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基于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培养的特别观察速写教学研究

  • Update:2012-11-10
  • 石钧,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的培养,是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习的创新研究特点,对学生提出的特色能力要求。学生应该具备对事物的形态、纹理、构造关系等一系列多样性素材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素材的收集及原创性应用价值的目的。特别观察速写教学中,通过不同“看法”研究的内容设计和多元化素材的分析、表达方法训练,突显了基于这种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培养的独特教学优势,是促进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背景下,根据设计类专业学习过程的创新与应用研究特点,对学生提出的特色能力要求。它一方面包含设计素材研究涉及的种类、范围以及掌握方法的程度,涵盖了对自然界更广泛、更多元化的项目内容的敏锐观察、深度解读和收集整理的过程。另一方面包含对观察、认识物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等素材因素的分析与记录表达能力。在特别观察速写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与方法,凸显了基于这种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培养的独特教学优势,是促进专业设计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一、基于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特色
1. 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与教学目的
在当前高校设计类专业基础教学中,学生缺乏对素材的收集意识与研究方法的引导,在设计实践中暴露出对原创性的素材发掘和应用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就此,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定为:通过不同“看法”研究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多元化的素材分析与表达过程训练,增进学生对物象不同侧面的个性化特点和多样性素材的深入解读与把握能力,重新认识和发现生活中被我们常态化视觉习惯忽略的设计素材,提高素材收集的创新设计应用价值。从而也使学生深刻感悟到“设计素材来源于生活,创新研究更是离不开生活素材积淀”的道理,为专业设计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培养的课程特色与目标
特别观察速写教学区别于传统设计速写教学中侧重于整体观察的训练方法,代之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视角转换特点的素材因素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训练。相对于传统速写教学中强调快速和概括的表达方法,更重视对形态细节或某一素材形式的具体化“慢写”研究。重视“多样性”观察方法掌握的先导作用,并通过不同“看法”训练启发学生的个性化设计素材发掘研究意识,促进能力全面提升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通过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察和记录的习惯,掌握“善变”和“多样性”的素材研究与表达方法,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能力和收集意识,具备从专业设计与应用的不同视角出发,对事物进行更加有目的、有特色和有创意的素材价值分析和表达。
二、基于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提高的内容设计与教学过程
1. 基于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提高的内容设计
在传统的设计速写教学中,一般都会依据专业研究侧重和训练表现对象的不同进行课程教学的内容设置和安排,诸如产品速写、建筑速写或人物速写等。而特别观察速写课则是根据单元课题研究观察方法、表现素材因素的不同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按照理论、方法、实践和应用体验的顺序,遵循观察、认识、理解、表现及思维转换等循序渐进的原则。课程设计涵盖从解读到理解、从临摹到写生、从平面到立体、从细节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具象到抽象等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传统图形解读分析(临摹传统图案中的图形、器皿造型特点与构成规律并做文字性的分析、点评, 图1);形态的多样性观察分析(同一事物形态特征的转换多角度与多样性观察、分析与表达,图2 - 4);细节构造分析研究(不同事物的局部构造关系、特点与原理分析表现, 图5、6);空间透视观察与表现(对事物的空间、立体形态做透视观察分析,并借助透视原理和规律做空间和立体效果的夸张表现, 图7、8);非常态运动观察与表现(发现并记录生活中事物形态的特殊状态或运动观察视角下多样性的图形符号价值和抽象形态构成因素,图9、10)等。
2. 基于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提高的训练方法、要求
(1)组织教学与训练方法的要求。课题的组织训练和指导大部分选择在室外进行。同时对学生提出更加宽泛的课下素材观察任务和训练要求,将观察视野扩大到校园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可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形态和层面。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的方法实践意识,拓展特别观察速写素材收集的视野和范围。
(2)掌握观察、分析方法的整体要求。按照观察、理解、特色元素分拆解读的原则,在不同的课题训练阶段应体现相应的观察和分析内容侧重,并强调观察事物的深入性、解读素材的原理性、表达图形的细节性等因素分析。重点放在对素材多样性的形态意象、造型特点、规律分析的理解、记忆以及特色元素表现能力的训练提高。
(3)作画表达的方法、步骤与工具要求。
规定选用钢笔和中性笔等油性或水性笔为作画工具,目的是训练改变以往学生只会借助铅笔轮廓线、辅助线分析等方法作画的习惯。要求掌握不打草稿,直接从局部要点开始表现,采用由点到面、由面到形、逐步推敲分析的作画方法步骤,并遵循重点突出、细节深入、将错就错的原则,重在专注于素材元素的细节关系的深入研究与特色表达。
