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产品与书籍设计的八种态度(作品)

  • Update:2010-05-05
  • 李德庚 杜钦
  • 来源: 装饰

 如果你有幸或不幸生活在今天的中国,那么,恭喜你!你的生活一定不乏戏剧色彩。就拿“立场”这个词来说,在三十多年前,它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神经中。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须严肃地声明自己的立场。那个时候,政治态度和立场关乎人的生死。三十多年之后,我们的生活已经切换到一个被商业意识和现实利益统治的年代已经忘记了立场为何物,戏谑成了最常见的说话和思考方式。假设谁一本正经地要跟你讨论“立场”,你肯定会一把推开他。

 

固然,戏谑可以解构霸权,化解心中的郁闷。但当整个社会全都陷入这样的集体无意识时,我们是否也应当警惕与反思美国人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说过: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我们生活在一个转型的时代,自然要面对压力与挑战,而设计就是有效的改良社会的工具。如果设计师被犬儒主义俘虏,选择放弃信念,并且把严肃的思考讨论看作是可笑之事,设计必然会被收编为权力与利益恣意横行的帮凶和走狗。为了避免看到这样丑恶的一幕,设计有必要严肃,找回它应有的立场,表明它应有的态度。

 

当然,仅仅从理想主义的心态出发是危险的。无论从学术意义上或现实意义上来看都是如此。但设计已经被历史推到了这样的关口。从外部环境来说,由于技术的发展,过去的很多不可能已经转变为可能,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也因此在改变。地缘政治的变化在不断改变社会观念的同时,也给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复杂的社会状态中淤积了巨大的能量与危机。现实已经不允许我们萧规曹随,只有创造性的策略、实验性的举措、挑战性的态度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新的出口。而在设计领域内部,问题已经彰显。当然,我们也不妨把它看作是新的动力:在保持大规模生产的前提下,如何培植个性的创造?在新技术的平台上,传统手工艺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大尺度规划观念与人体工学之间是否能够找到协调之道?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个体的自我身份将会凸现,还是被挤向边缘?委托设计和自我创作是渐行渐远,还是走向融合?我们终究会发现,批判性思维与现实的工作方法之间并不矛盾,反而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回应现实的处境和任务。

 

问题即契机。我们根据“设计的立场”这个命题组织了这次设计事件,旨在启发更多的人就此展开思考。为了使焦点更加清晰,我们刻意屏蔽了设计专业之间的界限,以期讨论共同面对的问题。有来自中荷两国的八位设计师(或团体)出现在这个舞台中央。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探索反映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与荷兰在设计领域所实践出来的勇气与智慧。当然,我们不会就此认定真理就在他们一边。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没有人敢声称自己是绝对正确的。重要的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生存的社会体系运行于政治和商业交织的权力结构中。但我们也同样可以清晰地看到,独立于权力与利益之外的自主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否则,科学研究无法指向真理,艺术创作无法指向内心——这个世界将完全沉没在谎言与假象中。

 

如果我们把设计仅仅理解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同样的危险。当问题被某种不适当的权力或利益所控制的话,设计所提供的答案将会是有限的、盲目的、甚至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认定设计的存在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话,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如何才能保证航向是对的。

 

今天,在中国,设计已经呈现出过分恭顺的态度。面对消费主义的压力,设计渐渐失去了立场。我们应该知道,如果失去了批评思维和自主精神,设计师就不再胜任知识分子的角色,设计就不再具有改善社会的远见与力量。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