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地方重塑——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

  • Update:2013-10-16
  • 汪大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9期
内容摘要
地方重塑是2013 年“国际公共艺术奖”和论坛的主题,作为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出发点和归宿点,地方重塑是由公共艺术的属性所决定的。它从各个角度引导了城市生活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公共环境里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反映出与生活和公众的联系,强调关注现实与精神等的社会问题,更以“地方重塑”的内容与形式重新拾起城市失落的灵魂。地方重塑的理念从不同角度关注和诠释城市生活与地域文化,关注人文、历史脉络与公众日常生活,体现出公共艺术对社区再造及重塑市民文化生态的意义。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都市,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下社会,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暗流涌动,来自人与城市空间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层出不穷。而公共艺术的适时出现与恰当介入,起到了某种程度的缓冲与弥合作用。公共艺术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综合性、整体性、实践性、多元性的特征,使之几乎涵盖了人类的一切生活状态。公共艺术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介入和装饰,而是以哲学、美学、艺术观念为指导,将人类的诸多研究成果整合起来,从整体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为连接所进行的广泛艺术行为。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单纯与丰富共存,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交织,城市文脉因此上承下传而丰沛充盈绵绵不断,城市文化精神体现人性魅力和人格的强壮独立,公共艺术因此成为传达城市内在精神、融合各种人际关系、缓和城市各种矛盾的中介与灵魂。
地方重塑作为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更从各个角度引导了城市生活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的方向。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进入公共空间。近年来,公共艺术在国内发展迅速,公共环境里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反映出与生活、与公众的联系,强调关注现实与精神等的社会问题,更以“地方重塑”的内容与形式重新拾起城市失落的灵魂。
地方重塑是2013 年“国际公共艺术奖”和论坛的主题,也是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国际公共艺术奖”由中国《公共艺术》和美国《公共艺术评论》两家期刊于2011 年共同创立,评委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土耳其、中国的策展人,公共艺术和当代艺术评论家,并在全球范围推举15 位研究员,由他们提名各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壁画、雕塑、社区改造、空间转换、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在不同层面上具有标杆性,为我们理解和阐释公共艺术的基本内涵提供不可多得的范例。本次“地方重塑”的理念从不同角度关注和诠释城市生活与地域文化,关注人文、历史脉络与公众日常生活,体现出公共艺术对于社区再造及重塑市民文化生态的意义。
城市化进程让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开始介入或融入城市生活,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也开始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想象与向往。如何让城市居民到乡村寻找“精神家园”,或者不出城市,成为“城市山民”,成为公共艺术改造地方的推动力。艺术家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表达对城乡发展的特定思考,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千差万别的自然、人文元素,为创造出不同主题和模式的“地方重塑”样本提供了无限可能。
此外,“国际公共艺术奖”的评选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公众视野,建立一个强大、广泛的全球公共艺术网络,也能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公共艺术概念,并积极参与公共艺术的建设。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论。公共艺术本应来自民众,而不是艺术家的恩赐和给予。公共艺术的性质决定它是从土里自然长出来,不是外在添加之物,因此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就尤为重要,如此才可以枝繁叶茂而生生不息。而“地方重塑”作为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以其深厚而广泛的正能量,在评奖的过程与结果中,必将给整个公共艺术领域和社会生活以及精神领域带来全面的良性影响。
一、“地方重塑”——公共艺术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振兴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公共艺术日益成为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公共艺术已经从在公共空间设置艺术品,逐渐走到借助艺术参与社区建设,对我国的地方重塑有很大的启发。地方重塑是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也是公共艺术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方面以地方重塑为主题的公共艺术对经济与社区发展有利,可以提高其知名度;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将会给城市和地方会带来巨大的社会资本收益,尽管这是一个很难评估的概念。
