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发明史上的仿生设计

  • Update:2013-05-02
  • 戴吾三 清华大学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4期
内容摘要
在仿生学明确成为新学科之前,人类就已做出许多出色的仿生设计。本文从发明史的角度选取部分实例进行分析,有鸟翼与飞行器,蚕丝与人造丝,乳头与奶嘴,蝙蝠、海豚与声呐,刺果与尼龙扣。了解这些早期的仿生设计,学习发明家的巧思,有利于今人加深对发明史的认识。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仿生学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然而在此前很长时间,从发明史的角度看,人类就有一些出色的仿生设计。如最古老的仿生设计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传说巧匠鲁班被边缘上长有许多小齿的茅草划伤,因而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及至近代,有关仿生设计的记载更为明确,其领域扩展,用途大为丰富。这里选取发明史上的部分例子进行分析,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它们反映了发明家的智慧和巧思,记录下人类仿生设计的早期步伐。

一、鸟翼与飞行器
人类很早就表现出强烈的愿望,试图插上鸟的翅膀飞翔,中西方都不乏有关的传说。而真正出于理性,凭借机械技术基础,仿造鸟翼设计飞行器的则首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达·芬奇少年时就有飞行梦想,也热衷于观察各种鸟的躯体结构和飞翔。到1486 年时,达·芬奇已形成明确的见解,他在笔记中写道:“物体对空气施加的巨大压力就像空气对身体施加的压力一样。观察翅膀在空气中如何拍打,能让沉重的鹰在稀薄的空气中飞起来;再观察空气如何掠过海面,吹满风帆,使满载的船只飞驰;通过了解这些现象的原因,你就能知道,一个人如果使用巨大的人造翅膀以克服空气的阻力,就可以驾驭空气,升入空气之上。”[1]
达·芬奇在多个笔记本中画下鸟的躯体结构以及展翅、盘旋的姿态,既有速写,也有带有注释的复杂绘画,同时也写下几千字的记录。达·芬奇还制作了简单的试验装置,把小鸟吊起来,借以观察鸟的不同飞行姿态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他还使用各种材料模仿制作鸟、蝙蝠的翅膀。正是通过一系列仔细的观察研究,达·芬奇对飞行问题得出了重要认识。
达·芬奇原计划写一本叫《论鸟类》的书,其中包括对空气阻力的讨论、鸟类及其羽毛的解剖、鸟飞行时羽毛的动作、尾部和翅膀的运动方式。与他的许多其他尝试一样,这本书一直没有完成。约在1505 年,达·芬奇写下名为《论鸟类飞行的手稿》的草稿,计有18 页稿纸(正反两面),《手稿》中带有优美的技术性插图和鸟类飞翔的生动形象,并且提供了一系列过去从未被集中在一部研究著作中的精彩内容。[2]
很显然,达·芬奇相信能够仿照鸟飞行的方式,按一个放大的尺寸制造可以携带人的机器。他先设计了一种扑翼机,完全依靠人的臂力,后来认识到人的臂力不足以扇起机翼,便又设想使人处于一种俯伏的状态,加上大腿肌肉的力量来动。
动力还是不足,他又考虑使用弹簧或弓弦作动力。从航空学意义上讲,达·芬奇的扑翼设计价值不大。但从机械学角度来看,他的设计富有天才。扑翼的翅膀设计成由几根多弯曲的金属杆连接的骨架,通过一套轮子和连杆,使每一根都产生多种弯度,从而达到精确模仿鸟的扑翼动作的目的。
达·芬奇还做过这样的设计,他在一张草图中画了四个机翼,驾驶员垂直地固定在里面,他用头按住一个操纵杆以控制机翼,用他的双手控制两个曲柄,利用自身的重量带动两个踏板。通过一系列冗长的计算,他推断出一个人用这种方式就可以产生600 佛罗伦萨磅(约合200 公斤)的力。
达·芬奇把自己设计的飞行机称作“大鸟”,他梦想“大鸟”从佛罗伦萨附近的切塞利山上升起来。他在笔记中写道:“这只著名的鸟将从与大鸟同名的山峰上面开始飞行,并将闻名于世。”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达·芬奇进行过飞行实验,但达·芬奇对人类飞行的理性探索,却启迪了后人。19 世纪人类研制成功滑翔机,终于实现了人类像鸟一样飞翔的梦想。

