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设计素描的再设计——设计素描课程实践性教学新探

  • Update:2013-12-16
  • 尚 勇 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9期
内容摘要
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新时期对设计专业的要求, 改革传统素描基础课程陈旧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素描的实践性教学,从设计素描概念、教学理念、体系建构及教学内容多方面探讨设计素描教学的创新,并以课题制教学实例为例,探讨当下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思路。

 今天,信息化、网络化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在艺术设计领域内,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这就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包豪斯学院的成立,对现代设计教育的重大贡献是它建立了全新的、完全有别于过去艺术院校的基础课体系,而我们现在的设计教育恰恰是基础课的问题最严重。一些先进的设计思想与基础教学严重脱节,单调、重复、封闭、唯美的素描教学始终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法定模式,致使现行的艺术设计教育处于无根基状态。究其原因,在素描教学中,诸如在设计素描概念、教学理念、课程构架及内容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完美之处。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尝试通过课题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为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这些经验和教学感悟能对相关同仁有或多或少的借鉴,同时希望抛砖引玉,以期在教学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一、设计素描概念的创新

在传统设计素描教学中,遗留了太多的绘画造型素描的影子,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力。通过实践,笔者在教学中除了运用设计素描较为成熟的方法外,还注重以意象组合为主的素描新形式,即构成素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想、抽象重组能力为目的,通过与构成相结合的素描形式,运用构成中透叠、渐变、发射、切割等手法,表达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在实践训练中,通过对自然物的再组合过程,从“具象”中寻找“抽象”与“幻象”,从而产生幻想,以此启发学生的想象,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素描教学理念的创新

虽然现在有很多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脑技术,但却只能解决素描功底不足的问题,不能解决设计师的审美及创意的问题。要想改变现状,首先是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把素描课程从基本功训练上升到可以独立进行创作的高度,要求学生转变原有的概念性素描观念,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理解、认识、研究事物并展开联想,逐步培养学生选择画面主导形象与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其次是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突破传统的纸、笔单一的工具模式,达到运用多种单色媒材表现的高度,合理地把素描教学提升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层面上来。

三、设计素描课程构架及内容的创新

设计素描课程构架及内容是素描教学的实质部分,是关系到素描教学成败的关键,设计素描课堂教学中的课题设置和作业要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实践, 设计素描课程构架除了必须的精细特写造型训练、结构形态造型训练、写生意象造型训练之外,以主题创意为主的训练模式是笔者从实践教学中得出的经验,即前面所说的课题制教学模式。
课题制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的主题,要求学生用素描的形式进行设计表达和创作的一种训练方式,主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视知觉的转换能力。例如把带有感情倾向的文字、优美的音乐、感官的刺激等作为让学生描绘物象的来源,通过学生各自不同感受,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构成素描作品。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事先就设计并拟定出一些课题, 交由学生发挥想象, 并完成相应的主题素描设计。在此过程中,利用素描的表现语言与方法来提高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使设计素描成为设计创造的素描,成为传达设计的有效手段。以下是部分在课题制教学中的范例,并以纪实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供参考:

课题一
课题的目的:锻炼学生抽象提炼能力及对画面的整体把控能力。
前期准备:结构形态造型训练及构成的基本理论。
经过了几天的理论知识讲授之后,开始第一个课题教学。静物台上摆放了大量的静物,高低错落,随意堆放,要求用绘画炭条作画,尺寸:4 开素描纸,时间:4 学时。
作画之前,要求学生先观察静物,感受静物本身( 特质、色彩、形状),而不要注重静物在自然光下的细节,试着用构成的手法把静物表现出来,尽力把对静物的感受及第一感觉画下来。
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课题很新鲜,但一时并不知该如何下手,因为他们用的画笔、画纸及静物都是过去画光影素描时用的工具,但现在却不要求那样画了,而是用构成的手法去重组画面。长期的墨守成规,习惯用一种固的模式、固有视觉体验去描绘眼前的一切,这使得学生尽管心有所悟,但还是不知从何入手。就这样在迷茫中,学生很困惑地画了两天。学生在课下交谈中讲道:“这种感觉很痛苦,因为自己拿着画笔,面对静物却在问自己,从何入手,怎么画呢?连下笔的勇气都没有了。”经过几天的训练,学生们终于学会了怎样观察对象、感受对象、想象体悟对象,并在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融入现代设计意识,创作出一批极富设计意味的构成素描来。(图1、2)

