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多元化吸收能力和个性化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

  • Update:2012-07-25
  • 郑朝辉,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5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以国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作为分析案例,阐述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建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创意平台,有效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需要拓宽学科视野,加强课程设计的观念。独特、新颖的课程设计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更有益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以及信息的处理能力和个性化表现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综合性智能结构的整体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最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课题。各院校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模式。但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运用环节,培养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设计人才成为每个艺术类院校的共同目标。本人通过对国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参与和相关院校的教学现场走访调查以及和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现状的对比,深切地感受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理念,加强课程设计的观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思维能力。

一、加强课程设计观念,促进学科综合知识的融通运用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加强课程建设和设计的观念,课程的建设和设计工作是设计学院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虽然专业教师们已经形成了自觉进行独创性课程设计的观念,课程设计的优劣也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不断的课程实验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教师们更要始终重视对已有的教学研究、实践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对课程内容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教学方式和方法、课程时间量到课题及作业量等做出整体的安排。在对知识点和知识链的研究和探索中,注重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强调其中的逻辑关系,努力使教学更加符合需求的规律。在教学方法上,为了使教学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任课教师在课程开讲前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对课程内容做认真的分析和整理,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学生应该传授哪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技巧,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素质教育等做出统筹的规划。积极思考如何为课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和设置课题,在教学上寻求各自的独创性。但如何在课题的设置上更能吸引学生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养。设计学科具有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优势功能,使学生养成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是教师的责任。除了在课堂上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外,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要提高设计艺术的教学质量,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是必须的。独特、新颖、有效的课程设计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整体的教学质量。例如:日本某大学针对艺术设计二年级学生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课题是《有效地观察植物的形,理解其形成的原理。解体,再构成》,教师要求学生首先找一种植物,在对其切割、解剖和分析中解读其构成和构造的规律性,利用其规律性和秩序感,通过对白色卡纸的运用及切割和折叠的方式来表现和制作,完善作品。学习目的有4 个方面:① 观察能力的深化;② 认识能力的强化;③ 独立制作能力的锻炼;④ 立体制作技巧的学习。通过这样一种有目的地学习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及作用,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大大提升了(图1、图2)。这门在我国作为《立体构成》在讲授的课程内容,因为教师在课程设计上的工夫,通过学科之间的穿插和应用变得有趣而生动。学生逐渐在这样的课题设计和制作中学会了从身边的事物中吸取营养、借鉴元素。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各种思维方式和能力的综合,也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反观以往的教学,我们总是把纯技能的传授放在首位,片面强调专业学习,忽视学科间的借鉴和联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拓展。艺术设计属于综合性学科,应积极拓宽学科视野,努力为学生建构多元化的创意平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梳理与挖掘。[1]

1. 学生从植物“秋葵”中提取元素所做的作品


2. 学生从植物“秋葵”中提取元素,一纸成型的作品


3.日本学生总是喜欢尝试着做些“探索”

二、提升学生多元化的吸收能力和个性化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多元化的吸收能力和个性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讲授所授专业课程的全部知识点,而且要讲授课程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信息。例如:课程相关的流派和组织、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与设计师介绍。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模式,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教学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当前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运用不仅扩大信息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从网络去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开放的思维观念、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
        艺术设计教育强调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这就需要与之相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育需要教学的实施过程更具灵活性,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个性”的培养对于设计师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势利导地发掘学生的闪光之处,而非只是简单的一两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宽容态度,以鼓励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探索”(图3、图4),而不是按照教师的喜好及意愿进行指导。给学生以建议,但又给他们较大的思考空间,这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和个性培养是很有必要的。[2] 针对每位学生的思路去帮助他们找出最佳的答案,这样对于老师显然需要更高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会提升更强的自我尊重的意识,重视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图5)个性化教学模式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设计制作中逐步形成看待问题的敏锐力、举一反三的洞察力以及处理问题的果断性、设计的独创性等心理素质,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3]

4. 学生的探索性作品


5. 日本二年级学生的作品:绘本《海胆》页张

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于思维、实验、创造的空间
        设计教学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注重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尤其是实践性环节。只有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并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专业,在制作、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学生的能力不是由学校来评定,而是由社会、企业、客户来检验的。日本的设计院校会聘请一些著名的设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将其实际工作经验带到课堂中,使学生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设计的实践中,学生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而又不断地在实践中获得解决,从而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设计层次获得提高。课堂常规教学形式以外,让学生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场所也是尤为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是环境的产物,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成长都需要良好环境的呵护。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学校环境的作用最为关键。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里, 个性会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而丰富多彩,尤其是对情商方面影响更大[4]。以日本某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为例,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有固定的工作室(图6、图7),设计工作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材料以及各种专业资料一应俱全,周到至角落上的厨房设备和超大的洗水池。工作室不但是学生们的制作场所,也是学生们下课后的聚集场地以及不同年级学生们的交流平台。有做作业的,也有分组讨论课题的,工作室都是由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们更有归属感。学生们通过对不同的信息进行交换、分析和处理,更有利于前沿信息的吸取,激发创造灵感,也有利于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网络起到不小的作用。而反观我们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多也只是局限于同班同学,每天教室和寝室两点一线,很大原因是受到交流空间的限制。

6. 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是学生们制作、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7. 走廊是展览、比赛信息发布场所

结论
        新的时代对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之外,还要不断去总结、调整和优化,根据市场需求来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调整教学模式,以实践和个性化教学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逐步形成看待问题的敏锐能力、处理问题的果断能力和设计的独创性等素质。促进学生智能结构的全面发展,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日)清田 哲男.3STEP で変わる「魔法」の美術授業プラン[M]. 明治図書出版2010.07,78-83。
[2](日)岩井 俊雄. アイデアはどこからやってくる?[M]. 河出書房新社, 2010.06,155-160。
[3](日)上野 行一. 私の中の自由な美術―鑑賞教育で育む力[M]. 光村図書出版,2011.02, 134-151。
[4(] 日)上野 浩道.美術のちから教育のかたち―“表現”と“自己形成”の哲学[M]. 春秋社,2007.1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