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景德镇厂瓷作品选

  • Update:2014-10-14
  • 刘晶晶
  • 来源: 《装饰》杂志第8期
内容摘要
本期的《特别策划》专题是“景德镇”。对它的走访,让本刊一行人真切地、近距离地感受了这座千年瓷都。而前期和后期的一系列功课,对它方方面面的诸多调研和思考,使本期《纸上展览》选定了自建国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厂瓷”。在这将近半个世纪的景德镇瓷史上,大工业生产的厂瓷无疑是主流,以此为基础和背景,产生出一批技艺水平高超、突出体现窑业成果、具有时代特色、代表生产高端水准的作品。结合本期专题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我们甄选若干代表作,可能难说是严格的狭义的“厂瓷”,但是,希望它们能成为本期专题的一个支持和补充,同时,更期待着它们能够反映出那段景德镇瓷史和瓷业风貌,对今天产生镜鉴作用。
 
 
1. 蝶恋花·墨叶描金珐琅点彩赏盘
 
珠山八友·刘雨岑
底款 :一九五四年造刘雨岑作
直径 :23 厘米
作品的墨彩上再加本金钩线,最后在花蕊等处的底色上添加较厚的粉料,即采用了粉彩工艺中俗称的“结果”。画面构思精巧,笔致纤秀工致,格调清新高雅。当时的创作目的还在于为后世批量生产印制花纸提供范本。
 
 
 
2. 太平盛世·青花瓷瓶
 
底款 :一九五四年造
高 :35 厘米,腹径 :22 厘米
柴窑烧造。装饰纹样皆为传统经典,主纹寓意吉祥和谐、太平盛世。制作考究,器形端庄稳重,釉面光洁莹润,青花发色浓淡相宜,绘制精妙,分水点画层次丰富,手法娴熟,技艺精湛,颇具大家风范。
 
 
 
3. 凸凤盘
 
底款 :一九五五年景德镇市制
直径 :30 厘米
20 世纪 50 年代,陶研所在恢复和发展传统陶瓷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融合新中国艺术元素,开创了新官窑风格。当时中央美院祝大年教授等人从现代艺术和设计角度出发去理解、整理传统艺术,把民间艺术的简约质朴和实用理性在设计制作中充分弘扬,使得美学思想与材料、工艺、技巧表现融为一体。这件凤纹盘不仅体现高超的技、艺境界,更折射出时代风尚,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将个人创作与国家审美完美融合的一件代表作品。
 
 
 
4. 醉·太平·瓷雕
曾龙升、张景祜
底款 :陶研所
1956
高:9厘米
1956 年,在周恩来拯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号召下,“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在景德镇与“瓷雕曾”曾龙升切磋技艺,共同创作出一批精美的瓷器雕塑,对景德镇大力恢复传统雕塑瓷技艺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件作品是手工原作,堪称二人合作的经典之作,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语言和精神,在创作上突破了传统景德镇瓷器雕塑的形式,把民间艺术提高到了现代雕塑艺术的高度。
 
 
 
5. 粉彩菊花纹耳盅
张志汤
钤印 :张志汤,底款 :景德镇陶瓷研究所 1957
高:5厘米
作者以没骨法画枝叶,疏密有致。以勾勒法画花,用珠明料淡描花形,在轮廓中填玻璃白后洗染色彩,表现花瓣的正侧俯仰,笔法严谨,设色精妙。
 
 
 
6. 天青釉图案描金天球瓶
吴成仁
底款 :吴成仁画
20 世纪 50 年代,高 :19 厘米,腹径 :10 厘米
天青釉上以描金手法绘画的各式团花,图案结构严谨,布局均衡有致,笔
触精到,功力深厚。涵盖的吉祥纹样品类丰富,使得作品耐读耐品,寓意
深远。
 
 
 
7. 红梅·黑地古彩蝠耳瓶
李盛春
题识 :盛春作,底款 :景德镇制
20 世纪 50 年代,高 :24 厘米,腹径 :11.5 厘米以高白泥为胎骨,耳部造型为一对红色描金的蝙蝠,寓意洪福齐天,主体黑地留白,画红梅花石,笔法娴熟,苍润华美,设色艳而不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装饰性。
 
 
 
8. 康氏之娃·青花斗彩瓷雕
康家钟
底款 :康氏之娃
20 世纪 50 年代,高 :18 厘米
以民族民间文化为主线,吸收泥塑等民间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充分运用景德镇的材料和民间青花手法,塑造出了富有乡土情味的“康家娃”,基于传统的同时也不乏浓郁的现代气息。
 