图1


图2

课题二
课题的目的:训练学生的味觉转换能力。
前期准备:要求学生阅读徐仲偶所著的《回到原点》一书。
几天的构成素描训练之后,这天的课堂上,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笔者拿出一盒爽口糖发给学生,并统一放到嘴里,学生们立刻都被爽口糖那特有刺鼻凉意冲击着,表情各异,发出感叹声,甚至惊叫声……顿时教室里从刚才宁静、严肃的气氛变得活跃许多。在学生们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笔者宣布:“刚才的感觉就是今天的题目,利用你的感受完成一幅素描作业。”同时,给学生们讲述了著名设计心理学家贡布里希的《视知觉》里面的一些原理——印象与情感。让学生探求如何将个体的感受与情绪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味觉给大脑的刺激是明显的,但也很抽象,怎样把这种感觉转换成视觉画面表现在纸上?这个课题对于“为了抽象而抽象、从抽象到抽象”而言,多了些许尝试和经验。经过前面构成素描的训练,学生们已能比较从容地面对这个题目,他们积极思考,努力寻找着与感受相通的“道具”。(图3)

图3

课题三
课题的目的:训练学生从“具象”中寻找“抽象”与“幻象”的思维转换能力。
前期准备:要求学生阅读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象征的图形》等著作。
画一幅自画像,要求抓住自己的特征,可适度变形。材料和手法不限。尺寸:4 开素描纸时间:4 学时。
课题公布后,学生们觉得很有趣,忙着找镜子或向别人询问。这个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个人的形象是自己最熟悉也最陌生的。笔者提醒学生不要局限原来画素描时的模式,方式可以多样,表现手法技巧、表现手段也可以有所不同。就这样,学生们有的拿镜子端详自己,有的凭感觉由着自己的想象来画。于是学生们的作业在兴奋、痛苦和愉悦中完成,笔者也被他们天真的想象所感动了,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一张张鲜活而又有个性的脸,有趣而又生动!(图4)

图4

四、体验与感悟
经过几周的共同学习,笔者和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感觉有一种成就感。在课后组织的学生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这是我们第一次这样上课,开始的时候,并不十分理解,但到后来才真正理解老师的用心。通过实践,我们懂得了怎样动脑,对视觉转换的理解更深刻了。”还有的学生说:“这次课自始至终,我们很快乐,体验到了设计的乐趣,也理解了老师所提出的‘感受创意、理解创意、创作创意’的内涵。”
这次设计素描课,通过不同的课题设计,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视觉转换创意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课题训练也体现了教学的积极性、互动性、有序性,避免了学生以前那种消极、被动、毫无兴趣的学习,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目的性非常明确,使学生真正感受设计创意的乐趣。在课程结束后举办的作业汇报展中,不难看出此次作业成果的与众不同。
感悟一:课题制教学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课题的设计是建立在教师对设计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明确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通过各种不同难易的课题把必要的知识点包括进去,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课题的顺序,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感悟二:课题制教学要遵循实践性原则。但现行的设计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设计类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弱。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关,一般情况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布置作业,学生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完成作业,对诸如市场调查与分析、动手能力等方面都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课题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感悟三:课题制教学体现课堂的新鲜感。每一个课题都是在上课当天宣布,学生们每天都有新鲜感,总是抱着愉快的心情,并且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没有参阅资料和临摹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并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热情。然而,课题的设计、作业的完成量和预计完成的时间,都需要老师在课前周密考虑,这也是保证学生较好完成作业的前提之一。
感悟四:加强沟通是笔者在此课程中另一个重要感悟,这里所讲的沟通包括了年轻老师与年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年轻老师的相互学习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等。在与教师的沟通及交流中,会获得许多有益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结语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不是单纯传统技能的传授,而是传播新思想、新视角、新观念的教育平台。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必不可少。课题制的教学模式给今天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大学生设计素描的学习带来了无尽的益处,也给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带来无穷的活力。这对扩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习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都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杭州,1989。
[2] 张廷凯:“课程改革,创新与继承的过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3] 徐仲偶:《回到原点》,四川美术出版社,成都,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