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紫砂转型之变的推动者顾景舟

  • Update:2017-09-30
  • 张明
  • 来源: 201708
内容摘要
“壶艺泰斗”顾景舟是紫砂艺人中非常特殊的一位,他的壶艺之精湛广为人知,既继承了传统的制壶技艺,又将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融入其中,声名之盛,甚至掩盖了他在紫砂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本文将关注点放在顾景舟紫砂制壶以外的成就上。在守护传统方面,他对紫砂的材料、工艺、文献进行了大量抢救性整理和开拓性研究工作;在传承方面,他毫无保留地进行教学与分享;在开拓创新方面,他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生产模式,为传统紫砂工艺能够合理转型、重新振兴而做出了全方位的努力。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顾景舟是一个处于转折期的关键人物,他的身上浓缩了紫砂工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之路。
对紫砂感兴趣的人,有很多是从了解顾景舟开始的。顾景舟原名景洲,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出于他手的紫砂壶数量不多,件件精品,哪怕是对紫砂毫无了解的人,也可能听说过顾景舟这个名字。在2015年11月19日举行的北京东正2015秋拍会上,他的松鼠葡萄十头套组咖啡茶具,加上佣金的成交价达到9200万元。金额如此之高,使这一事件几乎成为社会新闻。这一结果固然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促成,也足以看出顾景舟的紫砂艺术水准和所得到的认可。
本文并非要对顾景舟的紫砂壶展开品评,而是希望能够通过研究顾景舟的紫砂生涯,探索紫砂这一行业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顾景舟之所以在紫砂界具有如此难以撼动的地位,大多数人认为是他的紫砂工艺水平所致。实际上,仅因为高超的制壶技艺是远远不够的。顾景舟一生中为紫砂的发展、存续、转型、复兴做了大量工作,付出无数心血,在许多关键时刻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他的为人、为事,成就了他在紫砂转型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成材之因
与顾景舟同时代的紫砂大师很多,他能脱颖而出、为紫砂行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原因,可以从他儿时所受的教育,以及年轻时的际遇中找到端倪。他在孩童时期受到了完整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年轻时又有机会在上海接触到丰富的传世紫砂精品,完成了精神积淀和技艺锻炼两方面的成长。
紫砂壶在整个发展历程当中,与文人的关系一直极为密切。文人用壶爱壶,是紫砂壶的使用者、支持者、委托者、改造者,文人的品位和喜好,对紫砂壶的体量、器型、装饰等各方面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紫砂壶之所以从日用品中脱颖而出,与其他陶瓷制品的文化身份地位有所差异,也与其中蕴含的文人精神有着很大的关系。顾景舟的文化修养和文人气质,是使他与其他紫砂手工艺人区分开来的重要因素。顾景舟六岁时被送到当地的蜀山东坡书院读书,东坡书院教授的内容十分丰富,除四书五经等之外,还有外文、数学、体育、音乐等,甚至还有京剧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这种环境下,勤奋好学的顾景舟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读书,凡事有所探究的习惯。对古文的喜爱,使他在小学堂毕业之后,继续跟随校长吕梅笙又读了三年,获得了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这种追求伴随了他的一生,也是成就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文人气质,从他最初做壶时即显现出来,贯穿于他整个紫砂生涯之中。
顾景舟的家乡制紫砂壶气氛浓厚,村庄里家家户户除了以耕作为生,大多做壶贴补家用。顾氏家族祖上五代曾做京官,至顾景舟出生时家境也尚可,但祖父去世很早,父亲为独子,娇惯之下并不持家,后期家道逐渐衰落了。1932年,顾景舟开始在家跟随祖母学习制壶,虽说父母均可制壶,但水平参差不齐。家人见他进步很快,就请紫砂艺人储名来家教他。入门之后,顾景舟便开始观察左邻右舍,择自己欣赏的暗中学习。学徒期间,他给自己刻了几方印章,使用的是给自己的小书斋起的名字“墨缘斋”,与其他工匠多在壶上使用自己名字为印的做法相比,已可看出顾景舟所受的文化熏陶。
在家学壶两年多,顾景舟已小有名气。1934年,家中长者祖母去世,他心情低落。其时,上海的紫砂交易兴盛,许多商店到宜兴买坯回去再次装饰或加款。宜兴的紫砂人才密集,许多商人来此寻找做壶的能手。内因外因作用之下,顾景舟1936年应郎玉书的邀请离开家乡,前往上海郎氏艺苑店工作,专事仿古,月薪六十块大洋。这段经历在他的人生中可谓非常重要。首先,身处与家乡宁静村舍迥然相异的大都市,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得以大开眼界;其次,身处众多紫砂高手之中,相互讨论交流、切磋竞争,技艺有所增进;另外,郎氏艺苑从事古董生意,在此见到许多传世紫砂精品,得以仔细观察揣摩。顾景舟的好学和悟性曾让他在学壶两年之内崭露头角,在如此得益的艺术环境中,所取得的进步自然令人惊叹。同时,雇主要求他尽全力仿制经典,对制作手法和造型能力是极大的考验,一再锻炼之下,他的技艺水平、审美能力、艺术素养都有飞跃性的提高。[1]这段时间虽然并不长,到日军占领上海租界时就被迫中止,但经过这一阶段,内在的文化修养和外在的工艺技巧在顾景舟身上融合为一,“壶艺泰斗”打下了自身的基础。
 