1. 达·芬奇手绘的人力飞行器图。从中可见人处于一种俯伏的状态,用大腿的力量来驱动。


2. 根据达·芬奇的设计,现代意大利研究者复原出的扑翼机,可见双翼巨大(戴吾三摄)。在本模型中,机翼由倒踩踏板驱动,飞行者通过交互的腿部运动来操作。推动力的效果通过手摇曲轴得到放大,并用于向提升装置提供动力。


3. 受蚕丝的启发,19 世纪科学家发明了人造丝。

二、蚕丝与人造丝
千百年来,人们都是用棉、麻、蚕丝、毛等天然纤维为原料,通过手工织成各种衣物。随着19 世纪蒸汽动力的纺织机出现,纺织效率大大提高,天然纤维受产量产地的限制,已无法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由此促使科学家寻找方便、廉价的替代品。
人们曾长期观察到蚕吐丝:蚕吐出的是一种黏液,在空气中凝固成丝,丝缠绕而后成茧。1644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发表论文,认为人类应该能仿效蚕吐丝的工序,制造出一种人造丝,甚至比蚕丝更好。此后,化学家设想了多种人造丝制造方法,大都是围绕解决黏液的来源,以为这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关键。
1855 年,瑞士化学家乔治·奥德马尔(George Audermars)设想通过实验,像蚕一样把桑叶变成丝。奥德马尔研究发现,桑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却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比纤维素多含有氮元素。是否能把氮加到桑叶中去呢?奥德马尔多次实验,最后将桑叶浸在硝酸里做硝化处理,再溶解于溶剂中,真的形成了黏液,并拉出了人造丝。奥德马尔很快申请专利,这是世界上首次获得生产人造丝的专利技术。之后,其他科学家用树胶、淀粉等原料也制成人造丝。
1884 年,研究蚕病起因的法国科学家夏尔多内(C.H.de Chardonnet)获得从硝酸纤维素制取人造丝的英国专利,并在法国贝桑松建起生产人造丝的工厂,1891 年日产50 公斤,1907 年日产达到2000 公斤,这是人造丝实现工业化的最早例证。[3] 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该发明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不过,硝酸纤维易燃,成本较高,逐步被后来的发明取代。
1892 年,英国化学家查尔斯·克罗斯(Charles Cross)、埃德瓦·比万(Edward Bevan)和科雷顿·比德(Clayton Beadle)发明了黏胶人造纤维的方法,1894 年获得英国专利。其方法是以由木材制造的浆粕为原料,成本低,性能好。英国采用新工艺建立工厂,并于1905 年扩大生产规模。随后,法、美、日等国纷纷建厂,黏胶纤维的年产量很快超过了天然纤维。随着短纤维技术的发展,黏胶纤维还纺出了人造毛、人造棉,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1897 年,德国化学家鲍里(Hermann Pauly)利用铜氨络合物获得生产铜氨人造丝的专利,英国的比万于1921 年获得制造醋酸人造丝的专利,都很快投入到工业生产中。铜氨人造丝的原料是短棉绒,要消耗大量的铜、氨,成本昂贵,发展受到限制。而醋酸纤维不易燃,手感类似真丝,其原料是木材浆粕、冰醋酸、醋酸、丙酮等,来源相对丰富。
20 世纪初,人造丝传入中国,国人曾根据西文名把“rayon”为“嫘萦”。嫘祖是传说中黄帝的妻子,最早发明养蚕;“萦”表达人造丝的旋回盘绕之状。而今人造丝的通用名是人造纤维,各种人造纤维的织品已渗透大众的生活。

4. 伊利亚·普拉特(Elijah Pratt)的奶嘴专利图


5. 五颜六色的安抚奶嘴,前端形似母亲的乳头


6.刺果类植物。放大观察,可看到刺果表面细小的刺钩


7. 乔治·德梅斯特拉尔的尼龙扣专利图(1957)


