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新空间关系在设计色彩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

  • Update:2014-03-13
  • 方 晞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2期
内容摘要
设计色彩作为艺术高校设计专业的一门造型基础课程,有自己的新定位。它不再是以一种纯绘画的方式,而是以一种表现风格与手段进入。更注重对客观物体本身形与色的主观处理和形式构成方法,以及色调中各种色
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对比调和规律。当然,理念最终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来完成。为此,笔者在课题制教学中,以立体主义的新空间关系为切入点,设计了一系列课题。目的是希望通过练习,让学生具有更个性的色彩表现力、更抽象的思维能力和更开阔的空间想象力。

一、对“设计色彩”课程的思考
当今设计高校中的色彩课程,从概念到内涵都与传统的色彩课程有很大不同。它不再以呈现客观物体在常态下的自然属性为主要目的,而是更关注对自然物体本身形与色的主观处理和形式构成方法,以及色调中各种色相、明度、纯度、面积之间的对比调和规律。作为一门专为设计专业打基础的新造型课程,它被更准确地称为“设计色彩”。新的名称、新的概念,必定带来新的思考。那么,设计色彩课程该如何进行新的定位呢?毫无疑问,设计色彩课程必须是以设计专业的思维特点和能力需求为导向,目的是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对设计色彩课程的定位是:用一定的材质和工具,把纯自然的形态转化成某种形式语言,不是以一种纯绘画的方式,而是以一种表现语言与手段进入。以期培养设计专业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色彩表现力。[1] 当然,这些理念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并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题设计上。下面,笔者以开设的“设计色彩”课程为案例,与读者进行教学探讨。