二、科研与成果
紫砂是一种陶土材料的名称,紫砂工艺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若要继承与发扬,必须有完整的艺术理论支撑。但在现实情况中,当地从事紫砂行业的几乎全部为土生土长的村民和手艺人,他们埋头做壶,几乎没有人具备进行理论研究的自身条件。得益于儿时所受的教育,顾景舟意识到紫砂若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对工艺展开研究,积累并整理前人的经验,对文献和实物都要尽力收集、留存和进行分析。在这些方面,他都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紫砂与其他陶瓷工艺的分工从业方式有所不同,紫砂艺人往往需要以一己之力完成作品的制作,对矿区、选料、制料、成型、加工、烧成各个环节都要有所了解乃至掌握,最终才能成就一把出色的壶。传统的制壶好手会对各矿区的泥料性质、制作时的手感、烧成后的效果了如指掌。从现代化学工业的角度来看,这些还不免只是“现象”。顾景舟对紫砂土的原料分析,是从硅酸盐的成分、从元素周期表中去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是传统紫砂艺人不曾了解也想不到的。随着眼界的开阔,他所涉猎的不仅限于传统文化,也包括国内外有关美学、造型、图案等内容的著作,与紫砂行业相关的陶瓷工艺方面更是仔细钻研。他大量吸收现代知识,用于进一步了解紫砂,也用于推动传统工艺的发展。他在材料和工艺探索上面取得的成就,后来成为陶瓷工厂、化工陶瓷车间想要聘请他的理由,无奈因身体原因没有就职。
宜兴成为紫砂之乡,一方面是由于得天独厚的矿藏,历史悠久的制陶经验;另一方面,江南地区深厚的人文积淀也是紫砂艺术兴起于此的重要因素。宜兴古名“荆邑”“阳羡”,有关紫砂壶的第一本专著《阳羡茗壶系》,便记录了宜兴地区紫砂壶的情况。它成书于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前后,记录了紫砂泥料产地,还记录了31位紫砂民间艺人的制壶技艺及作品。自此之后,无论是民间杂记还是县志等官方记录中,都包含了与紫砂相关的信息及资料。无奈从事紫砂行业的手艺人中,并没人对这些文献产生兴趣。顾景舟针对紫砂古籍资料开展收集、整理等工作。直至58岁时还手抄了《阳羡名陶续录》,留下了宝贵的典籍。他的这些行为抢救并传承了本来数量就很少的紫砂文献,对于紫砂的传承、发展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在20世纪60年代紫砂行业的低潮时期,他遍访各地的产区和博物馆,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作为补充。除了文献研究以外,顾景舟1975年起开始发掘研究宜兴地区的古窑址,如蠡墅村羊角山的宋代紫砂窑址,经过细致的考证,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文献记载由此可以与发掘出的实物进行对照研究,对紫砂工艺的创始年代等问题的考证作出了很大贡献。
通过对紫砂工艺、文献和实物三方面的研究,顾景舟围绕紫砂的历史沿革、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真伪鉴定等问题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他曾写作论文《壶艺说》《壶艺的形神气》《宜兴紫砂壶艺概要》《简谈紫砂陶艺鉴赏》《壶艺的继承与创新》等总计数十万字。其中还包括发表于1987年《砂壶》杂志上的《紫砂生产质量管理条例》这种在紫砂产业化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晚年,在弟子李昌鸿的帮助下,顾景舟对传统紫砂器型进行了规范化的绘制,留下了一批造型图稿,对学习紫砂的人大有帮助。1991年76岁高龄时,他还编撰了《宜兴紫砂珍赏》一书,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对紫砂展开严肃的学术研究,形成极具价值的科研成果,顾景舟是前无古人的开拓者。
 
