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金秋醉人——秋季节气与造物文化

  • Update:2015-08-06
  • 袁 园
  • 来源: 2015年第4期
内容摘要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节气。秋季色彩浓重,分量沉甸,思绪感伤。先人们自古对秋季都充满了感激、敬畏之情,在这一时节,一年的辛劳付出都有了回报,人们期盼着在此时与家人、朋友分享。因此,因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与向往而形成的民间民俗便于时令节气完美结合起来。
秋天,禾谷成熟,遍地金黄,是收获的季节。
 
一、秋之印象
“秋”与“春”相对而立,良辰佳景尽在其中。传统农业中国,人们一年辛劳经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轮回经年。若说春天是播种希望,那秋季必是收获梦想。二十四节气中,从立秋开始便进入秋季。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天气由热转凉、由凉转寒的过渡季节。因农事农时规律,秋季的主题似乎永远与收获、沉醉、祈盼、回报相关;同时,于景寄情,秋天的寂寥、萧瑟又时常被文人骚客慨叹。“乐秋”与“悲秋”,这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景,正是秋之成熟的细致体现。[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不仅仅指导农事,也是节日。以秋季为例,一般来说,传统节日主要有七夕(七月初七)、秋禊(七月十四)、中元节(七月十五)、天灸日(八月初一)、中秋节(八月十五)、秋分(9 月22-24 日)、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重阳节(九月初九),等等。勤劳、智慧、乐观的先人们,根据不同地域、时节、气候、风俗等特点,形成了丰富的民间民俗活动。七夕节:赏金鱼,浮巧针,拜银河,穿花针;中元节:盂兰盆,流河灯,放焰火,歌管弦,扎法船,游画舫,演秧歌,跳狮子;立秋:蝉鸣柳,风吹旗,斗蟋蟀,枣垂红;中秋节:拜月宫,吃月饼,供泥兔,赏冰轮,聚饮宴,游夜景;重阳节:登高望,赏菊黄,品茶香。[2]
立秋——迎秋、祭宗庙
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的8 月7 日至8 日,太阳达到黄经135 度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汉族十分重视立秋节,早有立秋迎秋之俗。古代帝王常在立秋之时,祭社稷、宗庙,表达对禾谷成熟的感恩与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盼。《礼记·月令》记载,早在周代,逢立秋之日,天子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迎秋,祭祀少皋、蓐收。汉代天子立秋要射猎,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并用猎物来祭祀宗庙。宋朝时,宫廷内中殿要种一棵梧桐树,立秋时刻,太史官启奏“秋来”,一两片梧桐叶落下,表示报秋。传说“落叶知秋”即由此而来。而《新唐书·礼乐志》则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可见,先人对立秋节气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天地、社稷、宗庙的崇敬。民间则流行戴秋叶,或者用石楠的红叶剪成花瓣,插在鬓边,以示迎秋。此外民间还流传“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死牛”的歌谣。意思是说,如果早晨立秋,则秋后天气凉爽;要是前半夜立秋,则秋后天气仍会暑热难捱。
处暑——迎秋、祭祖
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因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逐渐增强,“秋高气爽”与“秋老虎”在这一节气中并存。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描述的即是处暑时节的气候变化趋向。处暑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万物开始凋零,农作物已经成熟。“中元节”即在处暑节气中,民间迎秋、祭祖更多是在此时。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祭祖的重大时段。同时,初秋的美景已经开始吸引人们纷纷出游迎秋、放河灯、开鱼等。(图1)
白露——祭禹王
《礼记》中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孝纬经》中亦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故称之为白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心境与实景相呼应,更添悲凉。
相传每年白露时节,蒹葭苍苍中的太湖渔家有祭拜大禹的传统。《禹贡》里大禹疏通三江,使得“震泽底定”。震泽便是太湖的古称,相传大禹治水由北而南,从黄河而至江淮,最后在太湖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消弭了水患。据清乾隆年间《太湖备考》所载,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最后一天还有送神的仪式。在祭拜时,人们许愿将把秋冬之际捕捞的第一条肥鱼献给禹王,祈求太湖平静,祈盼即将开始的捕捞季有好的收获。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干燥、初寒,民间谚语“春捂秋冻”即是此时的养生要诀。中国南方还有品“白露”茶、酿米酒的风俗。此时,蔬菜、果树以及畜牧业正处在发展的好势头。
秋分——仲秋拜月、秋报祭社、送秋牛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时,昼夜等长;秋分后,昼短夜长。秋分时节,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四季中最为美好、宜人的时节。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周代典籍《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帝王不仅要于春分之朝在都城的东边进行日的祭祀,秋分之夕在都城的西郊还要进行祭月仪式。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可见,拜月是当时的重要民俗活动。
秋社的时间为仲秋即农历八月的第一个甲日,后来改为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秋报”是指在秋季收获之后,向社神报告收成,报答恩惠的意思。“祭社”就是祭祀社神,社神民间也称“土地爷”或“土地神”,其主要职能是地域的保护神和农作物的丰产之神,它能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丰硕。自周代开始, 天子每年都要进行三次祭社:“春祈”、“秋社”以及“腊祭”。“秋社”就是“秋报祭社”,八月收获,中秋报谢,向社神报告收成并感谢恩赐。[3]
送秋牛,其风俗与春分相对,印制“秋牛图”,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图2)
秋分在民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气,中秋节即在此时节,人们祈盼团圆、美好,感恩收获,分享喜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寒露——登高、祭祖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是登高的好时节。
重阳节即在寒露时节。关于重阳节最早的记录,始见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汉高祖宠妃戚夫人有位侍女贾佩兰,出宫后曾说起在宫中时,日常无事,四时乐事甚多,每逢九月九日,便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菊花酒,乃是在菊花舒展之时,连同一点青翠的茎叶,杂和黍米酿成,到来年重阳这天就可以饮用了,据说饮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而“蓬饵”,指的就是“重阳糕”,取“糕”与“高”谐音,有时候人们还会在糕上放置小鹿数枚,号为“食禄糕”。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已经明确提到了重阳宴饮:“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图3)
霜降——饮酒、赏菊
据《二十四节气解》记载:“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在我国的北方,每逢霜降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温度降低时遇到地面上的物体,就会附着于其表面凝结成霜。清晨在太阳出来前,我们时常能看到包裹在干枯树枝上的雾凇,这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冬天快要到来了。而在我国南方地区,此节气后正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时段。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的农谚正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对这个节气的重视。“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白居易在《岁晚》中,如此描写霜降时节。可见这时,万物归其本源,蓄势冬藏。
吴藕汀所作诗画道:“登高吃酒久阑珊,开在篱头花又檀。霜降尖团肥正美,囊悭惟有画中看。”着力描写了此时节菊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登高望远、把酒言欢,强身健体的民间习俗。
 