1. 公共艺术在“地方重塑”中的作用
首先需要厘清“地方重塑”这个名词中的“地方”概念。这里所指的“地方”从空间角度划分,是指某个实体的特定区域;从行政管辖的角度划分,是指一个实体的社区,是现实存在的某个社会空间的划定。
如今社会单纯追求GDP 增长,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脱节,整体缺乏人文关怀。眼下高楼、道路、广场、车流、灯饰等目力所及的东西是城市的表征,也是城市与乡村最直观的区别。但城市在快速发展现状下出现了诸多的不平衡,其中之一就是城市景观形态与城市历史文脉相与脱节,甚至盲目跟风,竞相建设大广场、大草坪、景观大道,更甚者还有低水平城雕造成的视觉污染。整体城市建筑缺乏个性,照搬与抄袭比比皆是,呈现趋同化、千城一面等景象。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迅速发展,某些人私欲膨胀,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在接受西方现代文明同时,全盘接受西方价值观,与现实的社会状况发生矛盾冲突,对文化关注不够。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脱节,人际关系紧张,矛盾迭出,这些现状令人唏嘘。
更严重的问题是,社会竞争造成的社会压力引发人际关系紧张、贫富差距加大、部分人群被边缘化。很多公司企业盲目引进西方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求发展。殊不知西方社会有很多法律保护来缓和贫富矛盾,实现社会保障。但我国以农耕为主,讲求和谐发展与和平共处。西方文明的全盘引进与嫁接必然形成不和谐的文明冲突,西方的某些竞争机制也不合我们的国情,一部分人群被边缘化,融入不到竞争体系中,社会矛盾也得不到有效缓解。同时,不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又造成自然环境生态的破坏,农村土地的流失。农民工纷纷进城讨生活,由此又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其实,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表现为经济竞争力的强弱,而且表现为文化竞争力的高下。对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价,不仅应当有经济发展指标,而且要有文化发展指标的要求,不仅需要“经济强市”,而且需要“文化名市”。进一步说,需要通过塑造和强化特定城市的文化个性来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公共艺术应该在这些方面实现“地方重塑”的效应,全面引导城市风貌与城市文化的提升,缓解社会矛盾的危机。
2. 公共艺术“地方重塑”的背景
费孝通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含义大概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地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各美其美的创造之美与美人之美的欣赏别人之美结合才能形成美美与共的天下大同理想境界。这也道出了公共艺术在缓解社会矛盾、舒缓各种社会紧张关系中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我们也接触了西方的价值观。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观是中庸与和谐,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却是竞争与发展。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上去了,但在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和对文化的战略性思考上,在理论和方法论各方面都没做好准备,以致全民在文化上缺乏自尊和自信。
在西方,现代生态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是后工业时代现象,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反动和救赎。农业生态文明从精神层面来说是一种节制人类欲望和行为的文明,工业文明则是一种激发人类欲望和行为的文明,二者之间有“结构性的矛盾”,又面对着必须共存的现实。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资源有限和欲求无限的矛盾凸显,环境污染的问题突出,由此催生了生态理念的兴起。另一方面,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想退回“小国寡民”时代,怕也是不现实的事。人类大约只能在这种冲突中调解与缓和这一冲突。
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有冲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互济互补的一面。从技术层面来说,所谓环保技术,可能就是二者间的中介,诸如污水垃圾处理技术、节能技术等,均是以工业文明产生的技术,解生态文明之困境,也带来了新鲜的文化视角。可以说,改革开放打破了以往政府主导下的计划经济和单一文化价值的认同,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的认同,让人目不暇接。如何能在竞争中相互认同、和谐发展,让多元价值判断在争奇斗艳的同时,各显其美,就需要公共艺术的魅力和影响了。公共艺术介入“民众生活”,这是全球公共艺术的整体走势。以“地方重塑”为主题的公共艺术,将缓解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怪现状,重新弥合人性的缺口,重建美好的精神与物质家园。
3. 公共艺术“地方重塑”的具体案例与社会融合途径分析
中西方公共艺术界在异曲同工地绘制着当今公共艺术的“世界版图”。作为公共空间中大众参与的艺术,它们都在试图介入大小城市与乡村地域的生活,并关注其中的日常生活与历史脉络,在改造和完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提升人的幸福指数。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在这个泥沙俱下的现实世界中,“地方重塑”将使公共空间的气氛趋向柔性和平和,带给人们温情柔软的正能量,慰藉心灵、滋养精神。
第一个案例来自美国的作品《2501 个移民》,充分体现出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在墨西哥,大量城镇和农村人口陆续流向城市。若干年后,艺术家亚历杭德罗•圣地亚哥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墨西哥,发现年轻人、壮劳力都已经离开了。他计算了一下,从农村出去的大约有2500 人,就在当地塑造了2500 个雕像来表示思乡之情。在这个过程之中,正好他的女儿出生在墨西哥,所以他就多加了一个塑像,成了今天的2501 个塑像。这样在整个公共空间里面充满了思乡的柔情与温暖的亲情。(图1、2)

