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理性的过程─《外环境设计》课程设计探索

  • Update:2012-05-26
  • 朱馥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4期
内容摘要
本文基于2011 年《外环境设计》高级课程的成果,探讨设计课程着重鼓励理性思维和分析归纳的综合运用,经由文化内涵的转化训练,达到心智练习的目的,藉此寻找一条培养创意人才的课程教学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设立以来,成为国内美术院校教授包含有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设计专业,并在最近的十年中发展得尤为壮大。从近些年的教学观察中,环境艺术设计(以下简称环艺)的课程设置已经渐趋稳定,而且导向两个不同侧重面——景观或室内设计方向。又由于市场的需要,学院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包罗并序,兼而蓄之,为有别于专门的景观和室内设计专业,将涉及景观部分的课程称之为“外环境”,因而,在环艺的设计课中,“外环境设计”课程成为担当景观教学的主要设计课。
        《外环境设计》课程一般设立于二、三年级,由初步到高级课程逐步展开并相互关联。到高年级时,该课程进入综合性设计阶段,并结合真实的环境改造或新建项目,以期赋予设计训练一个现实的锻炼。所以,高年级的《外环境设计》课程具有一定的选题自由,在本研究中提倡为每一个年度课程做专门的选题设计。以下就2011 年春的课程设计为蓝本,探讨《外环境设计》课程的培养方法和训练模式。
        设计选题除了尊重教学大纲的要求外,本课题研究十分注重实地认知的设计训练。2011 年的《外环境设计》课题选择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比较,定为“仙林校区景观提升改造——为110 周年校庆献礼”。 2012 年是南京师范大学创立110 周年,为这个重大的校庆活动,去年学校组织了专门的筹备小组,向广大师生宣传。处于这样的机缘,本课题先期选择了主校区(仙林校区)的三个地段进行景观提升改造:(1)从南大门到图书馆之间长约400 米的中轴线地带,它将是校庆活动的主要区域;(2)中轴线东部的大绿地,是位于美术学院楼南面的一片大草坪,由车行道环绕,其南、北、西均为5 层左右的教学楼,东接运动场,也是教学区与宿舍区的交接地带;(3)仙林国际会议中心的周边环境,这里山水环绕,一汪采月湖碧波如洗,这处自然条件好的地段也是学校对外接待的主要场所。对于设计课程而言,景观提升改造的目的,近期是应对校庆的活动安排,远期是注入仙林校园如同随园老校园[1] 一般的人文特色,[2] 使园如文,其美可读;使园符其史,其厚可载。(图1)

1. 仙林校园地形图及选址示意


一、理性分析的思维训练
        改造项目的设计十分重视现场调查,观察现状的情况,提出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这些都是设计训练的步骤。可是,面对中轴线的选题组,大部分同学都踌躇不前,倒是大绿地项目的设计组最先提交了调查报告(图2)。究其原因,主要关系到功能的复杂度和如何判断的问题。例如东侧大绿地的位置在宿舍区和教学区之间,东区宿舍的学生从中间走对角线的小路可以便捷到达教学区,除了片植的林地和一个纪念徐悲鸿的小雕塑外,别无其他了。因此,大绿地的现有主要功能是提供了人行便道的一块绿地,看似很单一。但只要留心绿地周围的条件,便可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外形独特的美术楼位于北面,使用频率极高的西面教学楼使平日里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穿行其间,西南角的校内巴士站等等。正由于绿地现有功能的单一,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很快把握住这些特点加以调查和分析,很快找到问题所在,挖掘出潜在的资源条件,形成较为一致的调查结果。

2. 东侧绿地调查图示


        相形而言,中轴线地带的功能就复杂得多,不仅有车行道,还有人行区间,有现成的景观区域,如喷泉、雕塑小广场,还有显著的高差地形等,选题布置后同学们便发现难以着手。于是我制作了一个课件,特意分析了该地段的交通问题和空间视觉关系,引导同学们理顺观察的思路和可行的分析方法。随后,很快有组队提交了调查的内容,虽然有点杂乱和片面,不过大家都动作起来,开始着手了解场地的关系。经过老师的协调,临时确定了该选题的负责人后,十个小组团结起来,分区段和时段做现场记录和观察,一周内形成了图表清晰、分类明确的调查报告。(图3)

