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对民间泥塑两种白色颜料属性及工艺的考辨

  • Update:2014-10-20
  • 顾 浩
  • 来源: 《装饰》杂志第8期
内容摘要
中国民间泥塑多以白为底色,传统白颜料被俗称为“大白粉”。粉制泥塑的白颜料究竟是什么物质?泥塑所用白颜料的配制工艺如何?根据相关文献和笔者近六年的田野考察资料对比,本文认为 :传统民间泥塑所用白颜料,瓷土和铅白为重要的两大类,因产地不同,两种白颜料属性和工艺亦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民间泥塑、白色颜料、属性、工艺
中国民间着色泥塑的制作分布广泛,比较著名的有四十多处[1],色彩风格又以白底色系分布最广,影响最大。之所以白底色泥塑为多,原因有二 :首先,泥塑本色灰黑,必须要用白色将泥土色覆盖 ;其次,中国人自古即有尚白习俗。泥塑作品又以人物居多,白色肌肤象征健康美丽。
 
粉制泥塑的白颜料究竟是什么物质?泥塑底子白颜料的配制工艺如何?遗憾的是,浩如烟海的当代民间美术研究文献鲜有探究者。
 
一、粉坯工艺和白色颜料
 
北方泥塑都要“粉”坯,“粉”就是给泥坯罩上白底色,各地操作过程大同小异,主要有泡粉、熬胶、调和、滤浆、粉制、干燥等六步。
 
第一步,泡粉。将干硬大白粉块敲碎,放入盆中,加水使之自然化开。(图 1、2)第二步,熬胶。取适量皮胶放入小锅清水中,加热至皮胶溶化为皮胶水。皮胶为半透明褐色颗粒,民间俗称“水胶”。(图 3)工业上依据不同工艺,可以制造出各种皮胶。[2]白粉浆中加入皮胶液,目的是增加白颜料附着力,并且能使泥塑表面有哑光色泽效果。第三步,调和。将白粉液盆中的余水滗去,倒入皮胶水搅动,使溶化的白粉和皮胶水混合。(图 4)第四步,滤浆。将白粉液体徐徐倒入细目纱布袋中过滤,挤压出袋中的余浆。(图 5)第五步,粉制。在北方泥塑产区,粉坯只是将泥塑形体变化较多的前脸浸入白浆液中蘸粉,而后部保留泥土本色。(图 6)第六步,干燥。粉制完的泥坯必须及时晒干,否则可能会出现开裂。
 
 
1. 白石头(注 :本文图片均为笔者实地拍摄)
2. 敲粉
3. 皮胶
4. 倒胶
5. 挤桨
 
6. 蘸粉
 
在民间,农村人一般都知道有一种大白粉常常被用来漂染白衣服,以及粉刷白墙。目前,对于“大白粉”的性质,学界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 :第一,笼统土子说。研究者可能亲眼见过成品的白粉块,但是实质上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这种白色粉块究竟为何物。[3] 第二,石灰粉、石膏粉说。[4]第三,滑石粉说。[5] 第四,立德粉、锌钡白说。[6] 第五,瓷土、铅白说。[7]
 
以上几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比较可信?可以认为 :1.“土子说”并没有说明泥塑所用的白色颜料究竟是什么物质,但是“白土子”称谓并无错误。2. 对白颜料成分的认定,有些学者存在明显的主观臆断成分,显然,这类“研究”可信度度较低。3. 通过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比感性想象的说法更可信。4. 艺人们直接口述相对可靠。
 
二、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那么,民间艺人怎么说?
 
