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服装设计师张弛谈“时装,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 Update:2010-06-02
  • 小然
上周六和朋友去了尤伦斯艺术中心听讲座,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从12点开始到下午6点,轮流进行了3场讲座,分别是“时装,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服装设计师张弛)、“刘治治的“普通设计”(平面设计师刘治治)”和“现代性与中国-节日”(马未都)。
从第一场到第三场,主讲人一个比一个能说,张弛比较紧张,面对公共场合似乎有一点生涩;刘治治是个神人,激情四射地仿佛随时在爆发状态,说到兴奋时能站在椅子上去;马未都更是无需准备,张口就是文化典故、历史变迁、国家制度、思想风潮等,让人不得不服。比较而言,3场讲座彰显出主讲人不一样的性情,不一样的领域,不一样的态度,非常有意思,也受益颇多。
比较而言,我更加喜欢服装设计师张弛的这一场,也许因为是同样拥有理想,在起步阶段的同龄人的缘故。比起其它两位主讲人,张弛还不是那么懂得如何在媒体前收放自如地表现自己,但他在话语中能透露着对设计的真诚、执着,以及独特的思考,他靠内在的东西去感染和打动观众。
从这个角度而言,他的讲座是很成功的。
张弛主讲的题目是“时装,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个命题在近几年来越来越被关注,并凸显出其重要性。中国几十年来在国际中扮演着“世界工厂”的地位,很多国外的商品都会有“made in china”的标签,甚至,美国人萨拉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中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 可见,中国制造已经慢慢地渗入到世界各地的生活文化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为了脱贫,中国人不得不大量地输出廉价劳动制作的商品,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慢慢发展到今天,当世界各大奢侈品牌纷纷涌入中国,人们津津道于chanel、Dior、Cucci、prada,并争相购买、互相攀比的同时,恍然发现——中国没有一个能与之相抗衡的世界品牌。我们一直沉迷于制造,却忽略了创作。
面对中国这种品牌文化的缺失,以及设计匮乏的尴尬境地,张弛给中国的设计师一些比较中肯的建议,我总结如下,其中不免加入个人看点.
开阔眼界
张弛认为中国设计的落后主要是源于信息的缺乏。设计师往往对行业内世界性的信息了解不全面,对竞争对手了解很少,缺乏开阔的眼界。
的确,设计师如果一直不知道周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埋头苦干无异于闭门造车,当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后,可能会发现早几十年前就有人做出来,并比自己还做的好。
只有了解了,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成长。
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掌握正确的信息。很多设计师往往只了解最有名的那么几个品牌和设计师,而这种了解也许是建立在媒体宣传和广告效应的基础上,并不一定是美的传播。况且,在网络和各种传媒上收看的时装趋势等设计资料,也许会经过编辑的过滤,并非是完整的。长期性对这种二手资料进行接收,设计师可能对信息的真实度、创造性产生误解,得到的知识发生折扣,自然就在起点上落后了。
在我看来,现在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信息能得到有效的快速传播,设计师的生存环境远比十年前要好很多。今天能坐在UCCA听讲座就是很好的例子,民间美术馆和画廊的不断增加、竞争使得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展览,听到各种声音,参与高质量的讲座;网络能使我们和一些有才华的设计师认识、交流和合作。
实在不够,我们还可以翻墙,去浏览国外各大信息综合网、设计师网、论坛等,最快地了解世界最新发布的报道。我们也可以坐上飞机,今天在北京,明天就在巴黎看画展,看品牌秀。
同时,如今的北京上海各大城市,不断地汇集各地区、各国家的人群,吸引着各国顶尖品牌的入驻,有着不同文化的交集和碰撞,在文化、经济、时尚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顶尖设计师的生存土壤,严格来说也许在中国还不具备,但可以说正在逐步地形成……