 
 
9. 泽乡天伦图·青花堆白赏盘
王步
底款 :景德镇制
20 世纪 50 年代末,直径 :24 厘米
收藏家曹新吾将这件作品的艺术概括为“青白交映”(老幼两代鱼鹰的色彩表现)、“方圆互济”(苇草、水石为“方”,鱼鹰造型、器物轮廓归“圆”)、“刀笔双绝”(老鱼鹰用半刀泥手法刻画后再加青花和釉色)、“书画合璧”(兼工带写的笔路显示作者的书学素养,底部款识与他平日“愿闻吾过之斋”的手迹无二)。
 
 
 
10. 伐木青年·瓷雕
20 世纪 50 年代末,高 :46 厘米
作品的釉色水润,淡雅柔和,塑造的是“大跃进”时期新中国青年伐木工人的形象,时代特征明显。
 
 
 
11. 芭蕾舞·瓷雕
周国桢
20 世纪 50 年代末,高 :47 厘米
作品反映了在当时景德镇陶瓷雕塑创作的新局面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人物单脚的支撑、细腻镂空的纱裙,烧成难度非常之高,但都被艺术家大胆的创新精神和高超的技巧所克服。作品优雅健美,刻画细致入微,散发着浓郁的时代艺术气息,被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巨作。
 
 
12. 红绸舞·祭红堆白挂盘
周国桢
底款 :景德镇制
20 世纪 50 年代,直径 :19.5 厘米
这件作品在鲜艳沉稳的祭红底色上巧妙运用白釉,表现出纱绸的回旋飘渺,塑造出人物轻灵窈窕的形象情态,在技法上填补了景德镇陶瓷装饰的一项空白,是极富时代意义的颜色釉装饰精品。
 
 
13. 涩胎镂雕文具
蔡寿生
题识 :工农联盟
20 世纪 50 年代,高 :15.5 厘米
作品选择“工农联盟”为表现题材,显然是响应时代。用瓷泥通过圆、捏、镂、浮雕等技法,经过高温烧制成艺术趣味浓郁的实用器。清秀高雅,但又不失简朴,既有金石韵味,还在瓷雕中显示出中西绘画的特色,具有相当的艺术高度。
 
 
 
14. 数不尽·粉彩图盘
1949-1965
高 :8 厘米,直径 :41 厘米
描绘的是人民公社社员忙丰收的热闹景象,艺术表现独具匠心,绘画生动,再现了当时人们生产与生活
的面貌。
 
 
 
15. 人民公社万岁·粉彩图瓶
陆如作
1949-1965
高 :28.5 厘米,腹径 :14.5 厘米
这又是一件描绘歌颂人民公社的作品,器物造型为传统玉壶春瓶,但装饰纹样为吸收了新意的吉祥纹样,标有“人民公社万岁”字样的灯笼尤其凸显时代特色。
 
 
 
16. 毛主席词咏梅粉彩图瓶
1968
高 :59.5 厘米,腹径 :22.5 厘米
当时毛主席诗词配画的作品十分常见,反映的是景德镇艺术家对时代的感受和表现,这件作品在顺应潮流的同时不失传统艺术精神,笔法老到,制作精良。
 
 
 
17. 春耕出工图·粉彩薄胎瓶
龚耀庭
题识 :龚耀庭作,底款 :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一九六一年
高 :12.5 厘米,口径 :7 厘米
高白泥高白釉手工拉坯而成的这件器物上,是艺术家用传统艺术手法回应时代的创作。描绘了 60 年代人民公社生产大队清晨集体出工的场景,现实主义的题材,但做到了格调高雅,意境深远。
 
 
 
18. 青花釉里红葡萄纹挂盘
王步
题识 :竹溪,钤印 :王步,底款 :中国景德镇制
20 世纪 60 年代初,直径 :22 厘米
所用青花钴料是从德国进口并经作者本人特殊调配,色泽纯正雅致,釉里红发色深沉浓郁,二者搭配完美。画面意境幽远,注重笔情墨趣的形式美感,书、画、印俱全,综合体现出作者的大师风范。
 
 
 
