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

  • Update:2014-09-01
  • 夏 岩,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肖文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第5期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服装设计专业的特质,结合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指出当今服装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缺陷及不足,提出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式需要转型升级,并以人们认识表现事物的规律为依据,阐述了转型升级的途径、方法及关键环节,为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纺织、服装第一生产大国。自2008 年以来,外部市场需求急剧下滑,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加之多年来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营带来的弊端日益突出,纺织、服装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创建自主服装品牌已是迫在眉睫。创新力渐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中国创新型服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社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新型专业能力的全能型专业人才,是现今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

一、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分析
上个世纪8 0 年代初,中国引进了西方基于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的服装设计教学理念和模式, 拉开了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序幕。发展至今, 全国已拥有庞大的师资队伍,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为产业发展培养出大量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然而,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过去3 0 年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从形式到形式”的教学模式, 即国际时尚体系上游的服装形式本土化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 诸如发展历史短, 国际时尚体系的制约, 产业设计人才的要求等。我们不能断言, 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过去的3 0 年里,培养了一大批“买手型”设计师,但是,在当今服装产业中买手型设计师大有人在。显然, 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对称, 但与中国创新型服装产业发展方向不对称。其对称性表现为:二者均存在设计实践结构的不完整, 以及对设计理念的淡漠和摒弃。具体表现为“ 从形式到形式”,即对服装形态的杜撰和对国际时尚体系上游服装形式的修修改改。[1] 出于国情考虑, 这种被动务实的学习方式在当时社会亦有它的合理性。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这一务实的路径, 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型产业建造, 显然行不通, 中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二、人们认识与表现事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需要转型,但其转型过程不是盲目的, 需要根据人们对事物循序渐进的认识及表达规律来对症下药。认识的过程一般由表象到结构再到本质,设计、造物则由本质到结构到表象。设计、造物从本质(被造物)开始,即从概念(文本) 开始。从本质上讲, 概念( 文本) 即是事物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是设计对象的本质, 也是设计的理想价值。中国服装产业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对设计概念(文本) 的淡漠或摒弃, 其实质是对事物本质和价值的摒弃。毋庸置疑,在过去的3 0 年里,我们在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领域,的确没有创建多少有价值的本质, 因为我们从西方人那里拿来了本质、形式和价值。我们必须根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造物的基本规律, 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 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新理念, 实现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型就是基于造物结构, 健全课程体系, 即创建新的、有价值的相关学科和知识, 视觉化理念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生产营销的相关知识。升级就是提升学生文本(概念)创新的能力。

1.三宅一生以日本折纸为理念的设计


2. 优衣库采用基本款至上的管理与设计模式


3. 范思哲印花作品

三、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途径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基础,培养目标决定于社会的需求和教育思想, 前者是实践的要求, 后者是理论的要求。[2] 培养目标需要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要求。从历史角度看, 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反映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当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 所培养的人才方能被社会所接受,为社会做出贡献。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性, 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内容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理论与实践双重要求的满足是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基本途径。

1. 系统、科学、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服装设计是一门时尚的交叉性综合型应用学科,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尚前沿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当今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要以其专业特质为依据,建立以跨学科、多维度、宽领域为原则的专业知识系统,使其更加注重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关系。[3] 服装设计专业的转型升级基础应该包括课程结构的优化,不同科目之间的横向渗透与纵向衔接,以及每一科目各单元之间、各项内容之间的协调。[4] 首先,服装设计专业的时尚性要求其专业课程内容应当具有时代前沿性,其国际性要求该专业应融入先进的国际服装设计思想与理念,符合世界服装设计流行发展趋势的技术手段,使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研究与解决现实当中所遇到的问题。除专业知识外,文学、美学、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材料学、环境学、经济学、市场学及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知识,不但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伦理、环境伦理乃至全球伦理的关注[5],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还可进一步充实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构架。其次,服装的文化属性要求提高学生对艺术、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的理解与学习。正如我国著名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言:“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可见,要想实现中国服装设计教育转型升级, 促使中国服装产业繁荣发展,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观念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图1)因此,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应当在保证专业知识体系具备国际化、时代性与前沿性的前提下,补充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引导其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土壤,结合现代审美方式,研究传统文化,增强人文修养,把握历史文脉,将人文内涵贯彻到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从而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在设计实践中产生符合新时代、新环境的“新思想”,创造新的“设计理念(文本)”和“切实之体(产品)”[6]。

