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民间发明人的“发明致贫”境遇

  • Update:2010-12-10
  • 记者:王丹妮
  • 来源: 武汉晚报


国外民间发明人为啥不穷?——成熟扶持机制避免智力浪费


“民间专利转化难,每年还需缴纳专利费,一些民间发明人会因经济困难,放弃自己的专利。有些专利中介机构将这些因没缴费而失效的专利集纳成书,在市场上卖,很热销,一些企业会专门花钱买。”武汉大学创新课指导老师王晓进介绍。


他说,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转化率高达80%以上。他们对待每一项发明或者专利成果,都会十分珍惜,发明人也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日本,发明人不会分为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专利权最初都属于个人。发明人所在的企业,拥有优先使用权,发明人也可以与企业共同分享新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果所在企业不购买,专利则会在公开的知识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每年,日本还设有“发明节”,发明人可与政府面对面,政府会一一满足发明人的要求。


在美国,创新发明的主体是实验室或者企业。这些实验室或企业,都会向社会吸纳各种有创新能力的人。若个人拥有了专利,社会上的一些创新基金会,便会推荐到相关的实验室,或者资助其进行转化,许多专利经过集体的努力,演变为成熟产品。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早期,也出现过民间发明人陷入贫困的阶段,现在随着转化机制的健全,拥有专利的人,大多都可以获得合理回报。”王晓进介绍。


政府补贴大多给了职务发明,民间发明人亟须关注和扶持


政府的补贴,多数给了职务发明。目前,我国鼓励发明创造的政策,偏重职务发明。


据市知识产权局介绍,武汉每年有1000万元鼓励专利申请的专项资金,凡企业的职务发明申请发明专利,给予补助2000元,非职务发明则减半。实际操作中,这1000万有近八成都给了职务发明。其他各省市也均如此。


“民间发明人的占比现也在减少。”据市知识产权局专利处处长姚勇介绍,每年我市专利申请量位列全国第六名,专利申请量破万件。到9月份,个人发明人的专利申请占三成左右,近3000件。这些专利都是不由国家和企业掏研发资金,全靠个人自身能力发明申请的。


姚勇表示,这个占比和以前相比,已大幅减少了。2004年前,个体发明人曾是专利申请的主体,一度占近六成,现在不到30%。个中原因很复杂,也跟国家扶持职务发明有关。据了解,职务发明的专利转化率高达50%,非职务发明则只有5%不到,很难服务于经济。


今年5月,在第四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就指出,民间发明成果不能转化是很大的损失,因为社会财富没有创造出来,发明人没有得到回报,生活会遇到困难。这一方面因为发明人不重视或不善于转化;另一方面,政府有关支持非职务发明转化的方针政策不具体、不落实。记者 王丹妮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