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还原本土的温度——2011 北京国际设计周暨设计之旅的本土映像

  • Update:2012-01-19
  • 肇文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12期

“失物招领”(Lost & Found):本土制造的新叙述


      “失物招领”,是一个充满旧日情绪的招牌,它主要经营并设计制造旧式家具、服饰和其它生活物件。在此次“设计之旅”中,“失物招领”(Lost& Found)的展场被安置在大栅栏的一个小巷中,旧时的巷口、旧时的建筑配合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格的中国家具,是对“失物招领”最好的诠释。守旧如新,也是“失物招领”对老家具的一种态度。这里的家具风格基本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中国人所熟知和难忘的。单位椅、钢管椅,老旧而厚重的沙发、中规中矩的五斗柜、冷冰冰的文件柜。所展示的家具均带有那个时代人们最共同的认知和记忆,在这里,曾经的习以为常成为今天人们重拾简单却温暖的生活的原型。


      “失物招领”的招牌家具是在传统风格基础上改造的“单位椅”。这种曾经出现在各个机关单位办公室内的基本座具,结实耐用,毫不矫饰,它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节俭价值观下的产物,没有任何多余的细节,反而使其显得结构简单、紧凑。实际上单位椅的工艺制作秉承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手段,大部分元素承袭自明代一统碑椅,不用一钉一铆,直接采用榫卯结构穿插而成。此外,“北京老头椅”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椅子,曾经的“老头椅”有用皮革包衬的、也有的使用奇怪的花纹布,这种家具某种程度上受到苏联家具的影响同时也保留了中式家具的威严。“失物招领”的设计师在此原型的基础上将靠背的曲线修改为更贴合人体曲线的角度,同时也将扶手的部分做了新的处理。“上海钢管椅”曾风靡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上海,其原型是源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家具,经由四五十年代的中国本土化而来,重新的优化设计让它看起来更为安逸、舒适,加厚的坐垫和新面料使其既怀旧又充满新鲜感。这些家具的再制造几乎都是以手工方式的,重识匠人的手工美也成为“失物招领”拾回旧日设计与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

 

18. “失物招领”现场

19. “失物招领”位于国子监的店面

20. “失物招领”的创始人及设计师之一李若帆女士

21. “失物招领”大栅栏展区现场:各式单位椅的原型展示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