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住区理想如何实现

  • Update:2010-04-16
  • 方晓风
  • 来源: 装饰编辑部新浪博客圈
内容摘要
原题:住区理想如何实现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说还有信仰的话,对政府而言是GDP,对普通百姓而言就是房子。两会期间,关于房价的争论成了当前最大的政治。本文想讨论的不是目前房价应该涨或者跌,也不是买房好还是租房好,更不是个人的理想住宅的形式是什么。上述这些问题都是随着人心而变的,心有多大,理想住宅的面积就可以多大,紫禁城里的核心家庭也就一户;心有多大,房价就可以多高,上亿的住宅也就占了一亩地;心有多大,一个人就可以买多少套房,现在的人好像都羞于说自己只有一套房,更不用说在租房住了。

 

如果我们的生活理想就是挣钱,买房子;然后再挣钱,买大房子;再挣钱,买房子……或者这里的房子涨了,赶紧卖掉,然后到另一处买,等着涨,再卖掉……那么,房价自然只能一路涨上去而不可能下跌,这就像全民储存黄金,不流通的话,有限资源的价格肯定如此。问题是,这样的生活看着不像是过日子了,而是全民在经营房地产。严格地讲,这不是生活理想,而是生意理想。

 

生活理想应该有些什么内容呢?宏观的看,应该考虑,准备要几个孩子(目前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只能要一个);准备几代人一起住,还是分着过;住郊区还是住市区;住热闹的地方还是住清静的地方等这些问题。微观地看,则问题就多了:想看什么书?在什么环境下看书?想要多大的书架?钢琴放在哪里?晚上回家后是否还继续工作;厨房里需要什么设备,能够做自己心爱的食物;是否在家里接待客人,客人来了,大家如何在一起聊天;窗外能看见什么,希望看见什么;每天饭后同小孩到哪里转转,同小孩聊些什么;长辈们来了,该陪他们去哪里转转,或者让他们有什么消遣;老人病了,去哪家医院放心;是否每天锻炼身体,怎么锻炼;卧室是否要浪漫一些……如此等等。

 

比照上述的这些问题,可以推想自己理想的住宅应该是什么样。如果不考虑客人来家里,那么客厅可以很小,也不用考虑建筑或装修是否豪华(豪华都是给别人看的);不爱做饭的,厨房可以很简单;不爱读书的,可以没有书房;爱靓的人,可以有专门的衣帽间;爱画画的,可以有画室;爱收藏的,就需要有陈列藏品的空间……因为每个人不同,每个人的理想住宅也不会相同,住宅是我们生活的反映,也是我们自身的写照。所以,这些问题都不是任何一个专家或学者可以回答的问题,也没有人能代替住宅的主人来回答。商品住宅可以有样板间,但理想的生活是没有样板的。

 

美国有个电视节目叫Dream House(梦想家园),专门访问一些口碑好的私人住宅,同主人交谈,同建筑师交谈,也仔细地拍摄住宅的细节,很受欢迎。我在课上有时也放给学生们看,主要让他们看的并不是这房子如何如何好,用了什么什么材料或设备,或者设计如何精妙,而是看人们是如何对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并为之付出的。受访的住宅有富商的,也有退休医生或普通老者的,面积大小不一,投入不同,但共同点是都生活得很认真。有的主人为了一份任务书,准备了三个月,能想到的要求都罗列上去,清单有几十页之长,而建筑师也不避琐碎地认真对待,事实上是建筑师要求房主这么做的,因为要求越具体,完成后满意度越高。虽然,住宅是否理想同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但需要明白的是,理想生活是钱买不来的。

 

我因为职业的关系,看过不少的住宅,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主人的身份也各不相同。有些住宅一看之下就能让你感受到主人幸福的状态,不是因为面积大或设施好,而是生活的充实,以及家庭的和睦。那种除了大电视机,空空如也的客厅,你完全可以想象其生活是多么单调。我的一位前辈,是雕塑家和诗人,子女都事业成功,也有意让老人住新房,但他和老伴都不愿意离开早已熟悉的环境。家中操持得很干净、整洁,满屋的书架,以及书架上老人的雕塑作品,都是经过生活的颠簸幸存下来的,每一个作品都有故事,意味绵长,每次去拜访,都感觉是同老人的一生在交流。最近听说,那一片几十年的住宅区也面临拆迁的命运,因为那里属于CBD的范围。我们就不能让人在自己熟知的环境中终老一生吗?CBD就容不下一片早已存在的住宅区吗?当然,不拆迁,GDP从哪儿出呢,最微小的生活目标都逃不脱GDP的魔咒。

 

古代的私家园林也都是住宅,有条件造园的自然不会是穷困之家,但从园林品格来看,显然不是越富越好。私园之中,历来以文人园林为最,其道理即在好的园林不是建筑和景观素材的堆砌,而必须融汇诗情和画意,谋篇布局,取舍之间高下立判。官员的私园重气派,堂皇有余而情趣全无;富商的园林重豪奢,炫富耀贵,迷于奇巧而韵致不足。官员或富商自然也可请文人参与造园,但自身价值观绝对影响最后成果,所以《园冶》中说,造园七分主人,三分匠人。虽说“主人”可作“能主之人”解,但幕僚宾客能比主人更说了算吗?最后还是文人自己造园,虽财力有所不足,但因地制宜地从容经营,为人称道的还是这类园子。

 

我见过的最有意思的园子是木渎的“羡园”,又名“严家花园”。这座院子有点名气,规模不小,慕名而去,看完之后却是无端的感慨。若是光看照片,的确也当得起名园,实地游览,只见一个个似曾相识的景点,往好里说是博采众长,集锦式的园林;往坏里说,则是一篇拙劣的习作,东抄一句,西抄一句,不知所云。留园、拙政园、环秀山庄等等名园的影子到处可见,总体氛围却是怎一个俗字了得。这是典型的商家园林,充分显露的是占有欲。虽然从技术层面看,不乏精到之处,但实在无法生出敬意,甚而觉得有点可笑。其主人之胸怀,之情趣,也就由此可见了。

