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当代纤维艺术的回归——第七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 Update:2013-03-10
  • 林乐成/梁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2期

时至2012 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下文简称双年展)已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郑州、南通举办了7 届,走过了12 年历程。其中,第七届双年展(南通展年)以来自37 个国家和地区的307 件作品、5000 余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创历史之最,成为“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国际纤维艺术展。当代纤维艺术经过十余载的积累,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的创作特点,形成了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格局。第七届双年展的主题“回归”成为当代纤维艺术进一步拓展自身、超越自我的共识。然而,“如何回归?”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的作者群
大众的广泛参与是当代纤维艺术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专业展览不同的是,当代纤维艺术展的参展作者群体除有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带有职业纤维艺术家特点的参展作者外,更有来自其他艺术专业、工艺美术行业,甚至其他领域的参展作者,呈现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的发展特征。
1. 画家、雕塑家、设计家跨界纤维艺术
艺术跨界早在20 世纪60 年代的洛桑传统与现代壁毯艺术双年展(下文简称“洛桑双年展”)就已出现,并逐渐成为展览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主义建筑先驱柯布西耶曾将其设计的壁毯作品植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的过廊;著名画家、雕塑家米罗将其油画代表作通过手工编织技艺制作而成的巨型浮雕式壁毯悬挂于自己的纪念馆序厅;拉斐尔、马约尔、毕加索、马蒂斯、莱热、夏加尔等许多艺术大师都曾将自己的绘画代表作转换成纤维艺术的形式留在了世界各大博物馆之中。然而,自1996 年“洛桑双年展”宣布停办以来,纤维艺术的跨界现象式微,直到2000 年第一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开办。张仃、吴冠中、袁运甫、秦天健、邓林、潘公凯、刘巨德、杜大恺等中国著名画家纷纷跨界纤维艺术。
在第七届双年展中,著名服装设计师张肇达将其油画的爱因斯坦头像用毛线织成了巨幅纤维艺术壁画《智慧之光》;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家郭丽别出心裁地用两万根鱼线编结了《翼》这样一个立体透明的装置作品;南通城市博物馆的雕塑家陶永华将树脂与纤维粉末融于一体,塑造了两个放大10 倍的软浮雕老人头像《山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博士陈炯以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解构了宋人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正如张肇达所言,选择传统的手工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画作,因为纤维艺术有着丰富的表面肌理,其特有的编织语言可以产生与绘画不同的效果,能够让艺术家找到不一样的视觉、触觉和心理的创作感,带来对于过去手工时代的怀念和情感的回归。而第七届双年展评委、美国艺术家南希·科兹考斯基(Nancy Koziko wski)则直言从未把自己当作纤维艺术家,而是作为当代艺术家选择纤维这种媒介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因为艺术的表现语言很重要,纤维艺术与历史、与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适于我表现历史的主题。”
当代艺术家无论是基于纤维艺术的材质特征、工艺特征、形式特征,还是情感特征、历史特征,都找到了适于自己的表达,从而跨界纤维艺术。同时,这种“跨界”也是对“洛桑双年展”传统的一种回归。

1-3.《荷韵》(金奖)
洪兴宇、丁剑欣,中国,120cm×120cm,丝

2. 从工艺美术行业中脱颖而出
第七届双年展的另一亮点是来自刺绣、地毯、缂丝、蓝印花布、扎染等行业的参展作者,其中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哀警卫的作品获得铜奖,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梁雪芳、蔡梅英,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阮少珍,以及青年缂丝作者范玉明,刺绣作者陈英华、郁江6 人的作品获得优秀奖,占获奖作品总数的近10%。对于这些常被称以“匠人”、“绣娘”的行业作者能够在注重原创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国际当代艺术大展中获得如此认同的确令人惊叹。
这几位来自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或手工艺从业者有何不同呢?几位获奖作者无一例外都是2011 年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国家级培训项目“纤维艺术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在以“工艺美术原创性设计”为主题的教学中实现了由工艺匠师向艺术家的转型。他们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为期两个月的艺术教学中,提高了文化修养,扩展了艺术视野,更新了创作观念。这些从行业中走出来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离开他们所熟悉的手工文化的沃土,还是同样的材质和同样的技艺,但是用艺术家的眼光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因而产生了《乌镇印象》、《荷韵》、《可餐》、《尔若盛开》、《双城记》、《风骨》、《星空系列》、《梦想国度》等一系列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双重特色的优秀作品。以中青年为主的新时期工艺美术行业人在对传统工艺文化再认识的同时,加强了对当代文化的理解和对当代艺术的认同,在原创性工艺美术的设计实践中形成由行业技师向艺术家转型的自觉与自信。
此外,亦有科学家、工程师跨领域参与纤维艺术创作。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将自己在极地观测、采集的天文图像通过丝织工艺制作成纤维艺术作品《北极光》,为第二届双年展带来了科学家的艺术智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工程师王振声虽从未涉足艺术领域,但他的科研成果——丝光羊毛断染法得到国内外纤维艺术家的关注,其用丝光羊毛针织而成的筒状围巾首次演绎成当代纤维艺术作品《驿动的空间》,并一举摘得第六届双年展银奖。

