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一部手机引发的抢劫案——关于设计伦理的思考

  • Update:2010-04-16
  • 周志
  • 来源: 装饰编辑部博客圈

昨晚看了一会儿电视,被央视2套《消费主张》里讲述的一件抢劫案吸引住了。一男子与同乡因买房产生矛盾,一心想伺机报复对方,于是就骗开同乡家门实施抢劫。案件本身不复杂,但我觉得莫名奇妙的是为什么《消费主张》这个栏目却在讲一件抢劫案?……节目最后才推出了这个案件的焦点:原来这个男子用来欺骗同乡家人的是一部可以变男声为女声的“魔音”手机。

这真是一部手机引发的一次暴力抢劫啊!随后上网查查,发现自己已经OUT了。百度搜索“魔音手机”,竟然搜出了150多万个相关网页!其中的很多标题看上去就挺瘆人——《骗子用魔音手机频繁诈骗银行人员被骗16万元》,《女子用魔音手机连续诈骗疯狂骚扰派出所千次》,《售卖手机窃听器实为诈骗骗子用魔音手机助威》,《男人变标准女音魔音手机差点拆散恩爱夫妻》,《男子用魔音手机冒充好友前女友将其砍死》……最可怕的是,如果这个功能仅限于山寨手机也就罢了,但一些品牌手机竟然也有这样的功能,甚至网络上还出现了可安装的魔音手机软件……在一些品牌手机的论坛上,不断出现询问魔音软件的帖子,底下的跟帖无一例外都在嚷着我要我要我要要要……

    何为魔音手机?参考百度百科的说法:手机具有魔音功能的话,给任何一个人打电话,都可以用手机直接变换成多种不同的声音,可以是男人,可以是女人,可以是小孩,可以是老人。我相信最初这种功能的设计只是为了开个小小的玩笑,但是,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甚至犯罪案件又是否是设计者当初始料未及的呢?

    如果单纯从市场消费角度来看,魔音功能的设计无疑是成功的,网络论坛上对它的趋之若鹜已经显示了其受欢迎程度,它甚至已经成为山寨手机与品牌手机竞争的杀手锏。即使是了解它的负面新闻的消费者也在为它辩解。但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么?设计者在开发魔音功能的时候,是否曾考虑到他是在设计一种可能会给人带来伤害的功能?这样的新奇功能在重新定义大众时尚、重新阐释“娱乐至死”意义的同时,是否也在挑战我们的伦理底线?这种功能的伪装性和欺骗性已经游走于社会伦理底线的边缘,稍一不慎就会被用于犯罪,这种危险的手机功能却为何能在国内当下大受追捧?……

    由魔音手机引发出来的思考还有很多。其实,我一直认为现代社会既然依赖着技术和设计而生存就必定存在一定风险,绝对安全的要求只会剥夺技术和设计的生命力,令社会无法前进。但是,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在设计与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制约限制之间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度,寻找一个平衡点。像魔音这样的功能设计显然已经越过了这个度。即使我相信它的设计开发不是国内那些山寨手机企业为了夺取市场而发起的一个阴谋,我也不会因其广受追捧感到释然。我声明我排斥魔音手机,也许我已经OUT了,但如果能够OUT出这个迅速异化着的时代,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这个单身汉不希望在每接到一个年轻女士来电时都要怀疑一下这是否是哥们儿的恶作剧。一想到娇滴滴的声音后面可能是个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后背就不禁直冒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