三、转型与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按理说,既有文人情怀,又有紫砂手艺的顾景舟,在生活终于能够安定下来之际,应当会全身心放在所热爱的制壶之上。然而在这一时期,他对一系列的组织构建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合作社、工艺社,以及后来紫砂工艺厂的健康发展之中。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随着互助组和合作社的推广于1952年2月建立。[2]1954年,顾景舟积极参与筹划组建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场,建成了1949年之后的第一家紫砂生产合作社。多少年来独自工作的紫砂艺人,第一次被组织起来,参加集体生产。后来,紫砂生产工厂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独立出来,成为宜兴蜀山紫砂工艺社。此时的工艺社由七位老艺人领衔,分别为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江苏省人民政府对他们的任命为“技术辅导”。这时的顾景舟被称作“顾指导”,最初负责的是招生和技术辅导工作。工厂的布局、工艺的流程、车间的配置、工具的制作等大量组织工作都是他反复思索推敲后完成的。这些工序流程在以往的紫砂行业中前所未有,围绕着紫砂工艺而形成,是厂里的生产人员提高效率的基础条件。顾景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些工作中去,紫砂行业从传统手工作坊转型至集体生产,若没有他的智慧与付出,可以说是无法实现的。
蜀山紫砂工艺社和国营宜兴合新陶瓷厂1958年开始合并,1959年成立了“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合并之后的紫砂生产本应该迎来更大的发展,实则不然。受到这一阶段全国“大跃进”的影响,紫砂厂进行了不少所谓的紫砂技术革新活动,在生产方式上盲目进行机械化,或是在成型工艺上倡导使用模具而非手作,认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这些抛弃传统工艺追求的做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959年,顾景舟在整体的浮躁气氛中出任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和技术股副股长,坚持传统工艺程序,默默指导着仍肯用心做壶的人。同时还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探索,例如实验制作上釉紫砂啤酒杯、设计餐具茶具、制作高档花盆,等等。20世纪60年代早期紫砂厂产品结构出现问题,整个运转陷入低谷,随后又来了“文革”,紫砂厂一再受到冲击。顾景舟之前所做的研发在此期间发挥了救命的作用,维系了紫砂厂的生存。加上他在生产低迷时期遍访全国各地考察陶瓷产区得来的经验,努力改进工厂的管理和生产,有力地支持了紫砂产业的重新振兴。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紫砂工艺厂的生产复苏,紫砂研究所规模扩大,顾景舟任技术副所长,除进行材料、技术、产品的开发以外,仍每日在所内巡视,帮助改善创作环境,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若说他在制壶和科研方面的成就还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得,那么他在紫砂合作社和紫砂厂建立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对生产流程、工序、管理等方面的贡献,则完全是开创性的。
 