8. 尼龙扣开合示意图:(左)扣合,(右)拉开

三、乳头与奶嘴
奶嘴是仿生设计的一个简单而生动的例子。远在两千多年前,古罗马人就使用动物皮革制成人工奶嘴,不过由于卫生问题,这种奶嘴使用有限。中世纪后期,西方社会时兴银制的奶嘴,一方面是比较好看,另一方面是银的化学稳定性好。然而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价格,哺乳器要用手工打制,成本较高,加上富裕的人家常雇用奶妈,这使得银制哺乳器的市场有限。
进入19 世纪,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刺激发明家做出新的尝试。1841 年美国人查尔斯·温士普(Charles Winship)仿照人的乳房发明了一种奶瓶,可以让母亲佩戴在身上,据说可以让宝宝相信奶水是来自妈妈的乳房(用温士普的话说,这是“有用的欺骗”)。[4] 但是奶水的传送仍有问题:宝宝还得靠海绵填充的鹿皮乳头来吸奶。
1945 年,奶嘴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纽约的发明家伊利亚·普拉特(Elijah Pratt)利用查尔斯·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创新的橡胶硫化技术,获得历史上第一个橡胶奶嘴的专利。普拉特在专利申请书中说:他发明的人工奶嘴“防止乳头炎,婴儿用这种奶嘴吸奶,不会弄痛母亲的乳房”[5]。此后有关的新专利不断出现,甚至成为一股潮流,培育了欧美的新市场。
19 世纪60 年代,在英国出现了一种称为“妈妈”(Mamma)的新设计,创意也来自母亲的乳房,将哺养管的一端(材料是橡胶)以橡皮筋固定于形状有点类似鲸鱼的玻璃瓶上。19 世纪末又出现几种新设计,有的可以挂在婴儿床上,让宝宝夜间需要时随时用,或是利用小支架让奶瓶固定在孩子的胸前。奶瓶的形状有多样,但奶嘴都是模仿母亲的乳头。到19 世纪末,乳胶制的奶嘴几乎取代其他材料,设计讲究,按流量分S、M、L、+(代表十字孔)几种,以适合不同阶段的婴儿。出于天然原因,多数婴儿都爱吸吮手指头。19 世纪下半叶,西方发明了安抚奶嘴,即在奶嘴后面加个圆板,用它来代替手指满足宝宝的吸吮需求。但进入20 世纪,西方一些医生和家庭护士对使用安抚奶嘴发起责难,认为用它会危害宝宝的健康,是造成牙齿错位、鹅口疮和消化系统紊乱的根源。直到70 年代,大量的研究表明并非如此,情况才发生改变。如今安抚奶嘴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近年也在影响中国年轻人的家庭。

四、蝙蝠、海豚与声呐
声呐(或“声纳”),也称声雷达,是英文缩略词“Sonar”的音译,原意是“声音导航与测距”。声呐发出的超声波,碰到水中物体被反射回来形成反射波(或称“回声”),反射波被接收机所接收。根据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的时间,声呐便可以发现目标并探测出它的距离。声呐是典型的仿生技术,而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就尝试把两端开口的长管插入水中听测远处的航船,这种传声管被称之为“芬奇管”,是被动声呐的雏形。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声呐技术研究。1915 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郎之万(Paul Langevin)等人利用电容发射器和炭粒微音器做实验,到1916 年接收到200 米远处的舰甲板的回波。此后,郎之万用石英换能器取代电容发射器,并采用刚研制出的电子管放大器,到1918 年他们已能收到1500 米外的潜艇回波,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军用声呐。1917 年郎之万获得“水下通讯和水下目标定位的装置”的专利,此后又有多项声呐技术获专利。[6]
在英国,由于潜艇遭遇攻击损失严重,迫使英国政府集中力量研制反潜探测设备。1916 年在英国军方支持下,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领导了一个代号为“ASDIC”的反潜研究小组,研制主动式声呐。工作一直在秘密进行,其成果没有申请专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声呐技术研究加速发展。逐步地,科学家也认识到在自然界中蝙蝠和海豚都具有高超的回声定位技能。研究发现,蝙蝠不仅振幅调制(改变声音的响度),也采用频率调制(改变音调)。蝙蝠利用它的声呐,不仅能在黑暗的天空中导航,也能对它的食物定位。蝙蝠能区别出一个十字形与圆环形物体,能区分是虫子还是与其相似的纸片。蝙蝠的声呐可以同时探测几个目标,抗干扰能力也特别强。即使人为地去干扰它,哪怕干扰噪声比它发出的超声波强一二百倍,蝙蝠声呐仍能有效地工作。成百上千只蝙蝠同住一个岩洞,它们都使用声呐,但却互不干扰。而人造声呐却很难排除声波折射和水下反响现象的干扰。[7]
海洋哺乳动物海豚的声呐系统也非常奇特。海豚没有声带,它不是靠嘴发声。它的超声“发射机”是位于头部的、沿呼吸孔至肺部的呼吸道排列的有瓣膜的气囊系统。海豚是用肺部呼吸,吸气时要露出呼吸孔,吸足空气后再潜入水中。空气在气囊系统内循环流动时,便使瓣膜边缘产生振动而发声。产生的超声波通过头前部的“脂肪瘤”向前发射出去。海豚声呐的接收机是它的耳朵及头的某一部位,它的大脑听觉区域的组织特别发达。
研究表明,海豚声呐的精密性和探测距离,都超过现有工程技术中所有的类似装置。海豚在3000 米以外便能发现鱼类,确定它们的位置,区分它们的种类。蝙蝠、海豚等动物声呐系统结构的小巧、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以及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都引起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而仿生学的研究,在不断促进声呐、雷达等定位仪器的发展和完善。