无锡惠山艺人王南仙说:“白色,方法是 :先把铅粉放入研钵,铅粉不要超过容量 1/2,然后用研杵把粉磨细,再加入少许豆油。……再用薄牛胶水冲入白粉,调匀,一个白粉团,……用榔头反复打,目的是让白粉细腻,越细越好,接着将此研钵内加热水调匀,再用细筛子过滤,就可以用了。”[8] 无锡泥塑制作使用的是铅粉,但是铅白工艺早已销声匿迹。
 
而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丹青用白色为“胡粉”,“其实入丹青白不减”[9]。而这种胡粉的制造方法颇为复杂 :“凡造胡粉母铅百斤溶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糊甑缝。安火四两,养之七日,期足启开,铅片皆生霜粉。”[10] 依据宋应星所记录的“胡粉”制造工艺推断,无锡艺人所用铅粉的基本化学成分应该是酸化铅物质。《实用涂料手册》说,铅白学名为碱式碳酸铅,“米白色粉末,相对密度为 6.14,有毒,在 400 摄氏度时候分解,不溶于水和乙醇……早期涂料工业中碱式碳酸铅被用作白色颜料 。”[11]《颜料工艺学》一书中亦记载 :“生产铅白的原材料主要是铅、二氧化碳和醋酸。……用沉淀法生产铅白,是利用黄丹在稀醋酸水溶液中生成碱式醋酸铅,再与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碱式碳酸铅沉淀,将沉淀分离,洗涤,干燥而成。”[12]
 
《颜料工艺学》与《天工开物》所述“铅白”制作工艺原理完全吻合,都是通过酸性液体对金属铅进行氧化。并且《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亦记 :“铅生蜀郡平泽,今有银坑处皆有之,烧矿而取。时珍曰,铅生山穴石间,……地镜图云 :草青茎赤,其下多铅。……金公变化最多,一变而成胡粉,再变而成黄丹,三变而成密陀僧,四变而为白霜。”[13]
 
通过以上考察可以总结出两点 :一是艺人王南仙说,这种“铅白”是一种半成品 ;二是文献表明,“铅白”通常需要一定的化学反应才能获得。因此,可以认为,民间泥塑中所使用的白颜料,酸化铅是其中重要一类。
 
但是,根据笔者近几年在北方各地田野考察亲眼所见,很多地区“白粉子”都是通过采集原生材料而直接制成,这与以上两点不符。也就是说,中国北方各泥塑产区多用的“大白粉”,与无锡泥塑艺人所说的铅白并不是同样的物质。那么,与铅白说并列的瓷土、瓷石说是否有根据?另外,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在中国古代文献多处提及的“白垩”又是什么物质?
 
西方画家所用的白颜料,为白垩、锌、钡、石头粉、珊瑚、大米等几类。[14]中国文献中出现的“白垩”一词,英文为“marble dust”,意为“石粉”,就是被粉碎的大理石[15] ;并且,《安达曼岛人》一书中多次提到了土著人用一种白色的泥土作为身体彩绘的颜料。[16] 中世纪西方画家们狂热地追求有致命毒性的铅白。画家们之所以热衷,就是因为其他所有白颜料与铅白相比,都显得灰暗而粗糙 ;且铅白能更好地与调色油融合,而形成色彩温润感。[17]
 
其实,中国古代文献中相关记录为数不少,但只是鲜为人注意。《天工开物》卷七“白瓷”开篇说 :“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18] 垩土,潘吉星注 :“白色土。”[19]《说文解字》中“垩”:“垩,白涂也。”段玉裁注 :“按谓涂白为垩,因谓白土为垩,古用蜃灰。”[20]《本草纲目·土部第七卷》言:“白垩,本经下品。释名:白善土,别录白土粉,衍义画粉。时珍曰 :土以黄色为正色,则白色为恶色,故名垩。后人讳之,呼为白善。集释,别名曰白垩生邯郸山谷,采无时。即今画家用者,甚多而贱,俗方稀用,颂曰,故居士云,始兴小桂县晋阳乡有百善,而今处处皆有之,人家往往用以浣衣。……宗爽曰白善土。京师谓之白土子,切成方块,卖于人浣衣。时珍曰白土处处皆有之,用烧白瓷器坯者。”[21]《考工记》匠人营国节中有:“夏后氏世室,……四旁两夹窗,白盛 。”[22] 白盛,郑玄注:“以蜃灰垩墙,所以饰成宫室。”[23] 闻人军疏 :“以白色的蜃灰粉刷墙壁,饰成宫室。”[24] “白色颜料可能是胡粉和蜃灰,蜃灰又是传统的白色。”[25] 闻人军先生也认为,白色就是胡粉和另外一种叫蜃灰的东西 ;并且,他指出蜃灰就是传统的白颜料。
 