二、经典艺术倾向与大众艺术倾向
虽然历届双年展的参展作品呈现跨界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经典艺术倾向和大众艺术倾向仍在第七届双年展获奖作品中多有体现,反映了由11 位外国评委和1 位中国评委组成的评审团的审美价值取向。令策展团队欣慰的是,在77 件获奖作品中,中国的作品占获奖作品总数的65%。
1. 经典艺术倾向
之前的“洛桑双年展” 和当今同样有着世界影响力的波兰“洛兹三年展”的价值取向基本定位在高雅艺术、经典艺术上,在作品的选择中甚至排斥大众性,在很小的范围里选择参展艺术家。以“洛兹三年展”为例,它以弘扬高雅艺术、坚守高雅艺术为宗旨,也希望有中国艺术家参展,但只能由担当顾问的中国艺术家推荐3 人参加。“从洛桑到北京”虽没有像“洛桑双年展”和“洛兹三年展”那样对于经典艺术的苛求,但仍保留了这一艺术价值取向的传统。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倡导者基维· 堪达雷里则是坚持这一倾向的代表艺术家。他从1965 年开始做高比林编织工艺,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亲自起稿并亲手织成的。他提出“一分小稿九分织”,认为织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曾说:“我虽然每天都在很机械地织,但是每天都在推敲,尤其是思考下一块该是如何织。织简单的画面时往往想到的是复杂的东西,如果让工匠来织我的作品,无法想象他们怎么能代替我,表达我的想法。”第七届双年展的两件银奖作品《破晓-1》和《织晓》,以及铜奖作品《家园》都体现了经典艺术的价值取向,三件作品都由作者亲自制作,均采用了传统的羊毛编织工艺,技艺精湛、表现深入。日本纤维艺术家草间喆雄的《破晓-1》由三个长条形的方块面组成,色彩充满了参差和渐变,从深紫到暗红再到橘黄,含蓄而微妙;暖色调的采用与“破晓”主题相合,似表现太阳渐起于地平线、阳光逐渐冲破黑暗时天际之间色彩的丰富变化。中国青年艺术家郑丹的《织晓》意在通过“织”这个过程来思考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身;作品以自然为主题,似一阵缭绕、浮动的烟雾,如薄纱般轻缈,如抽丝般细腻;色彩由深沉到明快,由混沌到澄澈,格调淡雅而意蕴无穷。第七届双年展评委、美国艺术家莫妮卡·凯米莱斯卡·莱曼(Monique Chmielewska Lehman)对《织晓》高度评价道:“这是一件精美绝伦的高比林作品,在我看来,很难有人在短时期内能超越它。”同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李大鹏的《家园》则将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如影视镜头般剪辑、排列,在贫瘠的大地上和钢筋泥铸结构中彷徨四顾、黯然神伤、幽坐静思,形成一个情节叙述的客观场景,阐释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不难看出,经典艺术倾向的作品呈现出传统的、手工的、平面的基本特征;既对编织技艺有着较高的要求,又坚持艺术表达的纯粹性;以探索纤维艺术本体语言为基础,将创作者和制作者集于一身、融为一体。