(4)教学规程和环节设计。重视加强包括理论讲解、范画赏析、训练过程指导、阶段讲评和课程观摩总结等环节的教学实践。如在课程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侧重性课题研究的知识、方法、重点和目标的讲解分析,发挥包括多媒体教学优势等手段在内的动态和静态影像赏析,还有训练指导过程的示范、辅导、作业讲评和观摩等一系列教学质量保障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在理论、方法、研究意识以及特色素材分析表现能力等方面都能够有同步的提高。
特别观察速写教学中一系列内容、方法、要求与环节设计,有助于发挥课程综合体系设计的优势。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多样化的观察研究方法,调动素材收集研究兴趣,树立自如表达信心,对于实现教学目标与课题训练目的起到特殊的方法保障作用。


三、基于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提高的教学过程指导及效果
1. 基于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提高的教学过程分析以教学过程分析为例:
( 1)传统图形解读分析。该单元作为课程教学的入门环节,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课程目的,掌握基本知识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单元课题讲解和典型范例的解读分析使其理解丰富多样的传统图形素材中精美、意象的设计思想和构成表达规律,从思想上意识到图形解析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安排相应的作业内容和数量(自选查阅、解读青铜器器皿造型、图样和传统图形),精选并临摹其中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和不同造型特点的作品(要求记录过程中解析和临摹体会)。培养学生进行深入细致观察、分析和表达的定力与耐力,纠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对传统图形素材研究流于观其大致、不求甚解的毛病和习惯。从中学习、感悟其设计方法和创意精髓。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又可以区分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况或普遍问题进行辅导。如在最初的图形解读阶段,很多同学存在看不懂和看不进去的现象;也有学生在开始临摹的时候会有用钢笔、中性笔等不习惯、不敢画或不知从何画起的疑虑。在作业的辅导过程中,教师结合其所选图形或器物造型不同的功能、适用范围和风格特点,进行相应的设计思维、典型元素、构成规律、审美价值等方面的解构分析和耐心的示范讲解。还通过集中的典型范画分析、演示和存在的问题点评等手段帮助学生。
(2)形态的多样性观察分析。此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指导过程以转换视角观察和记录生活中不同事物的多样形态为主。重点关注对素材研究中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观察意识和写生能力提高,并通过训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事物形态多样性(平面、立体形态等)素材因素的发掘和研究价值。如训练中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观察的某一物象(学习或生活用品等)为原型,分别进行平面图形和立体形态等素材拓展性分析表达练习,以增进其对素材研究应用价值的理解和体会。
(3)细节构造分析研究。课题教学的重点是对生活中不同物象的局部构造关系(包括对微小物象的放大观察)、细节特点与原理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表现。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细节构造原理的观察研究意识,丰富结构知识体验,为产品形态等立体造型设计积淀构造知识和经验。教学中把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结构、规律和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分析结合起来,也可以在训练中安排,每人分别完成若干种常见及特殊的结构关系素材收集任务,分析其功能、原理、规律及形态价值等,并利用素材知识进行如功能构造和仿生设计研究等可行性应用表达分析及实践,启发学生多样性地关注细节构造的素材研究意识和兴趣。
(4)空间透视观察与表现。课题的教学过程既包含了对空间形态、透视原理及规律的观察和理解,也包括了对素材进行主动性的应用价值分析和体验。内容会涉及如建筑、大型交通工具、室内环境、日用生活物品等素材的观察表达训练。其过程区别于透视课教学(先修)的原理性探究,而更侧重于利用其规律做多样性的素材空间透视效果的夸张或演绎性表达。按照由大到小的物象研究顺序是本单元教学的训练特点,因为大型物象在空间透视效果的体现会比较强烈,有助于触动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应用思考。而且在观察和表现过程中也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例如,怎样把握恰当的观察角度和距离,如何通过寻找规律表达对象复杂的形体透视关系等问题。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做多视角的观察体验,快速画出若干小草图,进行空间形态特点和透视原理的优势性表达分析等方法,并将特征、要点和变化规律熟记于心;运用从点到面,由面到体,逐步推移的画法进行素材空间透视效果的夸张表达。还可以利用作业或范画的比较分析,加深学生对有效方法和规律的应用理解。经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的主动观察意识和自如表达复杂事物对象的能力都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和提升。
(5)非常态运动观察与表现。本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实现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拓展与提升的重要一环。表现在训练观察、分析和表达方法的运动性、转换性和记忆性等多个方面,收集素材形式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包括了平面、立体、具象、意象和抽象因素等)。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能力要求有赖于前几个单元的课题训练成效,也有其训练方法的独到之处。由于强调在生活中的捕捉能力和运动中的观察意识,因此,通过多样性的视角、思维转换训练、运动观察体验和适量的素材记忆默写练习是此项能力提高的关键。所谓的运动观察与表现,就是指导学生“在观察中用双手去摆动、去变化、去导演物象,这样才能看到物象的丰富变化”。[1] 对那些拿不动的物象,可以围着它转着看,并变化各种不同的位置、角度,全面地去观察的方法,认识和把握到物象更多的非常态素材因素。非常态体验则是指,生活中事物在特殊状态或观察者主体在偶然视角的发现。