3-1 中轴线空间现状分析图示

3-2 各时间段结点人流量分析
分析:不管哪个时间段,7 号结点处人流都很少,几乎无人从此通行。中轴线东西对称处结点,如10 号和11 号、6 号和8 号等人流量相差不大,从此通行的人多数为了去临近的教学楼,目的地明确,无人特意赏景绕行。9 号结点人流量较稳定。8 点半到9 点,进入图书馆的人较集中,13 号结点在这个时间段人流最大,是其他时间段人流量的3 倍,而其他时间段人流量相当。

3-3 人流动线分析组图(根据实地调查数据绘制)
时间段选择:此时正值早上一二节课间,去教室上课的学生和老师以及去行政楼工作的老师活动频繁且步履匆忙,希望节省时间,一般选择最短路线。分析:教育广场较其他区域流量较大,半小时内有近500 人来回通过。时间要求紧张,几乎无人欣赏景观,教育广场中间的绿地反而阻碍了通行,只得绕行。南大门前面的路况较复杂,两组花坛放置在空旷的门口,周围形成了6 个可行机动车的“丁”字路口,却没有明确的人行道,给走路的人带来安全隐患。


3-4 车辆通行分析图
分析:自行车作为学生平时最常用最灵活的交通工具,在校园里流动性很强,广场周围道路宽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没有明显的划分,也没有明显的限速标志,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期,第三选题的采月湖地段则汲取了前两项选题组的经验,并根据该区域山水环境的特征,加入了一些新的观察要素,如班车通行时的视点分析,平时学生的游览路线分析等,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这个前期过程虽然有着较为成熟的操作模式,但在教学中我强调每个人带着不同的眼睛。比如中轴线选题,十个组共享了同样的调查报告,同学们觉得这个阶段的工作即告结束,工作似乎松懈下来。此时,我告诉他们这只是个客观的数据,分析却可以人人不同,因而结论应当各有千秋,鼓励大家再去场地走走,听听其它院系师生的看法,想想自己最初的感受。这样一来,十个组最后提交了各自不同的分析结论,即便在交通规划方面,都呈现出迥异的特色。这些前期工作为缤纷创意的到来创造了条件,为即将开展的设计构思阶段铺平了道路。
 

