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贴近民生,无微不至——2013 台湾“新一代设计展”数字文创产品设计新探

  • Update:2013-12-09
  • 丘星星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10期

 创意并非科学,而是来自本土或外来文化意识碰撞后擦出的火花。旅美台湾互动设计师、教育家叶谨睿先生曾感言 :“华人文化,习惯和语言都有独特性,因此在设计方面有不同的考量与挑战。”为此,台湾学子近年来深入生活、细心观察,频频设计出新奇、有特色且以创意制胜的产品,在为实现两岸民生理想生活的助梦路上迈出可喜的一步。
设计要解决哪些问题?设计是否关注弱势群体?是否关心公益?透过台湾新生代设计族群的产品设计,不难看出对设计创意提出的评价标准——致力于贴近生活,创造性地为民生解决问题,成为创意产品设计成功与否的核心所在。2013 年 5 月,台北世贸中心举办的第 32 届全台湾设计院校毕业作品联展——“新一代设计展”,共有 58 所院校 131 个系(所)参加。笔者亲临现场,感受良多,现撷取其中优秀作品与读者共享。

一、小衣架,大智慧
在展览中,多所大学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设计衣架,包括节能衣架、抽拉式衣架、折叠型衣架、多功能衣架等。这些有着不同使用方式的衣架都在诉求一种贴心的亲情:无论走到哪儿,只要带上“她”,就能享受如家的温馨。(上述产品多在专利申请中,故禁止拍照)
这类设计属于由地缘气候条件引发的创意发明。因台北为岛屿城市,四面环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每年有大半年阴冷潮湿的气候,2月至 5 月称为梅雨季节,6月至8月则是台风暴雨季;加之寸土寸金的家居空间,几乎每户人家都在为晾晒衣服伤透脑筋。因此,台湾学生发明、设计的衣架,也把晾晒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些微型、多用的衣架有一个共同点,即简约、使用成本低,便于出行携带,巧妙地把智慧用在解决日常民生的问题上。
出于设计者所处特殊地域生活的需求,由此而生的产品互动创意设计证实了 :“设计性思考的核心概念,包含了三大部分 :科技、商业和人。它们分别代表三种不同性质的智慧 :科技代表的是在技术层面的可创性质 ;商业所代表的是健全的商业模式 ;而人所代表的,即群众(使用者)的心理及心理影响”[1]。诚然,设计是奠定现代人们生活品质的基石,互动创新则是更为贴心的加值服务。

二、微空间,多功能
“种植小植栽在办公室,是一种新兴文化。由此我们看到,人们在相对冰冷的办公环境中,依然期待与富有生命力的植栽进行心灵上的对话,藉由趣味性的拼凑概念及材质多元性,提升产品的价值。此外,本产品富有高整合性的组合形式,可以系统地整理桌面……”这是 2013 年台湾“新一代设计展”上荣获“特别设计奖”的作品 :O.S–Life(Office × Spirit ×Life :办公 × 激情 × 生活 ) 的设计创意释词。(图 1)

1. O.S-Life,产品设计,台湾艺术大学

数字信息社会让全球的职场活动空间愈发精致,犹如电路板般密集。大部分上班族每日面对高配置的计算机,长时间注视显示器,不断适应色彩缤纷的界面信息。长此以往,易产生被动工作甚至望机生厌的情绪,带来心理亚健康等一系列问题。“O.S-Life”意图为写字楼上班族群营造春意盎然的氛围 :即使在冰冷的办公室,照样可以在工作中注入全新的活力……它使浓缩的山川大地景致植入办公室桌面的微空间中成为可能。该设计创意以森林大地为主要意象,在有限的工作空间中诉求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心灵互通的期望关系。这一产品让观众不禁联想起一句老话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由此感慨此创意对上班族群的善意与爱护。
“O.S-Life” 的设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产品意象(Image), 其次为环保植栽(Recycle),再则是产品的各个区域。产品意象主要为美感意象和多元材质,环保植栽围绕绿色元素进行,各个区域则划分出多种功能及使用方法。首先,设计中的产品创意审美意象是由想象与科学技术量化指数组合的最佳表现形式,所以在该设计案例中,设计师对美感意象是这样描述的 :“以简洁利落的点、线、面,构成产品的意象——‘石’,它是最原始的形体,存在于森林各处。”继而,对多元材质的选择做可行性分析:在广阔的大地上,石头分布在各种环境中,于是,衍生出三款不同材质的石料:木石、白石、灰石,分别象征着森林、冰晶、大地——创意来自一个多么美好善良的愿望!随后,产品为植栽设计了两个专用卡台,设计师选择好各类适合室内生长的植物种子提供给用户,同时用户亦可根据自身的办公环境条件,如湿度、温度、光照度等因素自行挑选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植入两个专用卡台,卡台内装有配备好的营养土壤,平时只需浇水便可。台湾一年四季如春,温润多雨的气候适合室内植被生长,这也为室内办公桌面的环保植栽设计创意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空
间。出于环保要求,产品设计方案中还列出不同功能内容所使用的材质:1. 供收纳桌面小物件(金属夹、印章、USB、零件、票据等)之用的容器材质为“木”结构,可避免一些材质相互作用(有绝缘功能);2. 环保植栽容器的材质选择有蓄水功能的“胶结材料(cement)”;3. 插笔之用的容器则选“塑化材料”,便于清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专门设计了一面小镜子,方便上班族整理仪容,同时,调剂工作情绪,因为“互动设计师知晓人们永远看不腻的只有自己,这就是互动设计深谙人生的一种智慧”[2]。
显然,如此关爱备至的设计行为,是非亲历办公室工作的辛苦者无法得出的创意想象,是一种从小处着眼的体贴与关怀。数字时代,产品的互动创意设计与创新业态之所以赢得世人瞩目,是“因为它超越技术性,以人的需求和经验为中心考量,创造出科技与人类之间完美的连结。它的重点并不在于追求最新的科技,也不是在于如何创造美观的构图,而是运用智慧来让科技真正去服务人类的一种创造过程”[3]。

