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从中西木雕跨文化对话谈创新

  • Update:2014-10-27
  • 刘元
  • 来源: 《装饰》杂志第9期
第 16 届全国设计“大师奖”即“东阳中国木雕城杯”创意设计大赛,汇集展示了中国及国外木雕精品,让我们有幸领悟中西方木雕艺术的精髓。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因对话而彰显差异。跨文化对话使我们获得跨越的发现与思考。
 
一、中国木雕的历史与精神
 
浙江东阳木雕及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金漆木雕,并称“中国四大木雕”。
 
《礼记·中庸》有言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里所说的“致广大”,即致力于广博深厚的境界;“尽精微”,即尽心于精细微妙的层次 ;“极高明”,即立意于高大光明的品质 ;“道中庸”,即恰到好处的审美准则。本文将《中庸》中对“君子”的期待,转换为对中国木雕漫长历史及其精神的评价,可归纳为“致广大、尽精微、极和谐”九个字。
 
致广大 :与西方不同,中国以土木结构建筑开创华夏文明。中国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用于建筑则始于商朝。殷代王室设“六工”,周代置“八才”,木雕已被纳入国家管理体制。到了战国,建筑已有“丹楹刻桷”的常规做法。先秦时期出行用木车,汉代以漆器为日常器皿。宋《营造法式》中记载了关于建筑木雕的详细做法和图样。故宫更成为明清木雕文化集大成者。中国木雕主题鲜明,题材浩瀚,技法丰富,形式多样,应用广泛。纵观历史,国人的衣(织)食住行——从实用到装饰,很多都与木雕有关。因此说,中国木雕是最早切入社会生活且无所不用而致广大的民族工艺。
 
尽精微:中国木雕以工艺繁复、精致入微著称。师徒薪传,父子相承,代不绝人,乃至有“十年磨一剑,二十年如一日,三十年不回头”的行话。中国木雕技法有浮雕、混雕、剔地雕、线雕、透空雕、贴雕等。就平面浮雕言,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极尽精工之美。如民间婚娶中的“床”和“轿”,就有“千工床”、“万工轿”之说。商代甲骨文刻划入微,战国玺印小如累黍,后来甚至发展出一门精细的工艺——微雕。明人的《核舟记》,是一篇描述木微雕艺术及艺人王叔远的名文。“艺在微”而“意在精”。慎密的构思加上一丝不苟的精湛技巧,构成了中国木雕尽精微的特征。
 
极和谐 :儒家“中和”思想与“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导,“和”为美当然也成了中国美学的主流。古人追求“天人合一”、“情与景会”等,将天、地、人、艺、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将道德观与审美观结合,强调“以整体为美”。“致中和”——中国古典文学、书法、绘画、歌舞等,追求的都是和谐之美,讲究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各要素保持“和谐”、“适度”的关系,以达平和、恬适、优美之境,而非矛盾冲突与激烈对抗。 中国木雕题材丰富,一以贯之的主题是趋吉避凶,祈求美好圆满。因此,中国数千年的木雕史,形成从帝王到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文化,其核心体现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和谐。
 
 
 
1-2. 浙江东阳木雕
3. 浙江黄杨木雕
4. 福建龙眼木雕
5. 广州金漆木雕
 
二、西方木雕的时代意识与价值观
 
西方现代木雕如果也用九个字来归纳,大概可以概括为:致人性、尽变幻、极个性。
 
西方美学家说 :美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休谟),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美是意志的充分客观化(柏格森)。在审美中,西方人强调自我、感性、意志,即生命与个性,西方美学突出的是“以个体为美”。“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我爱我的老师,我更
爱真理”。他们不囿于传统而追求不断更新。
 