综之,目前国内诸多研究者的论述中,关于白颜料的几种说法,石灰、石膏[26]、锌钡白[27]、滑石粉[28]、铅白、瓷土等几种并非同类物质的不同别称。而中国古代,白垩多指白土、白色瓷土,但也可能将铅白讹传为白垩。令人惊讶的是,古代文献中所见相关记录,白颜料的属性都仅与瓷石、铅白说不谋而合 ;并且《本草》中,“切成方块,卖于人浣衣”,也与在民间“白粉子”常被用于浆白衣服之说一致。显然,我们认为,以上所有这些事实不仅仅是巧合。
 
三、揭开白石头的来历之谜
 
然而,问题就是,这种民间多用的“大白粉”究竟来自何处?是天然形成的,还是经过人为加工的?
 
山东省苍山县小郭村自古出产泥塑。艺人们说,他们都用一种西北“甘沟”挖的白石头自己制作白色颜料。2010年4月19日、2011年7月23日,笔者两次亲自和艺人一起至他们所称的“甘沟”挖取“白石头”。
 
盛产“白石头”的小刘村,有一汪方圆几十米的大坑,坑边石头裸露处,艺人用镐依断面刨挖,即发现脱落的灰白色“白石头”。其质地酥软,岩层结构清晰,层与层之间有明显黄色或棕色间隔层。(图 7)
 
 
7. 白石头矿物形态 '
 
原生白石头经过晒、清、泡、砸四个步骤,可以转化为“白粉子”。首先将“白石头”完全晒干,这能使之质地更酥松。其次是清理石头。用刀具将“白石头”断层面的黄色和褐色杂质逐片刮去,并敲碎成小块备用。(图 8)再次,泡石头。将清理晒干的“白石头”小块放盆中泡入热水。(图9)晒干粉碎的“白石头”一经吸水,两三天即酥松软化为饼干一样的薄片。(图 10)最后,砸粉。待其已吸足水分,滗去泡制的余水,将其用锤子或粗木棒不断捶打,尔后用脚蹬踏,一直将“白石头”制成细腻的白泥,并堆成泥块。(图 11)笔者曾将这种白泥抓在手中捏制,可塑性与一般制作泥塑的黄泥并无差异。(图 12)白泥块晾晒干燥后,即可以随时被用来配制粉泥塑的白浆。
 
8. 清理白石头
9. 泡白石头
 
10. 被浸泡酥软的白石头
11. 砸石头
12. 可塑性白泥
 
还有另一个核心问题,这种所谓的“白石头”究竟是什么物质?艺人所用的白石头,会不会属于被统称为白垩的“白瓷土、白瓷石”?或是其他物质?
 
有一个信息同样非常关键,小刘村的村民说这种“白石头”可以被用来做陶瓷琉璃瓦,坑边不远的私人陶瓷厂常来这里取石头做原料。(图 13)
 
 
13. 小刘村的白石头坑,远处烟囱为陶瓷厂
 
道教丹鼎派《抱朴子内篇·金丹》记有:“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盒、矾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29] 任继愈先生认为,“滑石,唐代指一种多水高岭土,主要成分是A12O3·2SiO2·4H2O,晋 代 指 3MgO·2SiO2·2H2O即硅酸镁。胡粉,即今之铅粉,化学组成是Pb(OH)2·PbCO3,系用铅与醋反应制成。《论仙》篇有‘黄丹及胡粉是化铅所作’”。[30]
 
制作陶瓷的石头多种多样,有高岭土、长石、石英、方解石等,都被俗称为“瓷石”。瓷石又分石英、长石、黏土等三类。从工艺角度讲,这些原料又分属两类性质 :一类具有可塑性,如高岭土、多水高岭土 ;另一类不具可塑性,如瘠性原料石英等。[31]在这三类原料中,石英也就是氧化硅,吸水率和可塑性很低。[32] 所谓不具可塑性,就是不能通过制粉而堆积成形。对比前文所述,处理好的白石头粉有良好的可塑性,这样,我们可以排除氧化硅类石头的可能性。
 