19. 向日葵牡丹·刷花瓷板
陈先水
1961,高 :100 厘米,宽 :60 厘米
刷花工艺是受西方搪瓷喷洒画启发而发明的彩绘装饰手法之一,始于清末,流行于民国,新中国成立之后,陶艺家们又努力开启了新的艺术风貌。这件作品为刷、画兼施,以刷为主。色彩衔接自然,层次分明,色调柔和悦目,花卉栩栩如生。题字为“色似鹅黄浑一片,粒如珠玉列高低。一九六一年初秋为党诞生四十周年,陈先水作于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术研究室”。诗书画印结合,既有新时代的艺术魅力,又融合了中国书画的千古风韵。
 
 
 
20. 上工·浮雕
涂金水
题识 :上工。金水 63.7
1963,宽 :16 厘米,高 :10 厘米
作品为素胎雕刻后生烧而成的“反瓷”,亦称“生瓷”,始于明代万历时期的景德镇窑,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流行。而这件作品表现的是 60 年代初景德镇公交系统建立伊始的清早上工时分的市景,画面丰而不乱,疏密相生,人物景物生动准确,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21. 仿雍正仿汝弦纹瓶
20 世纪 60 年代,高 :16.5 厘米,腹径 :9 厘米
高仿中国瓷史上的名窑名作是景德镇瓷业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件更是典型的官仿官器。
 
 
 
22. 女骑手·加彩瓷雕
刘远长
1965-1970,高 :45 厘米,长 :28 厘米,宽 :18 厘米
这是艺术家在在波阳、莲花当地体验生活时期的作品。其背景是当时众多的年轻艺术家到农村到基层去采风,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创作了大批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的作品。
 
 
 
23. 渔家女·瓷雕
王雪如
20 世纪 60 年代,高 :17 厘米
作品所塑造的渔家少女形神兼备,生动传情。更将裂纹釉的开片来表现渔网形态,由柴窑一次烧成,实属难得佳作。
 
 
 
24. 毛主席来到金水桥·油彩图盘
20 世纪 60 年代末,高 :3 厘米,口径 :23 厘米
油彩是新彩的一种,能适应多种油画技法在陶瓷作品上表现时的技术与要求。这件作品是特殊绘画方法在瓷上绘画 1966 年国庆天安门广场的焰火夜景,极具油画的堆厚感与光亮感,盘沿上方以矾红书写“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下方书“歌声掌声欢呼声,焰火映红满天空。云笑海笑群山笑,毛主席来到金水桥”。
 
 
 
25. 鹿场新歌·高温色釉瓷瓶
涂金水
钤印 :鹿场新歌。水
底款 :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制
1973,高 :23.5 厘米,腹径 :26 厘米
通体天青釉上以白釉堆雕人物走兽图案,依次赋彩后罩白色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器物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见凹凸。表达出作者对时代的专注和讴歌。
 
 
 
26.7501”釉下翠竹红梅果盘
1975,高 :10 厘米,直径 :19.5 厘米
代号“7501”的毛泽东专用瓷是 197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指示景德镇为毛主席研制的一套生活用瓷,以中国传统瓷器的最高境界为标准,最终由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烧制成功,当时许多著名的陶瓷艺术家都参与了这项任务。不仅做到了美观和实用的完美结合,在设计上还充分依据了时代风尚和毛主席的艺术情怀,并且于实用层面严格做到安全卫生。作品代表了上世纪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是最高的科技成果与最高的工艺水平的有机结合,是景德镇千年瓷史积累的再现,至今仍然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27. 花釉萝卜瓶
底款 :景德镇制
20 世纪 70 年代,高 :37 厘米,口径 :20 厘米
行内称高温窑变色釉“一窑千件,无一重样”。这件器物通体施铜红花釉,窑变如彩霞一般,当属佳品。
 
 
 
28. 窑变玳瑁色釉盏
20 世纪 80 年代
高 :5.5 厘米,口径 :9.5 厘米
作品是在施有乌金釉的坯体表面涂滴熔融温度低于底釉的有色釉料,在 1280-1300 摄氏度窑温下用还原焰烧成,色彩丰美,流畅自然。反映出景德镇陶研所在颜色釉复烧方面的成果。
 
 
 
29. 火焰红葫芦瓶
20 世纪 80 年代
高 :22 厘米,腹径 :12 厘米
这件作品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创烧的新品种高温色釉,结合传统的葫芦器型,借谐音赋予了器物“福禄”的吉祥寓意。
 
 
 
资料来源 :
北京艺术博物馆编 :《薪火相传 景德镇 1949-1980 年瓷器艺术》,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5
曹新吾主编 :《峥嵘岁月·红色官窑——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60 年拍卖专场暨资料集成》,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