本次国际木雕展上四位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带来了视觉震撼。迈克尔·科菲(Michael Kofi)的手工木制家具,让人联想到亨利·摩尔终其一生用雕塑表达对生命的温和亲情。迈克尔的家具同样充满了对人的温和亲情,他使木质变得温馨,产生肌肤般的温度,有青春生命感的柔轫曲线似乎时时想来拥抱你,使人如在亲人怀抱。而中国明式家具的曲线所体现的却是生命的庄重与威严,如太师椅自然令人正襟危坐与举止端庄。迈克尔的作品有中国太极的意蕴却源自美国文化,他是自学成才的艺术家。
 
班诺特·艾李(Benoit Ali)的作品出自于他对自然与生态的顿悟,有禅定的意味。生命成长的过程永远在进行中,且总要放射出如流水如年轮一般的肌理。淡淡呈现的生命屐痕,在朦胧与似是而非的空间中让人们有无限的想象,或面对这些简约、概括而淡定的刻画,什么都不想。这正是作品的成功之处。我们注意到,他不仅自学成才,更是自悟成才。
 
阿兰·内迪(Alan Nedy)出生在非洲,因此对绿色的生命独具强烈的期盼。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渐变旋转的同心圆,抑或是柔轫向上迸发的曲线,还是犹如网状的根系,无不源自绿色的植物,却又不酷似植物,体现了最本质的生长力。
 
乔伊·理查森(Joy Richardson)使人相信她儿时是来自格林童话森林中的小精灵。她的作品充满了童话般的绚丽与多姿多彩,同时让人感受到怀春少女激情饱满、活力四射,又让人感到怀孕女性的欢欣与胎儿的博动。那娴熟的细心雕琢,使人感到母性般无微不至的呵护,体现出一个女性艺术家的别样情怀。
 
综上所析,可以归纳出西方木雕艺术精髓的四个方面 :
1. 作品是描写时代历史和每一个艺术家雕刻史的载体。
2. 作品给人以美感,对生活不是再现而是升华。
3. 雕刻艺术萌发了人们的生活乐趣,丰富了社会创造力并开拓了市场。
4. 作品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个性的力量。
 
 
 
6. 迈克尔·科菲的手工木制家具
7. 班诺特·艾李的木雕作品
8. 阿兰·内迪的木雕作品
9. 乔伊·理查森的木雕作品
 
三、创新:文化发展的生命力
 
费尔巴哈(Feuerbach)指出 :“东方人见到了统一忽视了差异,西方人见到了差异而遗忘了统一。前者把自己对永恒的一致性所抱的一视同仁态度推进到白痴的麻痹状态,后者则把自己对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感受扩张到无边幻想的狂热地步。”
 
相较于西方木雕艺术的抽象性,中国木雕更注重写实性。中国木雕表现概念大于形式,西方木雕表现形式大于内容。西方木雕不重视师承与传统,它们直面自然、直面生活,直抒人性、直白个性,具有儿童般的坦率而无所掩饰(西方人从培养孩子自由发展与开拓精神为出发点,认为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有独立意愿的个体),表现出颠覆存在、重拓自我的天性与个性。中国木雕在几千年文化冠冕的笼罩下,作品被无以复加的雕琢。雕琢越精,路子越窄,继承传统很多时候成了千人一面和千年不变,缺乏对个性的尊重,也缺乏对时代的文化敏感,积淀为致命的缺陷——缺乏创新!“世界历史是每个时期的现代史”。依此可说中国近几十年以来的木雕作品很多不太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烙印。
 
巴尔扎克说 :“第一个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将一块朽木雕成一条灵动的鱼时,是划时代的创新。武威汉墓中的木俑也是原创的源头。从一开始,“木雕精神”就是创新,不是因循与重复。今天,中西方木雕的本质精神更是创新。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论”,即“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从跨文化对话让我们看到:
1. 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是创新。2. 创新文化创造经济价值。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和创新是放飞中国梦的一对翅膀。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前列之时,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都应成为引领未来的时尚,实现之路只能依靠创新。让创新推动中国木雕与东阳新产业的发展,创造木时尚,开拓新生活。中国木雕艺术必须以创新驱动,以创新点亮未来!
 
参考文献 :
[1]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
[2] 费孝通 :《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北京,1999。
 
 
沈  元 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