 

不过,这种占有的欲望和手法确实是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现在的房地产广告中充满了“独享”、“专属”、“私家”这样的词汇。如果是严家花园这样的地主庄园还可以理解,可放在当代城市中,只能说是谬种流毒了。城市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公共性,因为公共性才使得我们的生活以较小的代价而获得较高的品质。现在的孩子受教育是去学校而不是私塾,学校有图书馆、有操场、有游泳池、实验室,这些都要独享、专属的话,再大的富豪也要吃不消吧。就算富豪能负担,对这些资源来说也是极大的浪费。你爱看电影,不必家里有家庭影院,去电影院即可,你能有家庭影院,难不成把IMAX影院也搬回家。

 

每年学生在毕业离校前都有点惆怅,一方面是对校园生活的眷恋,一方面也有现实的考虑。他们知道从此要告别廉价的住宿和伙食,免费的图书阅览、网络、操场和专业咨询。如果要保持在校期间的生活品质,刚入社会的他们凭那点薪水可能还真有点困难。这个现象既说明了现在的学校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优越,也说明了社会在公共资源方面配置的不足。但是,社会似乎对此并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这是幸还是不幸?

 

不久前,我参加一个专业杂志组织的活动,讨论建筑师的非建筑阅读,题目很好,大家聊得也很尽兴,可是得出结论实在有点滑稽。席中有一位是中国建筑图书馆的馆长(我原来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图书馆),馆长很忧心地说,图书馆里的资源非常好,就是没有读者去,曾经疑惑中国的建筑师们都不读书吗?聊完之后才知道,建筑师们都爱自己买书,在家里建图书馆,因此没人去图书馆。建筑师这些年的确挣了钱,买书已经不是很大的负担,家里也宽敞了,尽可以摆书,但有建筑师也承认,书买了,未必看,家里的书真正看过的可能就不足十分之一。古人也有“书非借不能读”这样的感叹,占有书是容易的,掌握知识却需要付出更多(不是金钱)。并且建筑师们买的书中,有字的还不多,所以出版业繁荣的背后未必是文化的繁荣。

 

公共精神的缺失造成了我们的城市很不可爱。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种缺失几乎是全方位的,政府把居住区的建设全部甩给了开发商,虽然有规划指标的限制,但具体执行起来,是要大打折扣的,更何况这些指标往往几十年如一,不与时俱进。开发商追求的是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从管理角度看,有限的公共性肯定比彻底的公共性更容易操作,况且鼓吹公共资源私有化更有一种让业主占了便宜的感觉,有利于销售。而广大的业主或居住者眼睛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刚开始占有物业的兴奋和满足,更长远的利益未曾虑及。商业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公共性的缺失,但这是有限的。

 

我曾经调查了一处大型商业中心,位置不错,宣传也很着力。设计上采用了街道的形式来组织商铺,上上下下空间变化很多,立面处理颇有戏剧性,围合的中心广场,抬起的放大空间,有景观的边界……看上去都没有问题。不过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拍照留念用的,里面很少休息空间,对于真正的街道而言,除了鳞次栉比的店铺,公共性的休憩空间也是增添活力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这处商业中心逛了半天之后,只感觉商家希望你尽快消费,然后就拍屁股走人。当然,这是所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不过如此急赤白脸的做派,是否会赢得消费者的心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处开业三年以来,招商工作始终不顺,人气不足是主因。整个设计透露出的是一种典型的自恋狂心态,以为花拳绣腿地秀一番,大家就会趋之若鹜,然后掏腰包。所谓服务,不是只在你付钱的时候送上笑脸,而是营造一种舒服的氛围,让你有意愿消费。

 

有多少人放着大房子不住,而在小孩就学的好学校附近租个小房子住,为了方便;有多少人为了看病或孩子上大学而举家跑到大城市;有多少人希望工作地点离居住地近一点,而不要每天把时间都花在来回奔波上。一个人可以很富裕,但是他需要很多套房,一套房离工作地点近,一套房是为了小孩上学方便,一套房是为了老人就医方便,一套房是为了有个舒适的环境,怡心悦目……就算有了这么多套房,就有了幸福生活吗?理想住区并不在于房子的户型多好,多大,这些有个基本的条件就可以了。理想住区需要很好的公共资源来支撑,所谓地段好、成熟社区指的就是这些。当然这些不是靠开发商或建筑师就能提供的,需要整个社会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公共资源只有从公益层面来理解和运作才有可能走向完善,这里政府绝对不能缺位。我们现在所谓的地区差异,实质就是资源配置条件的差异,房价飞涨反映的是人们争夺资源的决心和动力很大,虽然从长远看这是不理性的,但在短时间内似乎也不无道理。

 

最后还想表达的一点是,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力和自由建设自己的理想家园,而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垄断在政府或单位手里的权力转移到房地产开发商手里。土地即使不能私有,也不意味着只能由开发商进行大宗开发这种单一模式。公共性的实现,其前提是不同个体的充分参与,没有这种参与,个体的差异性诉求无法得以体现,所谓公共性必然是臆想的而非实际的。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家园理想不能寄托在人人成为庄园主上面,城市就是我们的家园。这个家园需要更好的公共性,关于这一点曾在《住区》上写过“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危机”一文,有所涉及,不再赘述。前几年的担忧,眼见得成为当下的现实,所谓书生论道,莫甚于此。

 

(本文为《住区》创刊号而写,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