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台湾漆器典藏与台湾漆艺专题场馆

  • Update:2012-01-25
  • 张 燕,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7期
内容摘要
本文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成果2010 年4 月,笔者应台湾中原大学邀请,赴台作为期一月的讲学并考察,台湾漆艺是笔者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

一、台湾漆器典藏
 

      笔者以三天时间浸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详细观摩漆器典藏并得到院长周功鑫女士特批,两个半天进入库房观摩库藏。台北故宫收藏的漆器共约七百件左右,基本上是清宫(北京故宫、热河行宫、辽宁行宫)原物,由宫中发样,在苏、扬两地加工成器,所以剔红漆盒最多,还有些素漆、填漆、描金、戗金、百宝嵌漆器。由于是从大陆运来岛上,所以很少大件器物。其中,《红漆地填漆描金缠枝纹小捧盒》工与艺并臻佳妙,《梅花形梅花冰裂纹剔彩攒盒》多种工艺配合得最为完美。描金捧盒用板木、卷木、夹纻三种方法制成胎骨,圆造型有棱有面,有弧面有直面,圆形规矩,器形挺拔,线棱清劲,殊感不易。红漆面刻为花叶,填入黑漆,磨显妍媚光滑。描金工艺宽钩黑漆花叶轮廓,细钩脉理如秋毫之细。(图1)剔彩攒盒高盖,外壁次第髹涂黄油光漆、绿油光漆、红油光漆多道,漆层累积约0.7 厘米。先剔红漆层为梅花,再剔绿漆层为冰裂纹,最后剔黄漆层为锦地,三色环环相套,见抽象的图案美,在剔彩漆器中十分少见。打开盒盖,悬盘与盒内壁紧密扣合,盘上八只漆碟紧密环绕中央圆形漆碟一圈,每只漆碟内壁,以蓝、绿、红诸色漆绘八宝流云纹,轮廓脉理描金,金线饱满,描金与彩绘完全契合,找不出一处框彩、漏彩的地方。盒、悬盘、小碟口缘均以泥金釦边,泥金有金属般的厚重感。如果说前件捧盒藏巧于不露,美感娟秀文绮,此件攒盒综合运用了剔彩、描金加彩漆和泥金工艺,有错彩镂金之美而又十分谐调,工细而不觉累赘,实属难能可贵,推断为乾隆朝扬州漆工在宫内制作。(图2)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薄料漆墨画山水长方盒》,则是一件近代的优秀作品。外壁满拍银黄色薄料漆,盖面以黑推光漆画山水一幅,以红、黄推光漆点染夹叶,小舟上人小如豆,须发宛然,渔杆和钓线轻细若无,迥非画工所为。盒底黑漆面上金印“中华福州沈绍安恂记漆器”标识。(图3)

 


      台湾另一处漆器收藏的重镇是南投县中兴新村台湾文献馆,日本战败以后,总督府遗留下来四百余件莳绘漆器,辗转收藏在这里,莳绘漆碗就有不下百件。在漆艺家黄丽淑陪同下,经馆长林金田先生特批,笔者得以进库观看,真有目迷神恍、大饱眼福之感。看到几件经箱,箱外壁、内壁、悬盘都布满极其精美的莳绘(图4);一件手箱,盖面以闪电形折线对角切割为两大装饰区,一半黑漆地,一半梨子地,这种构图方式,日本称为“片身替法”,是桃山时代的典型构图。黄丽淑指着雪轮般的纹样说,不同的纹样常常是日本不同贵族的家徽。

 


      台湾历史漆器集中于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典藏,我在台湾期间,恰逢该馆倾其所藏举办“馆藏台湾蓬莱涂漆器展”。日治时代,日本人在台湾中部地区引种漆树,在台中市建立漆器工厂和“山中公美术工艺漆器制作所”,台中市政府也设立了“工艺传习所”,漆器产品供在台日人使用并销售日本。日治时代的台湾漆器,以木雕彩漆为主要工艺:在车旋而成的木胎上,浅雕出台湾特产凤梨、香蕉、蝴蝶兰以及台湾原住民传统纹样双头蛇纹、牵手纹、日月潭杵歌纹等,地子雕刻出龟壳纹,磨光并进行打底、封固,分面髹涂黑、朱彩漆或嵌螺钿、贴金属箔,再全面髹涂透明漆,研磨,推光。作品刀法刚劲,图案古朴,大块使用原色,不拘细节的雕饰。日本人视台湾为蓬莱岛,台湾漆器满足了来台日人对南国风情的憧憬,于是,他们称此类表现台湾风情的漆器为“蓬莱涂”(图5)。展品中还有日本戗彩方盒、韩国纸绳胎方盒和大陆清代漆器。看到一件用“摆锡”工艺制作的花卉圆漆盒。“摆锡”工艺遗存,笔者在大陆踏破铁鞋而不可得见,不意在此展上邂逅,真令笔者狂喜不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