4.《破晓-1》(Dawn-1)(银奖)草间喆雄(Kusama Tetsuo),日本,255cm×400cm×2cm,棉、塑料


5.《织晓》(银奖)郑丹, 中国,150cm×110cm,羊毛


6.《家园》(铜奖)李大鹏, 中国,180cm ×130cm,羊毛


7.《乌镇印象》(铜奖)哀警卫,中国,800cm ×80cm,棉布


8.《乔》(Joe)(铜奖)路易斯· 莱米克斯· 博鲁伯(Louise Lemieux Berube), 加拿大,168cm×108cm, 棉、亚麻


9.《子曰》(铜奖)王建, 中国,100cm ×50cm ×135cm, 纸、金属、干燥剂、子母扣


10.《毛衣》(铜奖)马韫慧, 中国,800cm ×400cm,毛线


11.《在云端》(优秀奖)李慧,中国,200cm×100cm,丝


12.《翼》(优秀奖)郭丽, 中国,250cm ×100cm ×250cm,综合材料


13.《风景》(Sc e n e r y)(优秀奖)宏美室谷(Hiroimi Murotani),日本,115cm×240cm×15cm,棉花、亚麻、尼龙线、橡胶线


14.《记录·传达·再现》(优秀奖)(局部)赵洪华, 中国,60cm ×180cm ×10cm,报纸、皱纹纸


15.《思想的碰撞》(优秀奖)王晶宇,中国,300cm ×120cm ×20cm,羊毛、羊绒、金属扣、金属珠、陶


16.《维纳斯》(V e n u s)(优秀奖)玛格达· 西藩(Magdalena Sobon),波兰,200cm×200cm,纸


17.《彼岸》(优秀奖)白鑫,中国,40cm×65cm×50cm,绢、玉米皮、通草


18.《管子》(Tube)(优秀奖)朴韩雅(Ha n a P a r k),韩国,320cm×600cm×5cm,不锈钢丝


19.《城市之肺》(Lung of the City)(优秀奖)伊斯特·波尼米撒(Eszter Bornemisza),匈牙利,300cm×100cm×80cm,报纸、纱线


20.《印痕》(优秀奖)张瑛玲,中国台湾,150cm×650cm,羊毛、棉纱线


21.《生命的呼吸》(优秀奖)赵丹丹,中国,150cm ×38cm ×38cm,透明线、有机玻璃


22.《缀集》(优秀奖)王雪娇,中国,240cm×175cm×200cm,尼龙线


23.《无题》(Untitled)(优秀奖)杜非(Du Fei),奥地利,150cm×205cm,羊毛


2. 大众艺术倾向
大众艺术倾向在“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越来越突出,作品呈现出与经典艺术作品截然不同的追求和面貌。首先,作品不拘于传统的高比林形式,当代艺术中的三维的、装置的、多媒体等各种手法、各种媒材都综合地运用到实验性的探索与表达之中;其次,作品的主题与大众生活、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多为通俗的、观念的、具体的,受到民众的认同和喜爱;再次,作品的创意设计与制作有的是艺术家个人独立完成,有的是艺术家与工艺技师合完成,有的是大众参与完成。
第七届双年展中唯一的金奖作品《荷韵》,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洪兴宇与其研究生丁剑欣提供创意设计,并指导河南汴绣作坊的残疾人工匠制作而成。作者将汴绣的针法在《荷韵》中表现得十分自由、灵活、简洁,而且更容易让残疾人工匠掌握。第七届双年展评委、日本纤维艺术家福本繁树称此件作品:“用当代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阐释传统刺绣工艺,相对于众多参展的刺绣作品,让人们获得轻松、自然的感受,同时又能恰到好处地体现传统刺绣的材质美,且视角很新。” 第七届双年展中最吸引观众的作品是用800 斤毛线编织而成的高8 米、宽4 米的巨型大毛衣,是中国青年艺术家马韫慧和她的家人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完成的。这件铜奖作品给观众带来视觉上和心灵上的震撼,“原来纤维艺术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可以触摸、可以感知、易于上手的艺术。”另一件铜奖作品《子曰》的作者王建也是一位中国青年艺术家,他以常见的衣服或食物中的干燥袋为媒材,结合兵马俑的铠甲给他带来的创作灵感,并在实验性的探索中反复粘贴、连结,让神秘的灯光透过疏密聚散的“点”的形态,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兵马俑形象。来自福建的工艺美术大师阮少珍的作品《可餐》用丝绵和丝袜做出来的一筐筐“土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几乎所有的人对“土豆”都很好奇,纷纷驻足、观看、触摸,甚至要带回家去模仿制作。
这些大众艺术倾向的作品基本来源于生活,极富创意和新鲜感,能与观众产生很好的互动。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纤维艺术展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审美普世性教育的功能,当地的大、中、小学都组织学生纷沓而至;南通普通市民,甚至还有远郊的农民也驱车前往;一些离、退休老干部兴致盎然地参与互动。因为参观者众多,展览常常不能按时闭馆,展期也由原来的一个月延长到三个月。毋庸置疑,回归大众是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的一大特征。