二、“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
1. 课程的设置
在整个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主要通过课题式的教学模式来实行。通过一系列的课题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开拓学生思路,研究和探讨新的绘画方式,使绘画基本功和艺术设计的综合能力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所以课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设计色彩的课程定位,我们知道设计色彩非常注重主观意识、理性意识和设计意识,画面可以呈现一定的创作倾向。创作素材虽然来源于客体,但不拘泥于客体,并可以打破原本自然存在的空间关系,根据创作需要对素材进行主观的组合等。由此,我们引进立体主义的新空间关系这个概念。新空间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打破画面原本自然的空间关系,努力呈现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画面视觉效果。让这个新概念引领我们这次的课题创作,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练习,让学生有更个性的色彩表现力、更抽象的思维能力和更开阔的空间想象力。
2. 课题的展开
我们的课题将围绕“立体主义的新空间关系”展开。众所周知,毕加索创造的立体主义为后人做出最重要的贡献是,提供了一个空间处理的新概念。它打破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将同一物象的多种角度交错叠放在同一画面。并且,破坏和肢解这些物象,分解为各种几何块面。经过新的排列组合,产生许多垂直与平行的线条,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几何化的、平面的、二度空间的特征。这也是立体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表现性和
抽象性。
将立体主义的新空间处理模式引入设计色彩的教学,进行主题创作,无疑是一个挑战。因为立体主义的画面空间秩序是极不规则的,且无规律可循。物象被解构和打散,又经过变形和移位,物象之间的穿插,物象与背景的穿插,色彩和肌理的对比等,都使观者很难弄清楚物象的关系。不理解的话,反而会越看越糊涂。所以,必须以理性的思维为导向,而非简单地感受。考虑到学生从熟悉到运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设计了两个课题。它们分别是《生活一景》和《城市·印象》。
课题一:《生活一景》
课题时间:6 课时
课题创作要求:画面构图必须体现立体主义的新空间关系,重点是把握好解构与重组之间的关系。色彩要有表现力。不但要注意整体的色调,更要把握好色彩之间的对比、层次和色面积的均衡。
首先,教师大致介绍一下立体主义的产生背景、理念和风格特征,然后把关于立体主义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给学生讲细、讲透。接着是欣赏和分析立体主义的典型代表作。例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阿尔及尔的妇女》、《拥抱》和布拉克的《红·蓝·吉他》、《手抱吉他的男女》以及莱热的《机械元素》等。学生们要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立体主义的资料,并做好课题的准备工作。出于对毕加索的敬仰,学生们对这个课题充满热情。笔者也借此大力鼓励学生要敢想、敢画、敢于实践,即使失败也没关系。构图是这个课题的灵魂。而学生们遇到最大的困难也是构图。尽管前期做了专门的构图训练,但像立体主义这样的空间构图模式,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运用,绝非易事。实际也是如此,学生的构图纷纷出现了各种“状况”。例如物体是解构了、碎裂了,但没有穿插和移位,就像拼图一样没有层次感;或是解构得过于碎小、均等和奇形怪状,组合起来没有美感,等等。关键问题是解构和重组这两个环节没做到位。这时,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直到学生真正理解为止。
例如,如何将物象碎裂和解构,如何安排物象和空间的关系,被分解的几何块面如何交织和组合更具形式美感,同一画面如何交错叠放同一物象的多种角度,等等。学生们像做实验一样,一遍遍地解构,一遍遍地重组,如此三番五次,终于定稿。他们拿出最后的定稿和第一稿相比,都觉得自己进步很大。
在色彩表现方面,鼓励学生不必拘泥客观色彩,可以根据主题和情感的需要,主观设色。但必须注意画面的色调。无论是灰调、艳调、暖调、冷调,都要注意色彩的形式美法则,如对比、节奏、层次以及色面积的均衡等。同时,也要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不要再现客观,而是要用写意或意象的手法去表达情感和主题。就这样,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踏实地一步步做下来,最后出来的作品非常令人惊喜,画面有形式感,充满了表现性,并有创新性。(图1 - 3)
课题二:《城市·印象》
课题时间:6 课时
课题创作要求:继续深化画面的新空间关系。积极树立设计意识,强调构思和立意。注意色彩的和谐、层次和均衡。用艺术的形式语言赋予对象以新的生命。
这一主题是上个主题的延伸和强化。笔者觉得每个人对自己从小生长的城市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那里承载着我们的故事。《城市·印象》主题比较宏观,所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很关键。学生们经过短暂思考和寻找之后,纷纷确立自己的主题基调。有的着重体现儿时的城市印象,有的着重体现城市的现代感时尚感,有的着重体现老百姓的生活,有的则着重体现城市的浮躁喧嚣。基调确立之后,开始找素材,并从众多的素材中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元素,进行解构和打散。然后继续用立体主义的空间构成法,分割空间,安排画面元素。经过上一个课题的练习,学生们对立体主义解构重组的新空间法则已经理解得比较透彻,并且可以较好地驾驭了。例如在画面的分割、线条的穿插、形体的解构和在块面的重组上等。而对于这个课题,则将教学重点放在艺术的个性表达上。个性就是具有个人艺术表现欲望的东西,这是作品的生命。教师除了给出一个大的主题方向之外,其他方面都不会给学生太多的约束,并鼓励他们自己做主。教师需要进一步和学生做好沟通,尤其是在“现实状况”与“画面状况”的转换与把握上,提醒他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艺术的、形式的语言传达所见与所想。例如,使用怎样的工具与手段,或是如何赋予对象以新的生命,如何完成“我”与客观事物间的交流,从而完成从现实画面到我的艺术画面的转换。所有的这些,都是这个阶段的命题。另外,在设色上,可以改变对象自身的固有色彩以及物体之间原有的色彩关系,自觉依据色彩构成原理和色彩形式美法则,并通过各种写意的笔触去塑造和表现,使画面充满激情和活力。(图4 - 6)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有困难纠结,也有豁然开朗;有冥思苦想,也有思如泉涌。有学生感慨地说:“一开始接触这个课题,觉得很难,很害怕,都不敢动手。而现在我觉得做这个课题很有意思。”笔者也深深觉得,学生的思维是极其开放的,经过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创意是令人惊叹的,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也是令人惊喜的。

结语
笔者分别在设计专业和基础部从事教学多年,对设计色彩的教学有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作为教师,要把设计色彩教好,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了解设计专业,与时俱进,把握设计领域的新动态新趋势;二、了解设计色彩的教学定位,根据定位制定教学方针策略;三、扎实做好课程设置和课题设计等具体的教学工作。当我们把教学工作的每一步都做到位,学生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事实证明,中国的学生是开放的,当我们用一种改革的姿态迎接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仅能够适应和接受,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潜力,释放他们的能量。准确地说,这种教学的理念与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但显然,这样的课程要求对学生更有实际意义。

注释:
[1](韩)郑美京、王雪青:《色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第8 页。

参考文献:
[1] 贾布:《见证传奇——毕加索的艺术人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荷)罗莉娜·凡弗利特:《抽象画训练教程》,钟和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