五、刺果与尼龙扣
尼龙扣(又称威力扣、粘合带),方便而实用,其发明来源于小刺果的灵感,是仿生技术的范例之一。1948 年,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Georges de Mestral)到郊外打猎,回家注意到裤子上粘了许多小刺果,清理时很麻烦,这使德梅斯特拉尔产生了兴趣,便用放大镜观察,他发现刺果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刺钩,正是这些小东西勾住了裤子面料。德梅斯特拉尔想,如果在布带子上布置一些类似的小刺钩,使两条这样的带子相对合,用它来代替纽扣、拉链,可能既方便又可靠。有了想法,德梅斯特拉尔便着手试制。然而涉及到材料、机械加工,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得多。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到1956 年德梅斯特拉尔终于取得成功,并于1957 年在瑞士、英美等国先后申请了专利。[8] 不久,尼龙扣的生产线建立起来,新产品投入市场。
德梅斯特拉尔给他的发明起名“纬格罗”(Velcro),其名称来自法语Velours(丝绒)和Crochet(钩子)的前3 个字母组合。新发明是由两条等宽的尼龙带组成,一条称作绒带,上面织满绒毛圈;另一条称作钩带,乍看上去像一行行的环形套,仔细观察,环形套从一侧断开,长的部分带有一个弯钩,短的部分呈圆弧状。使用时,将钩带和绒带对合,轻轻一压(称“扣合力”),就联接起来;而要把它们分开,明显感觉到要用较大的力(称“撕揭力”)。
尼龙扣轻巧易拉,结实耐用,又可以清洗,不会锈蚀,上市后受到普遍欢迎。尼龙扣的发明造就了新产业,产品多样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绒带和钩带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以上所说的例子都是在仿生学明确成为新学科以前。自20 世纪60 年代起,随着仿生学的建立,仿生设计进入了新的阶段,由此也掀开发明史的新篇章。

注释:
[1]( 美) 迈克尔· 怀特:《列奥纳多·达·芬奇——第一个科学家》,阚小宁译,三联书店,北京,2001,第344 页。
[2] 同[1],第351 页。
[3] 戴吾三等:《影响世界的发明专利》,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第128 页。
[4](美)爱德华·田纳:《不只是发明:科技改变人性?》,李佩芝译,时报文化公司,台湾,2004,第58 页。
[5] 美国专利申请书“Artificial Nipple”, 编号US4131, 见美国专利局网站。
[6] 同[3], 第382-383页。
[7(] 美)D.S. 哈拉西《:仿生学》,《仿生学》编译组译,科学出版社,北京,1975,第57-58 页。
[8] 美国专利号2,717,437,见美国专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