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重点美术院校201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 Update:2011-03-07
  • 来源: 装饰杂志

 野心勃勃的起点

Starting Point for Ambitious

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201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the First Exhibition of Outstanding Works by 2010 Graduates from Key Ar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撰文:梁文   Written by Liang Wen

展览负责人:何洁、董素学

展览设计及制作:崔笑声、周岳、苏学静、刘国江

图片整理:苏学静

 

 

图一:清华美院毕业设计展场

 

20108月,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全国九所美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举办毕业生优秀作品年展,旨在对当今中国美术院校的教学和创作进行深入研讨,促进各艺术院校以更开放的姿态,向社会展示教学活动。

20101210,“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201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广州大学城美术馆开幕,汇集了9所美术院校2010年度的251件优秀毕业生作品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出。参展的学生不只是作为毕业生,同时作为青年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他们独立的探索之路,故曰“千里之行”。

各美术院校每年都会面向社会推出毕业生作品展,向社会公开推介本年度的成果,搭建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平台,形成学院传统与当代社会的对接,继而将学院教育问题投入到社会文化讨论之中,毕业设计展览在近几年已经成为艺术和设计院校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但九所艺术院校联合办展尚属首例,九所美院第一次可以在一个平台上相互比照。

 

个人情结、生活记忆、身体认知和社会介入

九所美术院校遍布全国各地,但本次展览中,学生所思考的问题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所关注的对象和讨论点问题集中在,个人情结、生活记忆、身体认知和社会介入几个方面,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地域这个重要的因素表现得十分模糊,讨论的展开更像是建立在一个抽象的地点。

 图二:彭喆、贾萌飞 清华美院《都市混合器》

图三:曾旭 中央美术学院 建筑学院 《对话》南京老城南旧城改造 

图四:何洋 晋亚日 吴沈勰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Recycle的花园》

 

几个不错的环境设计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将社会问题纳入到课题当中,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作品《都市混和器》[2]、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筑作品《对话》[3],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的作品《 Recycle的花园 》系列[4],改造、城市、平衡、生态、过去、未来等词汇成为了作品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学生在努力面对当今的社会问题和城市现状,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学生在观念和形式之间的徘徊,从设计过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形式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其它的环境设计作品,例如《白城子—洞窟生态酒店设计》、《艺度艺术中心公园》,以及《杭州之窗》等,可以更明显地感受到拘泥于形式的故弄玄虚,当今设计界所关注的问题几乎无所体现。这种倾向并不仅出现在本次展览的环境设计作品中,对形式的强调成为多数设计专业作品的主要特征。从另一个角度看,形式感的追求一直都是美术院校设计作品的特点,在视觉体验的掌控能力具有优势的艺术院校学生,近年来也不断地创造出一批创新性视觉语言的设计作品。但是在当今的时代,面对在分析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具有优势的综合性大学的设计专业,艺术院校需要做出更明确的选择,寻找视觉语言的创新方法。

 

图五:马克  中央美术学院 造型学院 实验艺术 《超写实——马克的左手指的第一关节》

图六:闫超 西安美术学院 版画系 《垃圾桶2》

图七:胡可人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超级安全包——包给与人安全感的7个探索》

 

令人欣喜的是几个院校的实验性艺术作品,表现出对个体、生活、情感的细腻解读和阐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马克的《超写实—马克的左手食指第一关节》[5]通过重新对身体进行解读,探索了对身体的认知;西安美术学院阎超的系列版画[6]从自身最熟悉和有感触的事物——垃圾桶、餐具——出发进行创作,这几件作品中对于人和物体的推敲态度,正是表多数设计作品所缺乏的。在诸多设计作品中,最值得提到的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胡可人的作品《超级安全包——包给予人安全感的7个探索》[7]。设计概念来源于作者对生活中的一些感触——当今社会中人的安全感丧失,由此作者开始关注“人缺乏安全感”的问题,通过查阅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人面临危险的应急机制等问题,并由此想到如何使环境设计和产品的设计给人这种应急反应以支持,于是寻找到了设计点。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毕业设计作品案例,在这个作品中,作者把个人情结、生活记忆和身体认知通过研究整合到一起,并由此设计了一个与社会关系紧密的作品,形式完全被消化在这些更重要的因素当中。马克、胡可人、阎超在这里展示给我们的是他们对周围所有事物精致的观察和温柔的感情,这一点正是设计师所必备的,只有建立在这样的情感之上,才会出现对人类充满关怀的设计。

 

