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制随时变:铸就中国当代金属艺术新风格——记“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暨学术论坛 中国当代金属艺术展”

  • Update:2013-08-29
  • 周尚仪 王晓昕 郑昕宇
  • 来源: 《装饰》杂志第8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中国当代金属艺术展作为“1895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暨学术论坛”第一个亮相的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高等院校和产业行业领域最优秀、最前沿的金属艺术作品,体现了金属艺术传统审美与当代新风的融合,有力促进了当代金属艺术教育教学与金属艺术产业行业的交流。本次展览园区效应的集聚,在凸现创新性作品、学术性研究、实验性探索的同时,也展示了工艺美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三、多方合作与园区效应的集聚

本次中国当代金属艺术展为“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暨学术论坛”的第一个展览,在此后的八个月里,南通·1895 文化创意产业园还将相继举办“中国当代漆艺展”、“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展”、“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五项展览以及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展期如此之长,规模如此之大,涉及门类如此之广的工艺美术系列大展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这一方面得益于学校、学院、政府、企业和行业之间的通力合作,另一方面得益于南通·1895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个新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展览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依托平台。

南通·1895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南通国有置业集团对唐闸近代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原真性修缮后,形成的新兴业态的一个概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教授认为:“工业遗产和创意产业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两者若是有机结合,便可催生出无限的力量。”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城市文化振兴和经济振兴的一种新途径,也让人们看到了工艺美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立足点。

从去年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到如今的“1895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暨学术论坛”,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坚持选择用工艺美术来提升园区的创意氛围和品牌形象,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魅力与园区的创意氛围紧密结合。这与南通以及周边地区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氛围有着重要关系:苏州刺绣、常熟红木制品、扬州漆器和玉器、宜兴紫砂陶瓷、常州宫梳名篦、无锡惠山泥人以及南通本地的扎染和蓝印花布等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类丰富、工艺精湛,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本次当代金属艺术展为工艺美术与创意园区的结合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看似传统保守的工艺美术,也可以在新时代下展现出新的风采。数千件创新性、学术性、实验性的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在园区集中展出,展现出浓郁的时代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的原创精神和精湛的技艺,代表了当代金属艺术、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给南通以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由此产生的集群效应将有利于促进工艺美术行业的转型与振兴,探索工艺美术与创意园区结合的新路,从而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创新。

本次系列展展示的当代工艺美术作品也将引发受众对工艺美术的新思考,提高民众审美意识和城市文化竞争力。工艺美术本身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属性。人们无法在“衣食住行”的生活中回避工艺美术,即令作品素朴无文,也必定有线型、带颜色,人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左右着人们的终极审美判断。[4] 当代的工艺美术对城市居民同样起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浸润作用,工艺美术与城市创意产业的深度结合,将在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形成更加深远的文化影响。

 

结语

《天工开物》中说:“制随时变”。社会在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绪在改变,工艺美术的功能、观念、风格也应该随之变化。科学技术在进步,工艺美术的材质、工艺、形制也应该有所进步。经济市场和管理方式在更新,工艺美术行业的组织生产模式、运营销售方式、展示竞评制度也应该得到改革和创新。

本次中国当代金属艺术展为“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暨学术论坛”开了一个好头,体现了工艺美术“制随时变”的时代新风貌,希望能够引发更多工艺美术同仁们的思考。

 

周尚仪 / 王晓昕 / 郑昕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注释:

[1] 周尚仪、赵菲编著:《世界金属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10,第204 页。

[2] [1]

[3] 孙嘉英:《首饰研究与设计教学》,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第196 页。

[4] 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7,第4 页。

 

参考文献:

[1] 周尚仪、赵菲编著:《世界金属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10

[2] 冯远主编:《1895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及学术论坛——中国当代金属艺术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3

[3]《三角洲· 濠河》,2012.11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