四、教学与传播
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师徒关系是传承的唯一纽带,手口相授,代代相传,是工艺技巧得以保存的途径。1952年,顾景舟应好友之请收下了第一个徒弟徐汉棠,开始了他严格的授徒工作。与传统老艺人不同,顾景舟面对徒弟和其他紫砂艺人,常常毫无保留地沟通与交流。这在传统工艺门类的师徒关系中是极为少见的。
各类工艺美术行业,长期以来为了避免被超越,工匠之间常将自己的绝活私藏起来,坚决避免被人学去,断了财路。顾景舟打破这种陋习,不仅如此,还打破了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授方法,他在做壶时徒弟可以在旁边观察,他不仅细致地讲解工艺和技巧,还上手指导弟子制作。[3]除了基本的工艺锤炼之外,他还非常注意提高徒弟的文化修养,有基础的徒弟他介绍许多门类丰富的报刊和书籍开阔眼界,有能力的徒弟他要求临摹碑帖、研读古籍,而基础不够的徒弟他也有自己的办法。1972年入门的徒弟吴群祥接受本刊采访时回忆说,师傅当时要求他每天阅读报纸,上面登载的所有内容包括天气预报和广告都要读到。这样三年下来,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面都建立起来。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顾景舟针对徒弟的不同情况,采取了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手段。
除了以传统方式一对一的授徒,顾景舟还在紫砂从业人员构成、培养模式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的“紫砂工艺班”1955年1月开办,顾景舟作为“技术辅导员”负责招生。前两批学员共61名,分给七位老艺人分别教授。这种集体学习的模式在以往的工艺美术传承中并不存在,若按照传统方法去教授,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在合作社和工厂筹建期间一样,顾景舟以无私的胸怀,全心全意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自己融汇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知识和技艺一一传授。据当时跟随他的学生回忆,顾景舟要求很严,不仅在做壶的过程中对锤泥、敲打、工序等都有严谨细致的要求,有些甚至是学生不能理解的要求,例如整洁的标准、工具的制作和摆放,等等。后来的多位紫砂大师均是出自这个班,在他的培育下成了高级工艺美术人才,提及学习经历无不感慨。
1979年,香港收藏家罗桂祥来到宜兴,订购了许多紫砂工艺作品。他感慨于紫砂工艺厂的制作能力,提出组织力量进行历史名壶仿制,前往香港展览。[4]在此契机下,“紫砂特种工艺美术班”1980年开班,顾景舟一如既往地将自己的技术要领倾囊相授,使紫砂制作的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台阶。在第二年的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上,宜兴紫砂代表团展出的作品大受欢迎,顾景舟应邀做了讲座,宣传了紫砂艺术,也为紫砂厂的产品打开了市场。
顾景舟的后半生进行了大量与此类似的公共教育和社会宣传活动,除培训、讲座等面授外,还在1980年9月作为技术指导,帮助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完成了科教片《紫砂陶》,大大推动了社会对紫砂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顾景舟先后赴香港三次,进行交流、讲座、评奖、鉴定等活动,宣传紫砂文化。1993年他年近八旬时,还前往台湾参加“宜兴紫砂陶精品展”活动。1991年,顾景舟捐赠20万元设立“宜兴市丁蜀镇教育基金会”,这一极现代的公益举动带动了弟子和其他紫砂工艺师,大大推动了宜兴公益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交流与共鸣
正如前文所述,紫砂在陶瓷工艺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文人与壶的关系。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气韵生动、虚实相生、“文质彬彬”等精神内核,正是通过文人而传递到紫砂壶之中。顾景舟身为制壶高手,同时又具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在他的一生中,与文人相识相交,文人的审美通过他的手凝固在紫砂壶中,他也在这交流当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1948年,经陶器店铺铁画轩的戴相明介绍,顾景舟结识了一众海派艺术家,吸收了许多艺术营养。这些当时已有声名的艺术家并没有因顾景舟是一名年轻的手工艺人而轻视他,而是非常看重他的紫砂艺术。顾景舟收获良多,心存感激,制六把石瓢壶相赠,吴湖帆在自己留存的石瓢壶上题字“细嚼梅花雪乳香,寒汀兄为余画茶壶,倩题”。在送给江寒汀的壶上则题“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寒汀兄属,吴倩并题”。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工艺、书画、錾刻、文人气质及艺术修养在一把壶中融为一体。
除了与艺术家的交往,顾景舟与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传为一段佳话。1956年,经朱可心介绍,顾景舟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高庄教授结识,高庄之前从事紫砂雕塑创作,后带学生实习,常到宜兴。两人一见如故,在谈文论艺的过程中,经常探讨壶型的工艺特点和优劣。在说到提梁壶时,顾认可《旭茂提梁》壶,而高认可《天香阁、大彬提梁》壶,两人就壶的造型、比例、制工、气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顾景舟结合两者的特点,根据讨论的结果,画了一份图纸和高庄探讨,高庄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改动,重新画了图纸,两人合作的提璧提梁壶设计诞生了。第二年,高庄再次来到宜兴时,见到了顾景舟根据图稿琢磨修正,花三十余天制作出的紫砂壶,称赞不已。此次交流留下了一把名壶,留传了一段佳话,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宜兴紫砂行业的交流,此后双方一直来往甚密。[5]对学校而言,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实践的机会,而宜兴紫砂艺人也在交流中提高了审美水平。
与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深深影响到顾景舟紫砂艺术不断突破的过程。正是不断的沟通、讨论与交流提升了审美,使得顾景舟的壶艺扫除了清代遗留下来的烦琐堆砌之风,形成了自己古朴典雅、精工秀丽的风格。与高校学者之间的交往,不仅对顾景舟产生了影响,给后世留下了更多经典之作,还建立起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使紫砂艺术的整体品质逐步提高。
 
结语
顾景舟以壶闻名,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就会认识到他能够被称作“紫砂泰斗”,绝非仅因为做壶的水平出神入化。他打破了文人与工匠之间的隔阂,既将一名传统紫砂艺人的工艺水准做到极致,又以远超出一般手艺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来创作,穷极一生追求完美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新时代的潮流下,为推动紫砂行业的发展,他在一生中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以及对紫砂的热爱。他全面参与了紫砂行业的传承、衰落中成长、再次繁荣,帮助紫砂在新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紫砂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艺高超的工艺师,更需要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学者、慷慨授业的师长和乐于奉献的领头羊。理解了顾景舟在推动紫砂行业发展的历程中所做的贡献,有助于我们理解宜兴紫砂为何呈现出今日的面貌,以及紫砂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紫砂艺术“能使土与黄金争价”,除了出色的工艺技巧以外,更需要建立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形成合理的产业模式,顾景舟一生的努力并没有完成这项任务,但他的开拓给后人留下了继续前行的路。
 
注释:
[1]吴群祥:《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J],《艺术市场》,2012年第15期,第112-113页。
[2]徐秀棠、山谷:《宜兴紫砂五百年》[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第188页。
[3]吴亚平:《我的师傅顾景舟》[J],《东方收藏》,2011年第10期,第40-41页。
[4]史俊棠主编:《紫砂研究(第二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180页。
[5]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222页。
 
参考文献:
[1]徐秀棠、山谷:《紫砂泰斗顾景舟》[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
[2]徐风:《布衣壶宗:顾景舟传》[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