24.《可餐》(优秀奖)阮少珍, 中国,250cm ×250cm,化纤、棉


25.《融·和》周滨,中国,240cm×360cm,布、纱,本作品为作者指导下,由某幼儿园小朋友们集体完成


26.《活力系列— 日落》(The Vigor Series-Sunset)(评委)张英兰(Chang Young -Ran),韩国,40cm×80cm×5cm,丝、树脂、针


27.《我的威尼斯》(My Venice)( 评委) 爱娃· 莱考斯基· 塞斯卡(Ewa Latkowska-Zychska),波兰,112cm×220cm,手工纸

三、纤维艺术与历史、空间的对话
相对于之前的几届双年展,第七届双年展由以往二维空间概念逐渐演变成了三维空间概念,使作品展示与环境艺术、空间艺术相结合。第七届双年展的展厅为拥有百年轻纺工业历史的老厂房,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特有的空间展示性,当代纤维艺术融入老墙,置于高大宽敞的土木构造的老厂中,让每一件作品都能与历史、空间话,让每一位作者都能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第七届双年展参展艺术家邓林对此不无感慨:“在拥有百年轻纺工业历史的老厂房里,在参差的红砖、斑驳的泥土墙面上,纤维艺术作品融入了空间、融入了历史,此时,纤艺术与老厂房浑然天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第七届双年展评委、波兰艺术家爱娃·莱考斯基·塞斯卡(Eva Latkowska-Zychska)则将其与“洛兹三年展”的展示空间相联系,诗意地评述道:“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工厂经过重新规划和布置成为当代纤维艺术的展示空间。走进展览馆,我们似乎能听见百年前机器运转的声音和纺织生产的场景。以前是工人在这里做纤维或是纺织产品,而如今当代的纤维艺术作品同时展示在这个空间里,产生一种时空的对话和穿越感。”
近年来,“从洛桑到北京”双年展策展团队越来越重视展陈设计语言的表达,第七届双年展达到了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这得益于当代纤维艺术国际巡展的交流和借鉴。从“正在改变的景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赴美巡展,历经2010 年圣何塞织物艺术博物馆(加州圣何塞市)、2011 年美国纺织历史博物馆(麻省卢威尔市)和2012年代顿艺术中心博物馆(俄亥俄州代顿市),到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多次被定为中国文化部对外交流项目,赴乌克兰、白俄罗斯、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巡展,都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增进中外艺术家的交流与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雅在第七届双年展观后感言中说:“当代纤维艺术不仅是材料美、工艺美、形式美的艺术,而且也是环境美、空间美的艺术。”第七届双年展将展示艺术与环境艺术、空间艺术相结合,使得纤维艺术获得一种新的升华。
纵观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对“回归”的主题探讨实际上是为了面向未来,是人们面对传统与当代、技术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等在纤维艺术发展过程中成对出现的概念和问题寻找的一种解释方式和解决途径。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当代纤维艺术的回归仍是有迹可循的。纤维艺术拥有潜在的不过去的、依然现在的、甚至面向未来的特质[1],回归生活、回归大众、回归社会,成为一门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艺术。

注释:
[1] 刘巨德:“乐经纬之道 成天地之象——记纤维艺术家林乐成教授”,《美术观察》,2007.7,第19 页。

参考文献:
[1] 林乐成、尼跃红主编:《当代纤维艺术:回归与超越——“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作品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2。
[2] 吕品田、刘巨德、李当岐、尼跃红、林乐成:“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一场关于纤维艺术的对话”,《中国美术》,2012.5。
[3] 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4] 刘巨德:“乐经纬之道 成天地之象——记纤维艺术家林乐成教授”,《美术观察》,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