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自然而有序的生长:第七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

  • Update:2013-11-21
  • 杨冬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11期

第七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于 2013 年 9 月 2 日至 14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作为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课程的有益尝试,“装饰材料创作营”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每年暑期的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将新技术、新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主干,积极开展材料设计与应用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参加第七届“装饰材料创作营”的师生分别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一流设计院校,共分为 6 个小组。今年的创作主题为“生长”,要求每组同学在 3000 毫米×3000 毫米×3000 毫米三面围合的空间内,运用防火板、软木、3FORM 板、木地板和照明光源共五种材料进行创作。
“装饰材料创作营”力求增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相关课程的授课水平,并对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建立与材料的互动和情感 ;通过对创作主题的表达,增强对于材料的质感和可塑性的掌握 ;学习对细部设计及构造的研究方法 ;以可持续的眼光看待材料,积极探索材料应用的全新可能性。
良好的理念在教学中实施的确需要特殊方式,并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兼顾教师的执行能力。创作营在课程安排中遵循“由浅入深、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原则。先确定创作小组和各组的材料选择,然后安排各小组参观材料的制作过程、了解材料特点和使用现状,师生们通常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根据创作主题初步确定了作品形式。之后通过与教师的反复商讨、制作模型和到厂家再次调研等方式,将作品深化和细化直至完成。
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往的设计经验得到强化,先确定方案、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完成。其实这是几乎所有的设计专业都遵循的工作方式,创作营的课程安排也遵循这样的规律。所以本课程的主轴与其他设计课基本一致,只是根据课程要求增加了许多新颖环节,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完成度,也保证了教师指导创作时的学术质量。
虽然创作营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但这并不是对研究型大学办学思想的否定,恰恰相反,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一直以来,学术界甚至许多教师都对研究型大学有所误解,认为所谓的研究就是争取科研立项、撰写专著和论文。我们认为,这其实是对研究型大学理解的某些“误读”。研究型大学绝对不是否定经验型和实践性知识的价值,而在有限的课时内,对这些知识的水平和传递方式有了更高要求。创作营在课程内容、安排方式、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力求体现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与理念,并对设计院校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

01 小组
指导教师:彭 军、 王 强、邱晓葵、韩文强
创作营营员:朱云帆、周雪娇、韩嵩、张凤、韩颖、马騻、关国蕊、王泽
作品阐释:通过对“生长”概念的发散与理解,意在表达“生长”过程的转折性节点;通过不同材质属性的表现,构成一个生命从无到有的完整循环。单元元素采用300毫米×300毫米的正方形呈现,结合四边的不同位置,不同深浅的开槽,以一种最为传统的咬合方式互相组合穿插,通过富有韵律的重构与整合,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当中营造一种若隐若现的、梦幻般的体验。

02 小组
指导教师:崔东辉、李朝阳、张静、徐秀卿(韩国)
创作营营员:何宽、刘泽琦、张馨予、王俊强、王思怡、江明熏、董丽丽、袁金辉、任薇
作品阐释:以细胞作为创意的载体,通过单位板材模块的插接,构建出类似于“细胞壁”的空间结构。这种空灵的架构体系,限定围合出大量的单体空间,使得作品形态富于韵律。类似细胞组群的阵列以静态模式在空间中自由“生长”,给人以遐想,那些没有建构填充的空间,似乎也存在着即将被细胞的生长蔓延的可能。

03 小组
指导教师:方晓风、刘东雷、张晔、石硕
创作营营员:付濠铭、康雪晨、孟梓、李伟欣、唐诗淇、李所贞、杨旸、李国军
作品阐释 :“生长”是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作品借由对空间流线的研究来探讨人与空间的互动。

04 小组
指导教师:杨冬江、何小青、黄国涛、刘孜
创作营营员:刘宇翀、魏芳、邹声闻、王以晴、肖婷、张国卫、蔡得利、朱雪来
作品阐释:蜂巢、松果、花瓣使人联想起神秘的斐波那契数列,由此发散的灵感探寻着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

05 小组
指导教师:杨宇、赵虹、聂影、谢明洋
创作营营员:陈志丹、袁伟权、黎珠、王庆、何晓甜、武星、苏雯、陈俊
作品阐释:设计灵感源自于空间中最简单的元素—“线”。将线段首尾相连,构成二维空间的“环”;再将二维的“环”两端并置在一起,便构成了三维的“异形环”;最终的单体形态由两个“异形环”反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在空间中扭曲的“X”。作品充分发挥了“防火板”的韧性特点,通过简单单体的不断复制,向空间的各个方向不断“生长”,使得形式与结构合二为一。

06 小组
指导教师:何崴、李存东、王辉、戴昆
创作营营员:余明伟、柏思宇、金善庆、曹冲、赵易乔、赵琪、裴元、李文静
作品阐释:“生长”是一个无限循环、无限变幻的过程,作品基于对生长概念的认知,希望能够让观众体会作品从无到有、直至慢慢消失的整个过程。通过观众的参与,转换了功能意义的作品依旧延续和诠释着“生长”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