二、秋之节日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季时令的重要节日。无独有偶,这些重要的节日主题全部围绕着“思念”而定——思念爱人、思念家人、思念游子、祈望团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家”为中心,盼“家和”、盼“团圆”的美好祈愿在秋季时节最为浓重。
收获的喜悦来自于分享。与家人分享硕果、分享喜悦,也许才是辛苦劳作整年的最大动力。
七夕节(乞巧节)
七夕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乞巧节”、“巧日”或者“巧节”。因其节期在农历的七月初七,因此也被称为“双七节”、“七月七”;又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很密切,也因此被称为“女儿节”、“少女节”或“女节”。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牛郎织女会在“天河”相聚。而凡世间的人们,就借这良夕吉时,在庭中摆设香案,向牛郎织女双星乞巧、乞福寿、乞子、祈求有情人可以天长地久。[4] 早在东汉时期,这一传说即已定型,《古诗十九首》中就有对这一故事的描写:“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曹植《九咏》注中还明确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文选·洛神赋》李善注引),这是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明确记载。他们的爱情故事再经过后世的不断丰富补充,在民间产生了深远影响。(图4-6)
就传统而言,七夕最重要的内容其实是女儿节。每年此夕,少女们都设置香案,陈设瓜果,虔心礼敬巧手的织女,希望自己也能心灵手巧、美丽动人。这种乞巧活动既有女孩儿单独进行的,也有小姐妹聚在一起共同进行的,更有举行隆重的“乞巧会”的。(图7、8)另外,已婚女子还会在这一天种生以求子。[5]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为鬼节,中元之名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说法。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个月圆之夜定为上元、中元、下元,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形成了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元节。传说中元这一天地府洞开,鬼魂四出,有嗣者,回家接受子孙的祭拜;无嗣者,有公众请佛道做法事普度,毋使孤魂野鬼流浪为害。这种对亡灵的有意识的祭祀活动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当时是一种萌芽状态,而祭祀亡灵作为中元节的主题则在后世逐步确立。[6]
中元节的民俗活动大致如下:祭拜先祖亡灵、超度新死亡灵、“盂兰盆斋”以及放河灯、普度,等等。我国民间绘画中著名的道释画以及水陆道场画画种,即为此目的。此日,多为思念已故亲人、祭祀先祖、超度亡灵之念。(图9)
中秋节
中秋节时为仲秋,农历八月十五,又名秋节是以团圆、赏月、庆贺为主旨的节日。在我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是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它与二月十五的花朝节相对应,并称“花朝月夕”,是古代很著名的良辰佳节。[7] 中秋赏月是今天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但与其他节日一样,祭祀早于娱乐,早于赏月之俗的是祭月。(图10)至宋代,中秋节之名正式确定。
宋代中秋节开始兴盛,其过节不在仅限于唐代的文人雅士和贵族阶级的晚宴赏月,而是广泛发展为全民参的大众娱乐,人们全天都纵情饮酒,陶醉于节日的快乐之中。明清之后中秋节的功利性内容显著增强,赏月、拜月的浪漫退居二线,家人团圆,亲友礼尚往来的人情活动升温,终于成为了中秋节之主题活动。[8]
中秋习俗包括赏月、拜月、团圆、祈子、庆丰等。因古人认为月亮属阴,故有“男不拜月”之说,或者即便有男子参加拜月,但其礼仪仍由女子主持。又因月中有蟾宫、桂树、玉兔、嫦娥,故祭拜月亮时所祈求的对象一般皆与此有关,男子祈求早日蟾宫折桂,金榜得中,女子祈愿能像嫦娥一样美丽。供奉月神的,除节令鲜果外,当然少不了月饼,虽然供奉之后都是被人分而食之。[9](图11-13)
重阳节
重阳节历史悠久。重阳与上巳(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主要是因为古人对九月阳气衰减、三月阳气上升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所产生的特殊感受。《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又,“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表明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举行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而据《淮南子·时则》卷五所载,“季秋之月……侯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花”。可知菊花盛开时节在九月,赏菊的活动也开始出现。[10]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各地流传甚多,归结起来,无不脱胎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大意为,东汉汝南有一个名为桓景的人,跟随精研道家之学的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长房告诉他:“九月九日,你家有灾。让你的家人赶紧做些茱萸绛囊,绑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除此祸。”桓景听了这话,立刻带着全家人避祸山中。晚上回来时,发现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替他们挡了一灾,从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或许晚秋寒气,因其侵害身体,故而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具有驱风逐邪祛寒疗效的茱萸,也就逐步演化为“辟邪翁”。而菊花,历来被仙道方家视为“延寿客”、“不老草”,象征意味更是不言而喻。
 