2 . 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建立。服装设计专业的特质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者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思维方式后,还需要将这种新的设计理念付诸实践, 通过实践将其转化成可视的作品, 从而完成整个创造过程。通过实践, 设计者既能得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又能适应社会, 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也是在学习者、社会与专业学科三者之间进行有机融合与统一,构建一个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必然因素, 用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社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新型专业能力。在实践课程内容上,增加与之相关的项目课程与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投身整个活动过程中, 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亲身体验并实际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及用创造性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该类实践课程过程中, 学习者还可有意无意间更多地接触他人与社会, 通过融入社会, 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能力意识与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 从而提升其社会能力, 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夯实基础。隐形课程的开展亦是非常必要的。在完善丰富了服装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上, 可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商品属性, 引导学生深入社会, 深入服装行业之中, 进行市场调研,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了解服装市场, 有意地使学生接触更多的隐性课程, 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内在意识, 培养其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设计头脑, 促使其树立独特的专业设计理念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帮助学生激发自身潜力,发现自身不同,实现自我教育,以此来促使学生“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关键
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不代表具备一定的创新力, 概念( 被造物本质) 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因为设计概念作为被造物本质的文本形式, 是被造物体现的精神内容, 也是设计的本质。怎样实现概念的创新, 中间必须经历一个研究环节, 才能实现现有认识— 研究— 深入认识— 新的概念— 实践— 视觉化概念的整个过程。首先,创建有价值概念的基础是认识,对客观对象的理性认识和概括, 丰富的理论知识给我们提供了宽广的认识面。概念的创新源于认识的深化, 没有认识不能形成概念,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概念的形成。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产生变革, 变革实现创新。所以,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 在研究方面下功夫, 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才能不断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促进认识的深化, 进而形成有价值的概念。认识是基础, 实践是推手, 研究是关键, 这也是理论、实践、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所在。其次, 概念形成的基础是继承, 在继承的基础上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挣脱原有认识与经验的束缚,实现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抽象、提炼、超越与升华, 转化成新的、有价值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认识, 形成新的有价值的概念, 进而通过实践视觉化概念实现真正的设计创新。我们所创建的设计概念不仅指向被造物本质, 同时, 它对于自然、特定的社会环境、企业和消费者生活应具有价值和意义, 这是设计的本质, 也是设计的责任。如针对当今服装品牌高库存现象的研究, 便于形成以降低库存为导向的设计理念, 结合市场营销学和市场管理学,搜集资料并做深入的市场调研, 对品牌市场进行认真分析, 了解服装市场现状及管理模式。例如, 研究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几乎“ 零库存” 的现象, 发现其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与设计模式——基本款至上。(图2) 简单的款式突破了年龄段细分的原则,适合任何年龄段的目标消费者, 从而形成大的市场规模, 且高比例的基本款降低了设计的犯错率, 进而将设计师的精力放在基本款的设计及创新上, 同时弥补了其他补充款式不足带来的销量问题。如此, 有了设计的参照物,对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有的放矢, 才能形成以降低库存、符合企业利益为导向的概念, 完成设计的创新。又如图3, 是国际时尚大师范思哲的印花作品。不难看出,作者将巴洛克、拜占庭、动物纹样等各种所能想象到的图案从它们各自的历史社会及图形的含义中抽取出来,摇身变成设计师自己的新的概念, 应用于服装设计当中, 将经典与艺术混搭, 风格难辩, 加之极简的线条、大胆的用色, 使作品不仅成为静止的服装, 更是流动的风景, 给人们带来绝美的视觉盛宴。概念的形成是一种思维加工过程, 对客观事物的深入研究, 实现认识的深化, 透过事物的表面了解现象的本质, 通过实践环节将新的概念视觉化, 有助于实现设计从形式到思想的转变, 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综合型创新性服装设计人才。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 没有研究这一关键方法做桥梁, 没有实践这一物化过程,我们的专业知识、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 同时拓宽相关知识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深化认识并综合运用是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将学习者从他人知识框架的复制者转变为自我知识模式的构建者,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建立具有服装设计专业特质的新型意识与理念,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创新人才。

结语
要想实现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成功转型升级, 为中国服装产业培养综合型设计人才, 文本知识的储备及认识是基础, 成功的关键是研究。通过研究, 加深设计者对事物的认识, 培养设计者新的设计理念与意识, 创造新的概念,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践环节将概念视觉化, 完成新的、有价值概念→ 视觉化概念→ 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 同时满足服装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要求, 才能成功实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由“ 中国制造” 向“ 中国创造”转型。

注释:
[ 1 ] 肖文陵:“国际流行体系与当代中国时尚产业发展途径”,《装饰》, 2 0 1 0 . 1 0 , 第9 4 - 9 5 页。
[ 2 ] 钟安华、高磊、李月等:“服装工程学生的目标设计与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 2 0 0 5 . 1 2 , 第l - 3 页。
[ 3 ]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 4 ] 阎玉秀、郭建南:“对服装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8 . 5 ,第3 2 1 - 3 2 4页。
[ 5 ] 易西多:《艺术设计目标系统法与设计实践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 6 ] 陈可倩:《中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