图1-2.《2501 个移民》,艺术家:亚历杭德罗•圣地亚哥(美国)

美国叶蕾蕾的卢旺达治疗项目也带给人们治愈心灵的感动。当时艺术家带领三个志愿者去了卢旺达的一个城镇。那里因为民族矛盾冲突,死掉了一万多人,艺术家便在那里建了一个万人村。当时当地居民情绪非常低落,都沉浸在一种悲哀的氛围当中。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公共艺术的治疗方案,把这个万人村作为一个纪念缅怀的地方。艺术家率领当地居民参与建设构思,在创作活动当中,居民们寄托了自己的哀思,把对未来的憧憬做了充分表述。这样把在一个种族冲突后沉浸在悲哀气氛里的人们救赎了出来,对自己的生活又充满了希望。所以公共艺术也是一种治疗人们心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图3-5)

图3-4. 卢旺达治疗项目,种族灭绝纪念馆。艺术家:叶蕾蕾


图5. 卢旺达治疗项目,叶蕾蕾与当地居民一起创作马赛克画

另一个公共艺术案例是《无声的进化》。英国艺术家杰森•德凯尔•泰勒在墨西哥坎昆国家海洋公园的海底雕塑了400 多个墨西哥各个阶层的居民。如此海底成了非常壮观的公共雕塑公园,每年吸引大约75 万的游客潜水游览。他是在保持海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创造了这个伟作,那些作品渐渐成为自然人造礁石,很多水生植物依附其上,非常美好动人,同时改善了海底生态循环。在整个过程之中,艺术家为大家证明了公共艺术不仅存在于陆地,而且存在于海洋地下空间中,并与环境融为一体,亲密无间。天上、人间、海底,一样充满自然的柔情。(图6、7)

图6-7.《无声的进化》,艺术家杰森•德凯尔•泰勒(英国)


公共艺术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应大众而生,为大众所需而发展。第三个案例来自美国华裔艺术家凯蒂•张,他在社区边上的一个小破屋的黑板上出了一个题目:“在我死之前,我想要什么?”这样的一个填空题困惑了所有的居民。平时小区里的居民是相互割裂、互不来往的,但因为这样的一个题目,把大家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面对死亡时最后需求的交流来达到一种心灵的沟通。这个事件也在各地的网站上掀起了人们创作公共艺术项目的热潮。一个简简单单的想法勾起了大众心灵的沟通和碰撞,一切都那么直接而简单,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一个地域的一种矛盾关系,这就是公共艺术震撼性的力量。(图8、9)

图8.《在我死之前》,人们正在填写自己的心声。艺术家:凯蒂•张(美国)


图9.《在我死之前》,艺术家凯蒂•张(美国)

