接、更朴素的生活空间的向往,当我们走在这样的老镇、老街上,心中的轻松和悠闲正是我们潜意识中对这种生活空间和尺度的认可。
 
安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与同处长三角的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等六大“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相比,这六大古镇都是以吴文化为背景,通过安昌古镇却可以了解到大绍兴范围内的越文化背景。本文将以安昌古镇为例,分析其规划布局和形成特点,探究其人文居住环境价值,理解江南水镇的传统规划布局和建筑环境,从而建立起城市与建筑整体环境的概念,研析其有机秩序建立的整体发展过程。
 
二、安昌古镇建筑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1. 安昌古镇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安昌镇北濒杭州湾,在浙江省绍兴县城柯桥以北 7 公里,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多雨,古为浅海滩涂。公元 896 年,钱鏐奉唐王朝之命,在这一带平董昌之乱,因名其乡为安昌。安昌正式开市成商业集镇是在明代弘治二年(1489 年)。清乾隆年间,安昌成为沿塘棉、米、布的集散中心,街市逐渐向东扩展,镇上河面船只云集,街上行人熙攘,构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至清末民初,安昌已成为绍兴乡间最大的商市。民国初年,安昌镇为绍兴四大名镇之一。1991 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2. 安昌古镇的布局特点
 
安昌古镇的建设始于成化年间(1465—1487 年),古人根据水乡地情,物资水运为主的特点,临河设街,街、河相依,形如新月。店铺和民居建筑都依河面水而建设,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民间居住建筑(图 1),其中有不少大户人家建筑,还有建筑颇为雄伟的城隍庙,位于镇街东端。古镇内部因为水道分隔,大量采用各式别具风格和特色的石板桥连接往来交通,通达南北两岸。临河的建筑多用骑楼雨廊连缀街市,古镇依河展开,同南浔、西塘等古镇布局极为相似,总体上来看古镇西起清墩桥,东迄高桥,全长 1747 米,两边临河街市宽 3
米至 5 米不等。
 
 
3. 安昌古镇的现状特点
 
古镇整体上保留古街的样式风格,在如今大拆大建的背景下颇为难得,一些建筑经过粉刷和整修,也保留了原来的框架结构,但也有一些破旧的临时建筑和一些样式及材料混搭的建筑物显得有些刺眼。道路基本上还都是原有的当地会稽青石铺就的石板街路,经过岁月的磨损,早已经有些光亮,但纹路依旧,它们承载着古镇的悠久历史。河道两边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姿态各异的拱桥石梁,以及幽深、僻静、狭窄的弄堂,显现出典雅的古朴风貌,具有水乡的明显特征。走在老街上,你能感受到整个街面的尺度、身边建筑的体积及生活和商业功能布局,更能体味到江南古镇那种适度的人居空间环境和祥和淳朴的居住理念。城镇布局显得那么自然随和,都是围绕着原本的生活和交流需要而渐渐发展而成的。水道、路网、建筑都在一个连续并且相关联的时间和空间内相互依存,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展示出一种有机的水乡地方生活体系。(图 2)
 
 
这是一种间接动态式的发展,是在漫长的几百年间有序而逐渐自发形成的。仔细观察,沿街各式传统老店鳞次栉比,店屋临河而建,均系排门板式,相互通连。(图 3)街河宽 10 米左右,青石砌石堪子,当地水上交通工具乌蓬船穿行其中。(图 4)小河把古镇明确地一分为二,店铺、集市多设于河的北岸,河的南岸多为石库门墙的深宅,两岸以众多石桥相连。明确的分区使河道成为居住区与市集之间的噪声隔带,为古镇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与经贸环境。[1]
 
 
4. 安昌古镇建筑、道路规划特点
 
古镇的现存部分建筑在街河两岸,主要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多是装饰粉墙黛瓦、弓檐马头、硬山屋脊的民居,鳞次栉比,也有规模较大的府宅。整个古镇交通路网根据生活和商业的要求,除了河道交通外排列成大小幽深曲折的里弄数十条,有些里弄宽不过几十厘米,仅仅可容纳一人通过,两边都是民居的围墙。因此,这些里弄可以说是在建筑形成之后自然形成的交通空间。这是一种正确的成形发展过程,即人行空间—建筑物—道路,不是现今直接静态式规划下的错误顺序即道路—建筑物—人行空间。民居群体布局灵活多变,或面水或背水,甚或跨水而就,高低错落,大小各异,但整体风格统一。因大多据水而建,素有“家家面水,户户枕河”之说。石库台门古朴庄严,一般都是 2—4 进,走进去可以看到各进之间有明堂的布置。古镇众多的石桥也小巧精致,尺度适当。拱、梁、亭造型各异,平桥、拱桥相间布置,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雕刻,但看上去古朴典雅,个别虽已经有些破旧,但韵味依然,可谓“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三、古镇间接动态式发展对现今城市建设的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见,安昌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布局的基本风貌是由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的,建筑风格、道路、民居的安排从文化内涵上来说得益于江南吴越文化背景,有机的发展过程是由当地的经济条件和商业地位及人居要求决定的。它不是一个阶段形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各项生产、生活及居住文化要求因素长期沉积而成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这个有机的体系联系着古镇里的每家每户、每条里弄,形成了如今较完整和全面的生活体系。像安昌这样临河而建的水乡小镇,以往在江南这一片河网地区是随处可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小镇均已匆匆忙忙地拆旧更新,以现代的规划方法建设新城镇,彻底改变了往日的古老面貌。这种快速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城市与建筑整体环境的一系列问题,带来了很多我们生活上和情感交流上的问题,这种直接静态式的规划没有了以往那种有机的生活空间,缺失的是古镇间接动态式的有机整体发展过程。
 
生活文化的特征在于延续性和创造性,它不能凭空脱离前人和原有的文化认识基础,用一种理想的状态以静态的方法直接规划出来。人们的审美心理也有一定的延续性,保持有时代痕迹的有特色的老环境,往往更使人留恋,让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2] 古镇的人文环境就是古镇看不见摸不着的文脉,它在环境中无所不在,却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我们在当今城市建设改造中务必要与环境的、历史的、地方的文脉联系起来,要与我们生活文化的特征联系起来,不能以牺牲有机顺序为代价而创建秩序。
 
不管过去的建筑和城市多么辉煌,不管今天的建筑多么快地建立起来,城市最珍贵的还是对以往的生活记忆。在城镇建设实践中应努力通过间接动态式的规范取代直接静态式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尽力创造出更好的人居环境和人居交流空间。城市应学会留下以往丰富的生活痕迹,并尽力把它做得更好!
 
注释 :
[1] 沈兵明、黄忠华、陈森 :“安昌古村落保护规划特点及其启示”,《小城镇建设》,2003.6。
[2] 邱秀文:“建筑空间环境的谐调及建筑文化的再创造”,《建筑学报》,1987.2。
 
李 安 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