进行这种视角和思维转换的训练效果,就如我们偶然观察生活中的一盆花草,你用平面的眼光看,其节律分明,形状大小张弛有致;转换立体的角度看它又可能动感十足,姿态万千;再从结构的分析视角或在运动中去观察则又可能发现或如伞、或如燕、或舒展、或盘旋等具象、意象和抽象素材因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特别”观察意识和“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并进行更加多样化的设计思考和应用。通过形态观察中的情景联想和构成因素解读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素材的记忆表达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个别学生在特别观察速写的不同专项课题训练过程中,因为过多纠结于整体形象和比例关系的准确与否,而忽视了对物象其他素材价值、造型特点的关注。或是看到了记不下来,因为开始没有画准,就失去了继续深入研究与表达的兴趣等现象。导致一节课程下来,画面中留下的素材分析只是一些零散的图形片段,缺乏相对完整的过程体现,从而影响到课题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也是当前普遍存在于教学中“趋同化”的造型评价方式和认识观念造成的心理负面影响所致,学生缺乏对多样性素材研究价值的正确理解和特色化造型表达方法的探索实践意识。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多样性的课程环节训练,一般都会较快地掌握方法,顺利实现大胆、自信、细致与特色的表达。
2. 基于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提高的教学效果
按照观察研究方法、类型和侧重不同来设计教学单元和内容,可以突破专业速写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只是在有限的素材选择范围内被动的观察、表现对象的束缚,将更多的物象形态纳入素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教学中即便是对一个很小的事物进行观察,其造型的多样性分析、解读和表达方法也会被反复深入地挖掘和利用。就以分析一个花瓣为例,其多样性的形(姿)态、构造、纹理、节奏、原理或常态、非常态,甚至包括空间、透视关系、抽象表现因素等分析结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新设计研究灵感的来源和创意启示。教学中,再适时结合一些经典作品的设计元素(素材)生活来源的解读和分析,就可能轻易地打通学生对素材收集意识与设计应用价值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随着课程教学单元的转换和不同侧重的观察、表现方法学习,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业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对物象整体或全面造形因素,而更多表现的是富有个性化、细节化等元素的分离特点,体现了设计专业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提升及更加丰富内容的分析与表达。
特别观察速写教学中不同“看法”研究的内容设计和多元化的素材分析表达方法训练,还对增进学生对专业学习中基本方法、技能和素材原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了独特的教学优势和效果。很多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作业讲评交流中表示,自己对设计素材的发现、解读、记忆、再现应用及表达能力等有了明显的自信和提高。还有学生谈到,过去在创意构思过程中想到的形象大都比较模糊或概念,常常是想到了画不出来,现在则不仅能够画出来,还可以根据原理和设计需求对不同的素材应用进行更自如的细节化或多样性的拓展表达。
在同期开设的二维构成、立体造型作业训练中,学生用到的大量形态元素就来源于他们特别观察速写的素材积淀。有的同学甚至通过某一素材因素的多样性分析,如一个矿泉水瓶的多样性形态构成、黑白节奏、纹理变化、解构与重构、以及转换大小、空间和透视因素等,就构思完成了从平面到立体并极富创意价值的系列作品。在这些课程观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过去作业中一些常见的概念性符号少了,代之以丰富和鲜活的生活符号多了起来。由于设计素材取自于个人的观察体验,其设计作品演绎结果也会极具独创性和亲近感。
学生多样性素材解析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也反映并辐射到其他相关的专业学习和设计当中。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进行调研,上过本课程的学生与未上过本课程的学生比起来,前者在相关的产品设计研究或市场调研等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普遍会很好地解读原创作品的整体设计思想、方法和素材应用原理,对产品设计在一些细节构造原理和元素应用等方面常常会有格外的关注并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素养的体现也从专业设计研究意识提升的角度说明了进行多样性素材观察、分析能力训练的重要意义。
结语
作为设计类专业教学中一门新设立和实施的基础课程,特别观察速写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的专业速写教学,有自己的课程特色,也有着独特的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从教学设置的目的与实践意义上讲,特别观察速写课既不是也不能代替传统的设计专业速写,而是应该对传统的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在内容、方法及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补充完善和课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随着今后专业基础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更新,特别观察速写教学也将会在实践过程不断完善,在课程理论和训练手段等方面都会得到更好地充实,其课程实践与教学的推广价值也将会进一步凸显,并在设计专业创新基本能力培养和专业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注释:
[1] 唐鼎华编著:《设计素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第25 页。
参考文献:
[1] 林家阳:《设计素描教学》,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7。
[2] 金纬、丁学华:《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程:速写技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3] 宫六朝主编:《设计素描》,花山文艺出版社,石家庄,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