三、古汉语,新作为
产品互动设计美学,应该是设计师的目标,相较而言,台湾新生代设计师似乎比前辈们更为注重创意设计互动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汉语长期以来一直被两岸设计师视为寻求创意的灵感之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台湾新生代设计师将其应用于对弱势族群的产品设计的创意内容中,让产品设计与用户间互动交流更为亲密,增强互信值。
木制儿童摇椅“马到乘功(Rocking Chariot)”便是一例,它的设计理念来自于成语“马到成功”。辞源(四卷)对该成语的释义是 :“战马所至,立即成功。《元曲选》郑廷玉《楚昭公》一 :‘教场中点就四十万雄兵,……管取马到成功,奏凯回来也。’后泛指迅速可取得胜利。”儿童摇椅的设计师不但以成语命名其毕业设计作品,还将古汉语的双关语义应用于该产品的功能诠释之中,“摇、升、移、变” 又与“摇身一变”谐音,可见独具匠心!
产品创意设计如此精通、见解独到地应用双关语义,实在不多见。“摇、升、移、变”的产品功能特性是根据儿童成长行为心理作了细致科学的考察,结合产品制造工艺媒介的作用,创造了适宜全龄段儿童娱乐健身的多功能产品。“马到乘功”儿童摇椅的“摇升(身)移(一)变”功能解释为 :“摇——像乘坐摇摇马般来回摆动 ;升——移动式升降轮胎 ;移——利用移动式轮胎转换成滑步车 ;变——可依照年龄层不同变换需求。”(图2)

2. 马到乘功,产品设计,台湾明志科技大学

如此全方位地为用户所想所为的创意,着实让家长们笃信使用该产品能够马到成功,这个玩具能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好伙伴。该创意证实了:产品和使用者之间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反馈的机会,如此才能够透过互动作用,逐步引导使用者实现他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此外,在“新一代设计展”上,一款名为“丝丝入袋”的计算机产品包装设计也是一个典型例证。它选用了两岸民众家喻户晓的丝瓜囊作为电脑包装设计内容,其缜密、精致的自然植物肌理交织成的天然图案,具备朴素的自然美感,于是设计师选用了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中“丝丝红萼弄春季,不似疏梅只惯愁”之诗意提取文中的“丝丝”作为电脑外包装设计的创意 ;同时,采用成语中形容十分细致、完全合拍的“丝丝入扣”改换末尾一个字,为“丝丝入袋”,尤为贴切,凸显汉语文化的传世魅力。一件高新技术的数字设计创意产品,配有数千年历史的原生植物材质的包装,不仅具有防震抗压功能,还有除湿透气的环保作用,而且携带轻便,真可谓古为今用。(图3)

3. 丝丝入袋,产品包装设计,台湾高雄师范大学

华人文化、华语创意,对于两岸设计师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生态创意资源,两岸人民熟悉而又亲切的各类材质、媒介应用于产品设计中,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原来“美时美刻”就在你我身边。“美”之创意源出华夏菁华,对使用者而言,这类产品使用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值得享受的过程,“丝丝入袋”的产品包装设计让人充分体验了华人文化特有的审美亲历——体贴入微,“美时美刻”。
综上所述,“无微不至”不仅是台湾新生代设计师对产品设计创意的初衷,也是终端产品的服务宗旨,体现了一种精致美,“所谓精致,是成语说的‘秾纤合度’。也就是说,设计的复杂程度,要因应需求做弹性调整……哪怕是一条线、一个点、一个特殊效果,都必须有绝对的存在理由和必要,这种去芜存菁精神的结果,就是一种精致”[4]。
乔登在《超越可用性 :产品带来的愉悦》一书中指出 :“互动设计师的工作,在于让使用者能够运用产品的功能,同时,也让人和产品之间以一种优美的方式互动。”[5]也许,这就是台湾新生代设计族群的产品创意能让用户产生耳目一新的心灵互动的原因,它为广大民众带来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审美关怀,那么心怡,如此隽永。

* 项目来源: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 B120

注释 :
[1] 叶谨睿 :《互动设计概论》,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台北,2010,第 12 页。
[2] 同上书,第 31 页。
[3] 同上书,封底。
[4] 同上书,第 35 页。
[5] Jordan, Patrick W., Pleasure with Products: Beyond Usability. London: Taylor & France, 2002, 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