还有一个案例来自中国。2009—2010 年,我们在曹杨新村举办公共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曹杨新村是由苏联援建的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当时的居民主要是20 世纪50 年代备受尊敬的劳模、技术人员。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他们被边缘化了,年轻人陆续离开,剩下的那些当年的风云人物们感到深深的失落。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公共艺术唤醒他们心底的自豪感,提升自我满足感。这次活动受到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同行的共同关注。在活动当中,一个加拿大的策展人发现中国人能够把代表隐私的被单晒在外面,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于是他转换了思路:每个人在被单上写一句最想讲的话。于是每一个居民都亮出自己最心爱的被单,写上自己最想讲的话。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学生,把50 年代流行的一些儿童游戏重新再现,唤起大家欢乐的儿时回忆。还把破旧的晒衣杆通过色彩的构建,使小区环境获得全新而美丽的变化,这也是非常低成本的运作活动。这是一幕集空间艺术、数码艺术,以及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特点的多媒体公共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在这样的公共艺术活动中,整个社区的心理和面貌悄然改变了。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心灵和谐、包容、共生,实现了地方重塑。“曹杨还是昨天的曹杨,但今天的曹杨为什么天更蓝,水更清,人更欢?‘公共艺术’让曹杨新村旧貌换了新颜”,一起走向更辽阔的明天。
另外一个中国玉环坎门的公共艺术案例也值得推广。在美丽的渔村玉环引进公共艺术,打造一种让城里人羡慕的生活方式,从而带动旅游业。不是仅仅靠出卖当地的资源去吸引旅游,而以公共艺术为核心,以人文与人本为旨要,在体现其独特地域魅力之际,通过打造专为艺术以及艺术家开展活动及创作的专属驻地,建立老年之家、俱乐部。同时将家庭加工业转型成手工艺文创业等各种创意手段,弘扬地域文化,吸纳艺术精华,打造国际艺术平台,强化美好生活信念与心态,构建美好和谐家园,并以此推进旅游产业的同步发展,绘制了一个渔村的崭新蓝图。(图10-13)

图10. 浙江省玉环县“美丽乡村”项目,动漫谷的规划示意图板


图11. 浙江省玉环县“美丽乡村”项目,废木料搭建的狮子王造型


图12. 浙江省玉环县“美丽乡村”项目,龙溪乡山里村的壁画


图13. 浙江省玉环县“美丽乡村”项目,展示于野外的农民摄影作品

可以看到,公共艺术实现地方重塑的路径途径是:进入社区——进入产业——进入公共空间——进入公共文化,从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唤起人们的美好信念。这种途径和方法是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干预和化解矛盾,融合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后达到一种和谐的大同状态,这也正是人类生活环境的终极美好状态。

二、公共艺术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运作机制
公共艺术是一种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解决公共社会、公共问题的运作机制,其中渗透着深层的智慧。与其说是一门艺术,倒不如说是对人驾驭社会资源能力的一种考验,其中需要掌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等几个原则。
“因地制宜”指的是从民众中来的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而不是外来赋予或艺术家恩赐的,不是外加的意愿,其中包含着对人智慧的考验。“因势利导”是指顺民意而为之,顺其势而导之。根据不同的价值判断、不同民族文化和喜好,引导各自的归宿点。这需要敏锐的判断力,也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因人而异”则指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受众,采取不同方法。针对各种人群、不同价值取向,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妥善处理。
比如“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的这个作品,就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和智慧。城市化过程当中,因为部分农村的圈地运动,有一些农田被废弃,不同的人群之间因为信仰、兴趣等不同,基本不相往来。一些艺术家便在一个社区的荒地里进行开荒,耕地种菜,自给自足,每到一个收获的季节,他们把吃不完的东西做成果酱或者酿成酒,馈赠给周围的亲朋好友。渐渐地,社区变得充满欢乐与人情味。通过公共艺术的互动,加强了公共社区之间人与人的一种沟通交互,也就是找到了一种人最原本的生存状态。在这个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涉及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协调。比如一开始的把地面绿化翻掉,就需要管理者、社区的认同。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更需要各种方式方法平衡利益关系。(图14、15)

图14.《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公共艺术项目,居民在社区绿地上种植蔬菜。艺术家:马杰提卡•波特尔克和怀尔德•维特森(斯洛文尼亚)