三、秋之饮食
民以食为天。经过了春季劳作的辛苦和夏季炎热的消耗,人体系统需要调整。秋季是冷热交替的季节,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渐生,各种疾病都开始增加,人体还要准备接受漫长寒冬的考验。因此,秋季成为最佳进补时段。进补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秋季进补,一般称为“引补”或者“底补”。人们根据不同时令的收获配合养生之道,修身养性、益寿延年。在相应的节气时令食用相应的食物,在当今成为岁时节气的主要民俗体现。
立秋——“咬秋”与“贴秋膘”
“咬秋”是北方汉族民间习俗之一。立秋这天吃西瓜,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与立春时的“咬春”吃春饼相对。
“贴秋膘”则是立秋当天要味道厚重的食物以进补、迎秋。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胖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白露——清茶与米酒
白露时节,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是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于是在春茶之后,“白露茶”应季而饮。
米酒则是旧时苏浙一带的特产。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沽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秋分——秋菜
在岭南地区,习俗是“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能力。炒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
 
结语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大节气形成了醉人美好的金秋时节。它们在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反映季节、反映气候、反映物候,指导人们的生活,增添人们的乐趣。如今,节气与节日、节气与民俗、节气与生活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发展节令民俗的同时,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有益的继承与发展。收获与圆满是秋之物语,亦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注释:
[1] 崔媛:《生生之韵——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意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第35 页。
[2] 王树村:《中国民间美术史》,岭南出版社,广州,2004,第574—575 页。
[3] 同[1],第37 页。
[4] 邱绮:《传统七夕节演变历程与现代转型》,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第7 页。
[5] 黄德荃:“节日:岁时的欢娱”,《装饰》,2009.2。
[6] 张宁:“中元节考述”,《语文学刊》,2010.1,第25 页。
[7] 同[1]。
[8]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2000。
[9] 同[5]。
[10] 辛鑫:《重阳文化历史变迁与价值重建——以河南重阳乡重阳节俗活动为例》,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第6 页。
 
参考文献:
[1] 崔媛:《生生之韵——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意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2000。
[3] 辛鑫:《重阳文化历史变迁与价值重建——以河南重阳乡重阳节俗活动为例》,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黄德荃:“节日:岁时的欢娱”,《装饰》,2009.2。
[5] 百度百科:https://www.baidu.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