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2011年第5期

  • Update:2011-05-11

特别策划:清华设计
14 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郑曙旸


16 和谐之美——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与国家形象塑造
何 洁、原 博
内容摘要: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国际性平台,使“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得以通过视觉形象系统化的整体规划、设计开发、应用推广与设计管理在内的一体化方案,实现了北京奥运会的视觉识别功能,渲染奥运会节日氛围的功能,以及传达和展示中国形象、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化战略。这一系统设计工程以“和谐”这一独特的东方理念为核心,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对形象景观的创意设计与规划管理进行指导,并且在视觉符号的选择和表现上、在形象景观的系统建构中,将众多形象元素和景观应用紧密地串连起来,形成整合传播的力量,充分展示了以“和谐”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国家形象、和谐、中国形象


20 清华百年 最美校园——浅谈清华大学校园建设与文脉延伸的共鸣
梁立军、张凤昌
内容摘要:日前,清华大学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十四所“全球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是亚洲唯一入选的大学。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历代建设者在校园建设中对学校文脉的塑造和发展,从这一角度探讨了清华大学获此殊荣的原因。
关键词:清华大学、规划、文脉


22 百年图纸清华园
文字编辑:朱 亮
口述及资料提供:苗日新
编者按:苗日新教授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土木、土木建筑和工程力学数学系;1991年任清华大学基建规划处处长,1997年退休后一直到2006年继续任该处顾问,他不仅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清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建设的参与者,更是一位严谨的学者。2010年,他的《熙春园•清华园考》出版,工科出身的苗教授在该书中以极为严谨的考据方法,解开了清华大学之前的熙春园旧址的种种谜底,还原许多历史真实。


30 百年精神 建筑人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先生访谈
采访、整理:朱 亮、杨明燕
编者按: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六十多年来,从国家建设到校园文化,建筑学院在挑战中实现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教育体系,对中国的建筑学业影响深远。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先生1948年就学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至今一直工作于此,将自身的成长与一生的追求与清华大学的建筑设计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34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设计60年
王 波、易 路


38 清华设计的旗帜:艺术与科学
李砚祖


40 大设计——向霍金先生致意
杭 间


海外来稿
44 建筑和虚拟:走向新物质性(2)
(法)安托•彼康     翻译:梁 文


纸上展览
50 玉兰花开——祝大年绘画作品回顾展
编辑:赵 华   
供稿: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 
编者按:2011年3月26日,“玉兰花开——祝大年绘画作品回顾展”在百雅轩798艺术中心隆重举行。这次展览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先生去世16年后第一个在学院以外的展览。其中许多作品是数十年来的第一次展出,展出了祝先生83幅工笔重彩作品以及34幅钢笔线描写生精品。他的作品贴近生活、风格鲜明,是一幅幅对生命、对自然的礼赞。我们节选了祝大年先生的家人、同事、学生、友人以及艺术家们对他的纪念与回顾,在这个玉兰花开的春天,让我们沉浸在先生灿若春花、浓墨重彩的作品中,感受着大师的艺术灵魂,并深深致敬。


学人问津
58 女娲的象征性身份:女娲形象的图像学分析
沈 莹
内容摘要:关于女娲形象的表述最早见于汉代,然而文本上的简单描述很难用于确认汉代留存下来的大量图像信息。女娲的形象与阴性\生殖、西方\月亮有关,引申出生殖神、方位神、月神等象征性身份,但女娲形象经常与其他神话人物同时出现,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其身边的附属象征物也各不相同。因此,这些身份不是共时性混杂在一起的,对其身份的确认往往需要结合形象赖以存在的大的图像语境。本文试图以图像学的方法,比较研究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的女娲形象,及其在汉代图像系统中的象征性身份。
关键词:汉代、女娲、图像学、象征性身份


三年展追踪

63 从米兰设计周到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供稿:INTERNI杂志
翻译:汪 芸


65 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大事记(2)


设计收藏
66 尘烟旧梦——封存在老旗袍中的花样年华
撰文:赵华
采访:方晓风 赵华
编者按:旗袍这一特殊时期的传统服饰,独特的东方特质以及与现代审美观念的共通性,使其具有了一种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在现代服装设计、影视文化中,旗袍舒缓的节奏与委婉的表情又将人们带回到曾经那个略显惆怅的年代,那是或奢华或质朴的生活气息,是另一种形式的东方至美。旗袍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深远而悠长,而特殊的时代又造就了其中西合璧的时尚韵味。李薇教授以及她的学生郭玉军、许玉磷在大量中国传统旗袍及服饰的收藏与设计中,更致力于这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书评

72 对阅读体验的关照——重读赵广超的《不只中国木建筑》
陈庆军
内容摘要:《不只中国木建筑》建立一个看似松散实则紧密的叙事结构,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官府体系、生活实态与建筑思想熔于一炉。本书在比较完整地叙说木建筑故事的同时,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既不以“读图”的名义低估读者的阅读水平,又放下学术架子,亲和地关照大多数读者,以此实现文本内容和视觉形式并驾齐驱的成书境界。 关键词:木建筑、建筑史、汉字、阅读体验


随感
74 中西文化交流之花
杨 阳


故事
76 父亲的另一面——《尚爱松文集》代跋
尚 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