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 Update:2012-09-28
  • 高健,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8期
内容摘要
我国的建筑设计受西方影响多年,
探索之余,渐渐发现,非本民族文化土壤所
诞生的文明之花,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多
有掣肘。探索之路则从取经西方转移至探索
本国传统文化的路线上来,本文则是针对在
建筑设计教学中出现的文化符号滥用的问
题,帮助学生从源头开始理清思路,运用现
有案例分析,提高自己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的
能力,最终达到增强作品的理论深度与文化
内涵的目的。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三十三个年头,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十年一个甲子,一甲子为一个循环周期。事物往往会在这六十年中,完成一个完整的嬗变过程。而今年,半甲又三,正是变化起势的开端期。反观建筑设计这门学科,我们已经较完整地经历了“开眼看世界”的外部兴奋期,已经进入了嬗变的后半段——内部探索期。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是
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新审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出生于20 个世纪的80 年代末期至90 年代初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系统全面,这就给当下运用传统文化符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对于文化符号滥用的问题。而现有的大多数教材书籍偏重于作品效果的展示,设计理念的介绍十分有限,针对于此,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具体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从单纯的视觉认知层面,最终上升到理论认知的高度,在实际创作中更加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亦即,课堂教学思路如下四步:明确概念——案例分析——信息提炼——课后作业。
 

一、明确概念
        传统文化符号是一个非常宽泛但严格的概念,对于任何民族来讲,传统文化符号依托的都是该民族文明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经历了一个高度凝练的文化提取阶段之后,再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以求迎合该民族所有成员的集体意识,最终达到“人共此心,事共此理”的境界。因此,何种符号能够代表传统文化,在选择上需要非常谨慎。由于中华文明延续性、包容性的特征(历史上,凡外来民族的文化进入中华文化的主脉,最终都会被兼收并蓄,丰富了中华文明之多样性。)致使中华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无明显断层。历史上,后代之人对于前代文明始终保持着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因此,五千年的历史洗涤和积淀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选拔机制,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符号都是经过这种历史选拔的最终结果,能够迎合民族集体的心理预期。
        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自然存在;二为人类感应。自然存在不难理解——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体。他们的视觉形象本身以及在本民族文明理解范围内的发散衍生物均属自然存在范畴,但是自然界的运行轨迹与排列顺序仅就一部分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生息,因此人类在体验自然存在之后,相应地模拟出更加趋利避害的符号,并通过人为介质发散以达到美化、祷祝以及促进生产活动的效果——这一类则属于人类感应。自然存在在建筑选址、聚气修场等领域得到运用,人类感应则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类感应可分为两大类型:气化符号与实体符号,前者包括太极图以及衍生出的八卦六十四卦图、传统吉祥图案、吉祥符号、道家法事所用咒符等;后者包括建筑仿山环楼宇、仿曲水河地、文字图案符号、工艺美术符号(工艺器物、镂空雕刻等)、服饰符号、民族纹身符号等。[1]
        经过前一阶段的概念梳理,学生已明确了文化符号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到:内涵要先于形式,“达意”要远重于“绘形”。只有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的常量,才能把握住蕴含在形式背后能够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作出感动人的设计作品。理念的梳理和阐发是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但要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还需要结合现有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过程,内心形成一个初步的创作思路以及心理预期。
 

二、案例分析
        在案例分析阶段,教师需要结合时下热点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思考的积极性。因此选取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燕郊天子大酒店、沈阳方圆大厦作为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1. 正例——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整体规划中,建筑与自然景致各占一半。象山为中心,四周曲水环绕,这种取势自然已经超越了实体符号中“仿山环楼宇、仿曲水河地”的概念,在这个自然营造的“场”中,十座宏大的主体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设计师传达出来的信息是“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2]“文化符号体现在诸多细节中,特别是在自然景致的营造方面,更能赋予建筑地域文化的特质。诸多文化符号形成了一份沉郁的文化氛围,而文化氛围的形成又反馈于文化符号的彰显。”[3] 象山校区的整体设计中,文化符号被化用于自然,保持自然景致的独立性的同时,又巧妙地利用自然之势对设计理念重新做出阐释。二者相得益彰,互为充要。(图1、2)


        2. 反例——燕郊天子大酒店、沈阳方圆大厦
        燕郊的天子大酒店与沈阳的方圆大厦同样运用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福禄寿三星与象征着天圆地方的古代钱币。(图3、4)但效果却适得其反,这时教师需要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让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内容,分析二者在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上出现的问题,其答案要点需要包括:“达意”要重于“绘形”,与周围环境未达成统一等因素。

三、信息提炼
        在系统介绍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以及从正反两个方面审视运用实例的基础上,学生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根据自我认知总结一下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的方法。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侧重引导,不设固定答案,学生掌握如下要点即可:达意重于绘形;文化符号要放在相应的文化氛围中才会彰显出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含义;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师,其本身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
 

四、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对学生文化符号运用能力的一个考察,根据课程的安排可以分为文本收集、合理拓展、作品成型三个步骤完成。其中文本收集属于前期准备,作品成型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而拓展则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需要教师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
1. 文本收集
        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设计需要,选择一种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创作的基础,然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一符号的相关知识进行收集。包括该文化符号历史演变流程,与设计相关意象图片等,将理性思辨与感性认知二者相结合,经过这一阶段的积累,再反观该文化符号,学生就可以从感性与理性两个角度去重新解读,符号文本收集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素材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的这一过程,加深对传统文化符号的了解,最终脱离对理论的依赖。
2. 合理拓展
        拓展的过程可以看做是透过“形”获取“意”的过程,由第一步收集的素材要通过这一过程然后才可以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去。首先。要对现有素材中的符号形象进行几何化的划分,去除其中历史积淀的附加属性,把最能体现的这一符号文化意义的部分抽离出来,然后“运用发散性思维,将文化符号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转化成由各种直线和曲线组成的符形,以应用到设计作品的各个细节。”[4] 各细节之间,彼此不同而又源于一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与细节统一,让设计作品避免出现一成不变或离题万里的问题。(图5、6)拓展环节是整个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上起初容易偏重“绘形”,对于文化符号保留的附加内容太多,对于“意”的阐述过于迂回,没有直接形成自己的创作语言。


3. 作品成型
        作品成型是将经过拓展之后的所有细节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秉承的理念是追求“不似之似”。成型的作品首先要均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更重要的是能够直抒胸臆,将涉及到的文化符号以最直接的形式呈现出来,不让观众理解上出现偏差。
 

结语
        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首先是一个艺术行为,更是一个文化行为。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总设计师王澍先生的话来讲:“一个地区的生活是有它的精神性的,会有思想、有梦想。其实中国的建筑直接表达我们的文化,然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基本上是以想象中的西方生活为蓝本,生活发生变化基础观念就发生变化,再有五千年的文化都是白搭。”[5] 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上,我们尚存在一些不足,但更应该看到这种运用上的可能性与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忱,国风吹过之日,正是文明之花绽放之时。
 

注释
[1] 钱治科:“中国传统符号的分类和应用”,《山西建筑》,2007.4,第72 页。
[2] 查方兴:“营造现世的精神家园”,《建筑知识》,2008.2,第42—44 页。
[3] 青锋:“建筑、姿态、光晕、距离——王澍的瓦”,《世界建筑》,2008.9,第37 页。
[4](法)罗兰·巴特尔:《符号帝国》,孙乃修译,商务印书馆,上海,1996。
[5] 王澍、陈卓:“中国式住宅的可能性——王澍和他的研究生们的对话”,《时代建筑》,2006.3,第8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