而其他原料有几下几类 :高岭土、长石、白云石。高岭土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和氧化硅(Al2O3 和 SiO2);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钾、氧化铝和氧化硅(K2O、Al2O3、SiO2);白云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碳酸镁(CaCO3和MgCO3)等。[33] 实际上,在自然界中,以上原料多与其他矿物质杂生。
 
瓷土、高岭土一般都有俗名叫“白土”。主要化学成分为 Al2O3和 SiO2,在涂料中可以作为体质颜料。[34] 高岭土的基本物理形态为“白、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显黑、褐、粉红、米黄等色。原矿产出呈现致密或酥松的块状,无光泽,硬度接近于一,比重2.6,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状,干燥后有吸水性”。[35] 而瓷石的物理形态较为多样 :“祁门瓷石为块状,呈淡灰白色,有的呈淡绿色,……岩石中夹有方解石细脉。江西景德镇南港瓷石,外观呈贝壳状,灰色,含有斑点状态散在的云母矿物……”[36]
 
各地见到的原生“白石头”,实物色泽灰白或灰绿,有明显断层状岩体结构,中间夹杂着点状褐色或黄色杂质层,质地松脆,干燥后有很强的吸水性,这在物理形态上与文献中所描述的瓷石类似。而最具意义、最关键的一点是,产地小刘村村民们明确告知,这种“白石头”可被用作烧制陶瓷的原料。
 
这样,通过对照文献中瓷石形态的描述,以及各种资料中的记录,我们认为,民间的“大白粉”,不是别的,正是未经提纯的瓷石、高岭土,或者方解石类矿物。并且,有两份科学分析报告更可支持以上推论。周国信先生曾经用物理学的 X 射线法测定中国历代壁画所用的白颜料,他认为有白垩、滑石、云母、高岭石、碳酸钙铁石、白云石、草酸钙石、叶蛇纹石、石英及白色铅盐等矿类,共十五六种。[37] 另外,20 世纪 60 年代,中科院硅酸盐化学与化工研究研究所曾经对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彩陶的红、黑、白三种绘画颜色进行了光谱原料分析,得出结论,白色就是配入溶剂的某种瓷土。[38]
 
结论
 
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以及比对笔者近六年对北方多处泥塑产区田野考察的亲眼所见,基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
 
1. 总的看来,白瓷石和铅白为中国民间泥塑白色颜料的重要品类,它们被用于粉制泥塑已有千年以上历史,所以,都可被认为是传统的白颜料。民间俗称的“白土子”,多是白瓷石类、铅白以及其他白颜料的总称。
 
2. 白瓷石变异种类多样,包括方解石、滑石、白云石等多种,古代文献中,它们也常常被统称为白垩,中国民间泥塑使用这类白色颜料的习惯与西方人不谋而合。
 
3. 民间艺人们制作泥塑所使用的白颜料,基本来源有三条渠道 :完全自制、购买半成品再自己加工、直接采用工业化成品颜料。滑石粉、力德粉、石膏等多为二次加工原料,而目前本文也并不能认为它们绝对不宜被用作泥塑制作的白颜料。[39] 相反,白瓷石为原生材料,经过简单物理转化即可直接使用。
 
4. 白瓷石与铅白两类颜料处理工艺完全不同。白瓷石颜料为物理变化所得,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易氧化变色,但发色效果相对较差。铅白颜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获取,工艺复杂,价格高昂,容易氧化发黑,但发色效果响亮滋润。可以推测,廉价耍货、粗货多选用白色瓷土作颜料;反之,附加值较高的作品,艺人们则可能使用铅白。更为重要的是,原料选取还与原料产出地有很大关系。
 
5. 本文考辨的铅白和瓷石两类,主要是基于传统意义。从理论上讲,艺人们选择何种白色颜料,完全出于他们自己的便利,他们可用任何能获得的颜料。然而,泥塑艺人们若是人为变更地域性传统工艺,这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40] 产生极大伤害。
 