而在十几年前,国际化进程还很弱的时候,85前的设计师往往只能选择出国的方式,去接触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文化和思潮,去接受更开放的创作训练。相比之下,现在的设计师的选择更加宽泛,只要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坚持和执行,就会更快地推动“设计在中国”时代的来临。
不必受中国元素的约束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总是提倡用中国元素来进行设计和创作,比如刺绣、旗袍、神兽等等。也许是最近这一百多年来中国在西化的进程中,过多地毁坏了中国的文化地标和遗产,造成了今天很多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开始惊慌的中国人很想彰显和发扬出自己老祖宗的文化来。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设计又没有经过成功的引导,于是到处充斥着“中国元素”的生搬硬套。
从国际的范畴看来,从时装的风潮看来,中国元素只是设计元素中的一种,不可能永不过时。今年流行的中国风也许不到两三年就会过去,人们更不可能天天穿着绣着牡丹花的旗袍交朋访友。
在我的记忆中,最能说明问题的范例就是“上海滩”品牌,当“上海滩”过分地搬弄中国元素的时候,在纽约的经营是很不景气的。人们偶尔心血来潮会愿意买一件旗袍(小众群体),但参加party的时候,人们还是会穿上礼服;在已西化的中国亦是如此。
  由于当时经营的不理想,上海滩被历峰集团收购。历峰保留了“上海滩”的品牌文化,并进行适度的改造和包装,使其不再拘泥于中国符号,而是吸纳了很多国际时装的最新元素,由纯粹中式风格转变为中西合璧,由传统向国际化时尚转型。
当然,中国元素不是不能用。dior的设计师也很喜欢用民族元素,他做的日本艺妓风、埃及风、波西米亚风等等,都艳惊四座。但他们也并没有直接把民族元素和符号拿来运用,而是转换为Dior品牌的语言后再叙述的,是消化后的再创作。
设计师要了解中国元素,但不能被其局限,走进去后要能走出来。设计师的灵感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等等。中国元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们不能反复拿出旧的东西,还需要新的创作,新的角度,才能打动人心,让世界接受。
坚持设计的原创性
Made in china 变成 Design in china
目前,中国的很多品牌是抄袭起家,在设计上连抄带改,以节省创新的成本,求得最大最快回收的利润。长期下来,这些品牌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特性,也就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世界性大品牌。对于设计的抄袭现象,很多设计师并不以为耻,因为中国缺乏创新的土壤和意识形态,甚至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会维护抄袭行为,助长社会整体的抄袭气焰。
在这种环境下,设计师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坚持,很可能就沉沦为抄袭设计的美工,而“美工”、“修图人员”这种工作职能不应该称之为“设计师”。
张弛提到,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抑制了原创设计的发展,设计师如果没有进行开放式的发散思维训练,则很难成为国际性的设计师。比如,从衣着上来说,孩子们都是穿校服长大,如若有爱美的孩子在服装上求新求异,则会受到打压,因为中国的教育在根源上不鼓励创新,不主张个性。在这一点,我也深有共鸣,从小学到高中,穿次数最多的衣服的确是极不合身的校服。
在女作家龙应台写的《野火集》中也深入剖析了这一点。
张弛认为,中国目前最缺少拔尖的、开创性的设计师,也就是具有先锋理念的leading。很多时装设计大师在T台上展示的时装并不是实穿的,只是展示给人们一种非凡的视觉体验,一种先锋的理念。这些理念看起来可能并不为然,因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事物往往是不能被大众所理解的,甚至还会得到人们反对的呼声。
而这些时装大师所传达的理念被其它设计师吸收和转换后,很可能会转化为大众所能接受并喜爱的设计,发展传递开来就是一个时装的趋势,成为时代的潮流。
我想,张弛在国外学习了10年,最后回到中国创立品牌,他一定是将自己的发展,定位为这种“具有先锋理念的,引领潮流”的设计师。他在为中国迈向“Design in China”的时代努力,包括传播创作理念,并以身作则坚持原创,不随市场波逐流,这就足够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