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民间发明人的“发明致贫”境遇

  • Update:2010-12-10
  • 记者:王丹妮
  • 来源: 武汉晚报


“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曾是“个体户”——中外史上重大发明多来自民间


“有的人说,发明创新要冲着市场去,这是错的。历史证明,重大的发明往往是在还没有市场开始的,而重大的发明往往也都来自民间。”武汉大学创新课指导老师王晓进说。


王晓进自身拥有60项专利,近年开始指导学生搞创新研究,学生也获得了100多项发明专利。


他认为,民间发明人不像企业,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功利性,创新发明更没有束缚,思维更加开阔,更容易出好的创新成果。


他说,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由民间走向职业、由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开始都是民间科技研究者。如电磁学大厦的奠基者法拉第、能量守恒定律的创始人焦耳、“发明大王”爱迪生等等,最初他们都是不被人们所理解的个体发明者。还有达•芬奇,他能画《蒙娜丽莎》,也能雕塑,也能发明,最著名的是计算器。达•芬奇还设计了心脏修复手术,后来有医生照此治疗,准确无误。像达•芬奇这样的奇人,又有哪个公司去挖掘他无限的才能呢?


而我国的发明史,从来都是来自于民间。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鼓、养鱼法等,都是来自于普通人在劳动中的创新。


许多超过洋人的发明专利出自民间发明人之手——民间发明专利是“创新垃圾”还是有价值的发明?


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促进中心主任邹定国认为,民间发明专利是被忽视但又亟待挖掘的金矿。


“我接触的很多优于国外同类技术的发明专利,不是来自企业,也不是来自高校,而是出自民间发明人之手。”据他介绍,常州有一位发明人,发明了一种炉子,在燃烧固体废弃物时,可直接将其转化为燃料,而且没有二恶英的排放,炉子的售价只有国外产品的三成。武汉发明人肖金安发明的一种螺纹经滚压成形的外螺纹管接头,国外只能做几寸大的,而他可以根据需要,想做多大就做多大。


“很多人认为,民间发明专利不转化,就是没有价值。其实,也不尽然。”湖北创新研究会会长袁伯伟说,创新往往是一个点子,当这个点子是前人没有想到过的时候,它就可以变为专利。所有专利技术都必须公开其核心内容,也许这个点子还不够完善,没能达到转化的条件,但能给研究的同行开启新的思路,别人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或三次创新。

 

(记者:王丹妮)

 转载自: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d/2010-12-08/10044958258.shtml
原载于:汉网-武汉晚报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