顾 浩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1] 王连海 :《中国玩具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6,第 178 页。
[2] 叶楚平、李陵岚、王念贵 :《天然胶粘剂》,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第 499 页。
[3] 代表性论述:王树生、李晓阳 :《唐山玉田泥塑》,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5,第11 页。徐思民:“‘河南张’的大门不是都朝南”,《东南文化》2003.1。
[4] 代表性论述 :徐思民、周晓光、孔新苗 :《齐鲁民间造型艺术》,齐鲁书社,济南,2005,第 110 页。
[5] 代表性论述 :刘思智 :《滨州民间泥塑》,辽宁美术出版社,沈阳,2008,第62页。崔妍因:《聂家庄泥塑工艺调查与研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6] 代表性论述:赵建磊、张宏岳 :《中国民间泥塑技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北京,2009,第 48 页。
[7] 代表性论述 :冯世怀 :“泥塑佛像的材料及抓塑装色技术”,《古建园林技术》,1995.3。 徐勇:《敦煌壁画的材料研究》, 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8] 喻湘涟、王南仙口述,王连海整理 :《惠山泥人世家喻湘涟王南仙口述史》,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2010,第 137 页。
[9]《天工开物》,商务印书馆,北平,1933,卷二第 234 页。
[10] 同 [9],卷二第 234 页、243 页。
[11] 徐秉凯、徐赢钰、虞红强 :《实用涂料手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2,第 529 页。
[12] 朱骥良、吴申年 :《颜料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95,第 123 页。
[13]《本草纲目》(点校本第一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77,第 407 页。
[14](英)维多利亚·芬利:《颜色的故事——调色板的自然史》,姚芸竹译,三联书店,北京,2009,第 115 页。
[15](美)拉尔夫·迈耶:《最新英汉美术名词与技法辞典》,清华园 B558 小组译,杭间审定,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2008,第 206 页。
[16](英)拉德克利夫·布朗 :《安达曼岛人》,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5, 第 73 页、77 页、81 页。
[17] 同 [14],第 131 页。
[18] 同 [9],卷二第 138 页。
[19] 潘吉星 :《天工开物导读》,巴蜀书社,成都,1988,第 147 页。
[20](清)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 686 页下。
[21] 同 [13],第 425 页。
[22] 闻人军 :《考工记导读》,巴蜀书社,成都,1987,第 258 页。
[23] 同 [22],第 70 页。
[24] 同 [22],第 260 页。
[25] 同 [22],第 70 页。
[26] 化学成分 CaS04.2H2 0,参见徐秉凯、徐赢钰、虞红强:《实用涂料手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2,第 97 页。
[27] 也叫立德粉,泛指不同比例的硫化锌(ZnS)和硫酸钡(BaSO4)混合而成。同 [26],第 467 页。
[28] 主 要 成 分3MgO·4SiO2·H2O. 由滑石经机械加工研磨制取。同 [26],第 477 页。
[29] 王明 :《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北京,1985,第 70 页。
[30] 任继愈 :《中国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总第106-107 页。
[31] 西北轻工学院 :《陶瓷工艺学》,轻工业出版社,北京,1980,第11 页。
[32] 同 [31],第 12 页。
[33] 同 [31],第 11 页。
[34] 同 [26],第 307 页。
[35] 同 [26],第 36 页。
[36] 同 [26],第 48 页。
[37] 周国信:“古代壁画颜料的X 射线衍射分析”,《美术研究》,1984.9。
[38] 周仁、张福康、郑永圃 :“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1。
[39] 根 据 笔 者 2012、2013 年对山东高密聂家庄系统考察,近几年当地泥塑艺人们普遍采用 50千克袋装滑石粉代替土制“大白粉”作为白颜色,工艺亦有相应改变。
[4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强调保持“本真性”。所谓本真性“是英文‘authenticity’的直译。它的英文本意是表示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就是在保护过程中,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尽量避免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对其文化面貌和实质的修改。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第 2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