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日本建筑家团纪彦访谈

  • Update:2011-12-05
  • 采访:朱美臻、内原英聪, 翻译整理:朱美臻
  • 来源: 装饰杂志
内容摘要
朱美臻:法政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
内原英聪: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咖喱” 建筑
团纪彦:我再讲一个建筑与地形相关联的例子,是京都的游泳池设施(图6)。在3.6公顷的土地上要求建造合计建筑面积3公顷的各种设施,可以说是非常拥挤。主泳池按照50m国际游泳比赛标准设计,并且池底要能够上下升降以满足冬季作为溜冰场的用途。要控制池底的上下升降,就需要在地下造出大型的机械室,这样要挖10m深的土地。挖出的土大概是9万立方米,要用3000台翻斗车运输转移。另外在挖土和运输的过程中,还会尘土飞扬,严重破坏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按照现代主义的想法,土地被认为是在建筑物下面的东西。因此如果下面是起伏的,就必须把它处理平整。现代主义对土地的这种冷酷,也许正是因为它起源于北欧,而那里的地形原风景就是平坦的大地。

6、西京极综合运动公园暨游泳设施


《装饰》:就像《米菲兔子》里面的场景。
团纪彦:是的。一种文化发源于哪里,那里的地形就会在它身上打上烙印。现代主义倾向于在平坦的地面上建造,例如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萨伏伊别墅就是现代主义代表作(图7)。完全平坦的地面,我们感到建筑浮于其上,非常美丽。但是我们回头看京都的游泳池项目,如果想这样建,就要铲平原本起伏的丘地,处理大量的余土。追求理想型的现代主义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像用橡皮擦掉一样处理干净,今天大家也都满不在乎地把余土扔掉。但是我非常厌恶这种做法。是否可以不用将土从大地切割分离并抛弃,而实现部分建筑部分丘地的设计呢?我是这样思考的。

7、萨伏伊别墅


      不过,说起来容易,想要在设计上实现还有很多难题。以什么样的形式让土地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时候我想到了“咖喱”和“炖菜”的形式。
      咖喱由汤糊和各种菜料组成。近代建筑都是只有菜料,没有汤糊。如果把9万立方米需要挖出的土当作汤糊,那么作为菜料的建筑需要多少分量呢?按照3公顷的建筑面积,平均天井高度为6m的设定计算,可以得到18万立方米的菜料。9万立方米的汤糊加上18万立方米的菜料,也就是可以做出27万立方米的咖喱。
      咖喱或者炖菜,不管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里都会适应该容器的形状,三角形、星形……同时放进去的各种菜料占据各自的体积空间。当把咖喱一样的建筑体倒入地形的容器中,它以最自然的形态满足了来自周围环境、各种场所的“外在要求”。
      紧接着,还有“内在要求”。比如作为菜料之一的体育馆要设计成什么样子。我认为外部和内部的“调停(mediation)”非常重要。“形式”与“功能”存在于“调停”的关系。

“调停”的文化
团纪彦:20世纪初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设计原则。这种理念来源于当时陆续登场的例如飞机这样大型的工业产品,对建筑设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到1960年代,路易•康(Louis Isadore Kahn)提出了“形式引起功能(form evokes function)”,认为功能是不定的,恰到好处的形式会自然发生功能。差不多在同一时代,日本具代表性的建筑家丹下健三提出了“只有美的东西才具有功能性”。机械可以被指定功能,但是人却不行。建筑不是机械,只有让人心情舒适的场所大家才会聚集于此。20世纪初勒•柯布西耶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丹下健三的意见却是相反的。
      我现在的想法是,“形式与功能存在于调停的关系”。来自外在的要求该如何应对,来自内在的要求又该如何处理,必须用非常灵活巧妙的方式来实现二者的“调停”。我认为这种调停的方法,就是新的文化——“调停的文化”。
《装饰》:说到“调停的文化”,我想起以前读过团老师的一篇文章。您在文中使用到一副描绘了苏州闹市街景的清代绘画作品,并从中提升出“没有中心的和平”这一美学特征。
团纪彦:中国历史悠久,经历了许多朝代更替,相应地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审美标准和思想意识。现在我们很难从中找出一个例子说“这就是中国”,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代表特征,另外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同。
      《姑苏繁华图》描绘的是清代苏州的风景(图8)。长约12米的横卷,非常生动地记录了当时街市百姓生活的场景。这幅作品的制图法,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使用远近透视法在画面里创造“中心”的制图法站在了对立的极端。

8、姑苏繁华图


      15世纪,为基督教会服务的意大利建筑家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发明了远近透视法(图9),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的一项重大成果。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美术教科书上写:欧洲发明了透视制图法而亚洲却没有,欧洲比亚洲更先进。这件事我印象很深。

9、透视图法


      我们看《姑苏繁华图》:这边夫妇在吵架,那边小贩在叫卖,路上还有狗在跑……看起来毫无关系、没有中心的各种事物同时共有着一个空间。它的绝妙之处正体现在这种制图法本身。这种画法对日本也产生了影响,比如《洛中洛外图屏风》、《一遍上人绘传》等,从平安时代(794-1185)开始都是这样等距视图(isometric view),没有中心的制图法。
      对比这两种制图法并不是为了分出二者的高低优劣。制图法的不同体现出世界观的差异,这可以作为我们考虑的题材。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曾经和同学、老师说过这样的观点:“秩序存在于分界处” ,他们听了都表示“绝不认可这个想法”。我进而解释说, “所谓的秩序有两种”。第一种是“内在的秩序(order1)”。这是古典的秩序,每一事物内部存在的原有秩序。例如基督教有基督教的秩序,伊斯兰教有伊斯兰教的秩序。然而对现在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具有各自内在秩序的个体,他们的分界处正发生着什么、以怎样的方式相处——“分离”、“同化”、“调停” (order2)——这是第二种秩序(图10)。美国的同学和老师说的“绝不认可”,即是针对第二种秩序(order2)。我当时对他们的不理解感到很不甘心,反反复复思考为什么。大概这和信仰一神教的文化背景有关,西方文化圈所讲的“秩序”是神决定的,唯一不可侵犯。

10、分离?同化?调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