材料,还是材料

图八:尹代波 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系 《XIANG》

图九:邓玉峰 湖北美术学院 《白马非马》

图十:高蓉 中央美术学院 造型学院 《花家地北里5号八单元——12层》

本次展览另一个让所有参观者惊奇的是一些作品中材料的使用,四川美术学院尹代波的雕塑作品《XIANG[8],湖北美院邓玉峰的《白马非马》[9]中所使用的综合材料,恰如其分地支持了其各自不同的造型语言,而中央美院高蓉的作品《花家地北里5号楼八单元—12层》[10]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却足以令人咋舌。作者用布、棉花和海绵为材料,复制了一个北京普通社区居民楼里的门外一角,作者曾经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水管上掉漆生锈的斑迹、防盗门上泼溅的污点、墙上的鞋印和小广告、电表箱门还有里面的开关、春联等细节都是以刺绣的方式再现出来,作者试图用这种方法挑战传统刺绣语言的装饰属性。在还原复制场景的同时,给予观众,近距离观察细节时,新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图十一:林牧森 清华美院 Venture钓鱼护具设计

图十二:袁齐利 四川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TQ煲煲》

这次展览中,艺术作品表现出更突出的材料想象力,相比之下,设计作品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显得有些中规中矩。清华美院林牟森的《渔具》[11],四川美术学院袁齐利的[12]TQ煲煲》等几件产品设计,都不失为优秀的设计作品,但主要动人之处是从使用者出发,在功能上的改进,以及造型的处理。近年来,材料话题是设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讨论点,各院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但是从本次毕业设计展看来,这种讨论并没有在设计观念上影响学生,展览中没有出现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新材料的案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图十三:李倩、叶惠强、詹丹萍 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数码艺术设计系《原》

图十四:王扩 清华美院 《乌鸦》

图十五:郭寿涛 中央美术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 电影与影像艺术 《东来旅馆》

图十六:马屏 西安美术学院 影视动画系  《乡间精神病人》

几个新专业的作品,在探索精神上,值得一些成熟专业学习,广州美院设计学院李倩、叶惠强、詹丹萍的数码系新媒介作品《原》[13],在展场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空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扩的动画作品《乌鸦》[14]中央美术学院郭寿涛影像作品《东来旅馆》[15]西安美术学院马屏的作品《乡间精神病人》[16],无论对社会的思考,还是技术水准都表现得相当成熟,并且具有年轻人应有的犀利态度。

“做99次毕业设计就可以得到真金”——中央美术学院学生

图十七:钟昭 西安美术学院 工艺系 装饰艺术《大兵小将》

图十八:李西 鲁迅美术学院 版画系 《现实,侵犯了梦之二》

图十九:韩寒 四川美术学院 版画系 《若有若无的叙述》

图二十:吴梦诗 中央美术学院 造型学院《塑》、《溺》

图二十一:吕广振 鲁迅美术学院 版画系 《baby face LV 系列》

图二十二:杨洁 中国美术学院 《退回》

图二十三:张丽 广州美术学院 版画系 《窥系列》

图二十四:黄志坚 金璟 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I'll 展——选择综合症》

图二十五:清华美院 工艺美术 玻璃艺术《On the road》

图二十六:王国栋 清华美院 陶瓷系 《鸥鹭忘机》

图二十七:焦朦 中央美术学院 造型学院《一居室》

图二十八:宋娟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时装设计《一个人的宇宙》

图二十九:徐丝路 中国美术学院 染织与服装设计系 《车专土唐》

学生苦学四年,毕业设计为承前启后阶段,一方面是对四年在校所学进行整体的、综合性总结,另一方面则是职业生涯的序曲,这是一个从学校到社会重要的过渡阶段。因此,作为艺术和设计人才的培养单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是强调学院的开放式的探索和研究,还是实践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毕业设计——艺术和设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究竟应该选取哪种标准?应该给与学生怎样的引导?毕竟,这两种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矛盾性。

 

本次展览中,实验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思考。在设计学各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中,我们是否过多地强调和追求可操作性、可实施性,而忽略了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试验,从而抑制了学生对于设计的那种潜在的,发自内心的理想主义情怀,以及天真浪漫的原始创造力?

 

四年严格、艰苦的训练之后,毕业设计是学生整理所有头绪——四年中的思考、疑惑、兴趣、梦想——的机会。我们应该给鼓励学生充分地利用这个机会,做自己希望的设计,独立思考、去选择、去判断;去寻找他们所处的位置、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去面对艰苦的制作过程;去熟悉和了解材料、工具和工艺。几个月的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检验,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挑战。经历了此次挑战之后,学生将会有更大的勇气面对未来。

 

当今世界变化莫测,艺术以自身的魅力反映出时代的本质,而设计为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艺术和设计院校的责任就是,当我们的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已经为社会做好了准备,毕业设计展览是对我们准备状态的检验。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在此次展览新闻发布上所言:

“一个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其主要使命是要培养出适合当代及未来社会、文化形态,具有艺术的理解力、健康的品味、卓越的艺术技巧,并具有执行能力的艺术人才。而对从他们进入校园到走出校园时的变化与提高部分的考查,则是显示和检验一个学校作为的重要指标。”

每一次毕业设计展览中的作品都代表着一群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这些青年人,他们即将开始独立探索的道路,努力寻找新的目标,探索新的方法,精神饱满,野心勃勃,这是毕业设计展览应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