图15.《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公共艺术项目,居民在社区厨房里烹饪

曾在艺术双年展上看到一个典型的运作机制的案例,当地一个社区的荒地想改造成一个公园,他们在将要改造的地方建了一个棚,有社区志愿者在这个棚里。艺术双年展时,全世界很多艺术家都去往那里,他们在展场的一条路上种上鲜花,引导艺术家们到这样一块空地的小棚中休息散步,与艺术家进行交流,同心协力商讨如何把这块地建造成一个公园。如此,利用一个在小棚休息的间歇,志愿者花费半天坐在那里收集艺术家的想法,也能成为公共艺术的一件作品,可以作为实际运作机制的参考。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叫“足球场”。一个西班牙的艺术家来到中东沙迦地区,因为以色列和阿拉伯不停地发生矛盾和冲突,他就在两个社区当中画了一个足球场,利用足球场进行了一次增进人们友谊的比赛。这个友谊比赛打破了两个民族的壁垒,他们开始忘却以往,非常融洽地共同玩一场游戏。就这么在地上画了几条简单的杠,就解决了存在多年的民族矛盾。所以,有时候简单和直接也是一种力量,这也是公共艺术带给我们的思考。(图16)

图16.《足球场》,艺术家:梅德•洛佩兹(西班牙)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是一种用艺术语言和方式解决公共问题的特有的创作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美术的创作方法,完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创造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标准的转变,促使创作成果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公共艺术应该遵循并强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从人文环境建设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从人文关怀到人的幸福指数的提升作用。
当然,公共艺术当下的任务是关注社区人文精神与幸福心理指数的同步提升,关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关注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艺术资源之间的结合在中国的特色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公共艺术在介入社区文化建设、增进居民交流和沟通、化解社会矛盾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其中充满着微妙而无穷的智慧。
三、 公共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向。
和当代艺术正在向城市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延伸一样,如今的公共艺术广泛存在于广场、小区、街头巷尾。无论在密度适中的社区,还是符合人性尺度的田园城市,作为人们对理想的一种表达和精神场所的营建,公共艺术应运而生。因此,公共艺术是在公共空间中面向社会、关注大众审美需求所作的创作活动。它的要义和灵魂便是它的公共性和社会的公共精神。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进入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等方面都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如同在物质上“一夜暴富”,在精神上常茫然无从。因此,如何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成为当代艺术的迫切课题。中国呼唤能代表大众审美意识的公共艺术作品和公共艺术家。因此,以公共艺术的精神要义引领当代艺术的发展,不啻为一条正确的探索途径。
公共艺术应该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传承城市文脉、彰显城市个性的名片。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功能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城市文脉流失、人文精神缺损,所以,公共艺术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平衡人文与功能的关系,承担着城市形象大使的重要角色。当代艺术应该以此为精神导向,不仅在于满足人的必要性活动需要,诱发自发性活动的回归,更应激活人的社会性活动的参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现实情感与深层的思想交流。
公共艺术不是某种具体样式,而是代表艺术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后现代主义现象的必然归宿,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综合性、整体性、实践性、多元性的特征,使之几乎涵盖了人类一切生活状态,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介入和装饰,而是以哲学、美学、艺术观念为指导,将人类的诸多研究成果整合起来,从整体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为连接所进行的广泛艺术行为。以此为引导的当代艺术也应该具有综合、广泛、深厚的理论背景与多元支撑,从而不断突破人们既定的文化和审美的趣味、用自己的艺术造就新的时代趣味。
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当代艺术的三个特征:参与性、干预性和批判性。而在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最希望加入的应该是建设性元素,以积极地介入地方文化建设替代消极地批判社会弊端。恰恰公共艺术就能做到这一点,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公共艺术是值得我们倡导的当代艺术的方向。而“地方重塑”之所以能成为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在于它关注公共空间人文关怀环境,全面贯彻到了城市生活与地域文化之中,并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中去,充分体现出公共艺术对于文化和生态重塑的重要意义,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