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研究型定位状态下的教学模式

  • Update:2012-01-20
  • 郑曙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11期
内容摘要
学院的教育传统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能够传承的希望是我们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却是教育的逻辑关系很不清晰,关键在于“教”的层面。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在国家决策的层面纠结多年。设计学的独立对于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学科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又取决于设计学自身学术研究的水平。脱离专业实践的艺术学理论研究难以取得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理论与实践高度融会,体现于知识、技能、观念三个层面的交互式传导教学模式。这是研究型定位状态下最终要达到的理想教学模式。

     

      2009 年学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定了向研究型转换的目标。2010 年又经过“清华大学面向新百年人才培养战略”的第23 次教学讨论,更加坚定了转型的信念。


      学院的教育传统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能够传承的希望是我们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却是教育的逻辑关系很不清晰,关键在于“教”的层面。教师普遍熟于灌输而非引导,课堂教学习惯于一种“教”的状态,而不是一种“学”的状态。包括具体的内容和做法,总是在“加”而不是在“减”。严于“管”,疏于“放”,或者说刚性与弹性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清华培养人是拔尖的定位,所谓拔尖就是要培养具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德才兼备,勇于担当,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治国栋梁、兴业英才、学术大师。即使在基层从事普通工作也要具有创新性,而不是跟在别人后边跑。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要走出自己的高度。学院要着眼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和专业方向。经过去年的国际评估,意识到学院的设计学科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这很像国家GDP排名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概念,从总体水平到内涵质量,与真正的一流还有相当的差距。实现学院转型目标所需时间中执行的教育方略和达到的师资水平,成为缩短差距,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


一、大学育人的目标


      在国家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对于大学育人的目标表述得十分清晰,即: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在学校层面——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德才兼备,勇于担当,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治学、治业、治国英才。在学院层面——以建设世界著名美术学院为发展目标,培养德厚艺精、博学求新的杰出人才。以开放、包容、科学、创新为发展理念,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理论与实践并重、艺术与科学结合,向研究型学院转变。


      能否实现以上目标,关键问题首先在于观念能否转变。在办学的各种观念中,最难转变的可能就是对于高等教育性质的认识。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已成为掌握方法的基础教育,知识更新的加剧迫使每一个有着远大目标的人,在走向社会的那一刻,必须认真规划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终生教育之路。所以,当下的学院是要教会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如何适应社会变化终身自我受教育的方法。也就是说能否“独立地思考和工作”成为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讲过这样一段话:“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只是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在这里“一个和谐的人”就是具有独立的完整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作为高等学校中的艺术教育,显然不是以培养艺术技能为终极目标,因为艺术教育之于一个真正“人”的价值,在人生养成的全部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清华学长冯友兰也讲过:“所谓 ‘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由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以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 ——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上世纪初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校长发表就职演说。其中有这样两句话:“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规。”按照“抱定宗旨”的逻辑:入艺科者,非为名利。如果学艺者只是为了名与利的话,我相信他根本不可能成为艺术家。这一点在我们刚刚逝去的吴冠中先生这一代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升为门类的启示


      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在国家决策的层面纠结多年。历经了13 年的升级过程,症结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以前不是门类?基于两点:


      第一点,是艺术学科的学术高度之争。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艺术不过是一种创意的表达。搞艺术的人无非就是唱歌,跳舞,画画,没有学理,不具备学术价值。因此,艺术就不能升成门类。第二,基于实践的专业学理之争。也就是说艺术学的理论,是基于专业实践的研究,并最终指导和应用于实践,还是字面上纯粹的抽象概念推理。如果是后者, 艺术学的理论研究完全可以归类于哲学。在清华美院我经常讲史论系不能只作历史的研究,而远离社会实践中最具研究价值的理论课题。


      第二点,基于实践的专业学理之争。艺术学升级为门类以后,美术学与设计学成为两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对应于同属一级学科的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显得极不平衡。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在于设计学分属于艺科与工科的社会现实。设计学的独立对于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学科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又取决于设计学自身学术研究的水平。脱离专业实践的艺术学理论研究难以取得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艺术学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定位。纯粹的艺术理论研究基本可以归属哲学范畴。目前,艺术学门类下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这个词组在学理的概念上是说不通的,但它却是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的产物,产生的原因在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没有搞清楚。


三、艺术教育的本质


      由此引申出对于艺术教育本身属性的界定,引用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的一句话。他有一个新的概念,就是艺术的学科属性。他认为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三驾马车,宗教、艺术、科学,而且认为艺术不能从属于其他。按照他的观点,艺术不是其他学科的从属:哲学与数学靠艺术来启示。列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达• 芬奇,对于达• 芬奇还是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他最擅长的不一定就是绘画,是否更应该以设计家称谓。曹意强教授认为:“艺术改变世界——艺术产生思想,艺术产生科学,艺术产生历史。”当然这种观点大家未必认可,在这里提出作为一种思考。


      至少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方针当中,要想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艺术是人才培养四种教育的素质基础,它可以健全人格,对改变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这种例证很多,例如去年教育部有个课题,要来研究艺术与科学内在联系的机理……等等。以前很多做出丰硕成果的知名科学家,无一不是具有高深的艺术素养。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他们的艺术素养非常高,这是很明显的。


      在这里再引用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的一句话,他认为我们今天面对的是艺术本位的扭曲。“艺术已经被工具化、娱乐化和技能化。”由此导致艺术教育的异化。首先是价值观念错位的基础教育。也就是说从小学开始,让小孩弹钢琴去考级的本身已经说明问题。我们是按照一种技能去训练,而不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价值观念错位的技术概念。学琴的目的是为了成名成家,学画的目的是为了画作以后能卖更多的钱,从一开始就错了。其次是职业技能导向的专业教育。包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那个时代,在那样的艺术环境条件下,全国只有一所,我们强化它的技术技能和就业是没错的,但是到了今天还这样强化,我个人认为就有悖于现在的资源整合目标。最后导致功利直接驱动的高等教育。“艺考”为什么这么热?真是为了献身艺术吗?真是要把自己的情操提高么?其实不然。


      引用吴冠中教授的两段话,“艺术,是内心真情流露,而职业,是生活所需。”所以说“艺术和职业两者本质上完全不同,可以说搞艺术的人别想图回报,只有牺牲,要有殉道的精神。”吴冠中的行为印证了他的所说,尽管画卖到了天价,但是其住所之简陋,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艺术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大学艺术教育依然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对艺术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所以导致艺术专业从来都是排在比较靠后不受重视的位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