二、灵感与理智
        描述设计的过程如同设计本身一样,无法是线性的,也很难说是具体的某一点最终导致了设计的结果。当设计构思被反复询问而无法自圆其说,甚至学生们自己推翻了设计稿时,大家都陷入苦闷,灵感在哪里?
        为此,我制作了第三份课件《环境的力量》。通过大量分析名校校园的环境,引导学生们从画图的状态进入思考的意境。那些著名的校园,之所以著名不是因为校园之美,但毫无疑问名校的光环为校园增添了别样的气韵,无需大动干戈,倾巨资打造,校园本身的宁静就足以证明名校的力量。所以,将同学们从洋洋洒洒的大力改造拉回到思索学校本身的特质上,让激动的情绪平复下来,才有利于找寻设计本身的价值。特别在感性上找不到出路时,理性的思考往往是走下去最有效的手段。
        同学们重新关注一些看上去不够“轰轰烈烈”的方面:南师大的校园需要什么,校庆活动会需要什么样的场地,哪些是临时的,哪些是可以永久的,如果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有多大的余地承受变化的可能,等等。经过引导,同学们发现其实校庆活动带来的更多是一个契机,设计一个有文化意义,有着学校朴实面貌的校园环境才是恒久的主题。在灵感与理智之间,找到设计的意义才会使设计富有价值,推理和分析的方法再次被纳入大家关注的内容。
无疑,学校的特色和表达校园精神是可行的出路,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校园(随园校区),早在民国时期被外国传教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这座校园当时由著名的美国设计师墨菲完成,吕彦直作助手(中山陵的设计者)。经过近百年的经营,从大门到最高点的西山图书馆,保持了原设计的校园中轴线长达450 米,开合组成了多个院落,还有主入口的大片树林夹持着中轴线道路的气势和中国宫殿式的低层建筑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是450 米的中轴线,仙林校园的中轴线处理由于建筑群的关系大为不同,如何在新校园的现代建筑群里种植如同随园校区亲切宜人的环境特征,使新校区获得老校区那样愉悦的环境亲和力,一个有着古典园林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景观,还是打造一个完全新颖的现代景观,就像新校区简洁的新建筑风格那样,这些方向性的问题在同学们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他们中有的选择了前者,有的选择了后者,经过理性的选择和摸索,每个设计小组最终通过他们
的方案演绎了他们对新校区的理想和期望。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挖掘设计深度是本课题一种关注的重点,故此下面介绍一组有代表性的方案说明设计训练的过程。
        从历史印象这一点出发,有一组方案将新校区的中轴线与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区中轴线做了对比研究,又根据环境变化带来的文化延续性为主要考虑对象,设定了“十年树木,百年人文”的立意。
        改造设计首先重新规划调整了低处台地的道路关系,整合绿地形成南大门内大片以步行和绿化为主的景观空间(图4)。这个看似简单的手法,好像模仿随园中轴线道路先合后分的关系,但是在塑造景观空间上完全开辟了新的天地:(1)利用树阵的立体造型获得院落般的围合感,树阵的布局重新营造了现有建筑留下的过于空阔的场地,形成类似老校区的道路格局,但全部是步行的慢区间,与校园的静宜气氛匹配;(2)设计廊道、中心园区等景观,以现代的景观手法营造层次递进的空间效果,打造中轴线的核心区域;(3)将树木的生长时间也纳入到环境可变的过程中去,使景观可以生长变化,富于景观长久的活力,符合人文要求。(图5,6)
 

4. 随园和仙林校园中轴线布局对比

5. 景观设计特色分析图

6. 景观改造后交通关系分析

三、训练重在过程
        诚然,提炼一个有设计操作性的立意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灵感的参与不可忽略,但我们无不观察到设计之外的知识和理性思考对于设计本身是多么重要。从无到有的设计过程某种程度上与建成环境的解读过程有着相似性,例如对于同样的环境和对象,西方人与东方人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想起去年冬陪一位美国建筑师参观中山陵。之后问她与美国的陵园有何不同,她最初提到的就是纪念雕像的姿势,林肯总统是坐着的,或者华盛顿总统的雕像是站着的,很有精神!而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是躺着的,死去的样子(在墓室里),她耸耸肩表示很不一样。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外国人如此描述那尊由前苏
联著名雕塑师设计的作品,也感叹文化的差异是多么大啊!同样的道理,设计师带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去设计,他们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就会不一样,采用的手法更是千差万别。作为老师,我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在设计课程中更多的是思考的方法和发现的眼光,对于同样的问题不会有同样的设计答案,关键是引导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在感悟场地的脉搏和呼吸时,融入自己的智慧。
        因而,可以说,设计训练更侧重过程,在最终的结果出来前,一切思维均有意义,即便课题结束后,活跃的思想是不会止步的,他还是不断地观察和揣摩,修正和明确更有效的方式。就像现在的我把这些体会写出来,供同行们批评一样,因为课程的设计尚还在“进行”中。
 

*本论文为2008 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成果,课题批准号1812200001B31致谢: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提供的项目支持! 引用作业“十年树木,百年人文”立意,由谢瑾、张璐完成;中轴线调查报告由周宇等多名同学完成,东西侧绿地调查报告由邵桦等同学完成,采月湖调查报告由李能等同学完成。
注释:
[1]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三个校区,老校区位于南京市中心的宁海路,由于曾经是古代著名园林随园的旧址,故名随园校区,其校区历史近百年,留存有大量民国时期建筑,为文物保护单位。另外两个校区,一是板仓街的紫金校区,位于紫金山北麓;再是位于仙鹤门外的仙林校区,为2001年启用的新校区,占地3000 亩,是仙林大学城的门户。
[2] 其规划特色可参见朱馥艺:“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历史建筑群保护性规划意向”,《新建筑》,2004.6,第74-7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