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美国社会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生态——访问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的一些思考

  • Update:2012-09-28
  • 李天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8期

        艺术教育的理念和社会对艺术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全美国的独立艺术类院校中,麻省艺术学院是唯一一所公立的学院,也是美国第一所能授予艺术学位的艺术学校。据院方介绍麻省艺术学院有8 个系21 个专业,每学期开课近500 种,提供本科学位课程包括:动画、建筑、艺术史、艺术教师教育、陶艺、时装设计、纺织、电影、录影、玻璃工艺、制图设计、虚拟效果、工业设计、珠宝及金属设计、博物馆教育、绘画、摄影、版画、雕塑及媒体工作室。学院的硕士研究课程包括:动态媒体研究、摄影、3D 美术、建筑、艺术教育及纯美
术与设计。学院的几栋教学楼连在一起,各专业的硬件设施齐全。学院附近就有两个美术馆和其它的美术学院,有利于学生交流。他们用发展的精神培养具有创造力的职业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等。
        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和他们高水平的教育系统有关。很多美国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高等教育要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服务,让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通过研究及学术成就扩展人类的知识和幸福。通过相应的和适应的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特点是数量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多。教育实施基本都是实现教学、科研、服务3 大部分。”[1] 美国的教育体制有公立和私立之分,而美术学院多为私立。

1. 美国麻省艺术学院


2. 一年级的素描静物课


3. 一年级色彩静物课,色彩主要靠想象


4. 位于波士顿的“坏艺术博物馆”专门收藏落选作品


5. 摄影系


6. 笔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做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讲座 2011 年


        美国没有统一的艺术教育大纲或全国统一标准,学科的建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学院多标榜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自己独立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这样的教学体系要求学生要清楚自身的特点,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来选择学校及专业。但美国的主流艺术教育思想基本相接近,各学院对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一般学院都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的艺术思维和创作能力,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也鼓励创作涉及社会性或探索有人文思想深度的作品。学校像个实验室,在教授的指导下利用这里各方面的条件开发和创作新的艺术及观念。学校鼓励学生自由思维培养个人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愿望有清晰的判断。设计类专业的观点则非常不同,强调设计师要为社会服务,设计要有沟通商品和消费者的作用,要接受顾客的评论。校内也会有是艺术创作要引导社会还是要服务社会的争论。这和国内的设计院校很接近。美国也有一些设计类院校强调设计要改变社会、改变经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就像苹果个人电脑、手机改变了人思考和交流的方式。一个工业产品能改变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人的精神世界,这一点乔布斯做到了。
        麻省艺术学院袁佐教授在《天才式的美国教育》[2] 一文中说过:“学院也限制教师强求个人唯一审美标准指导。学校营造宽松开放的艺术创作氛围,希望学生毕业后还能继续自己的观点去创作和思考。”对学生的评分系统美国和中国观念很不同。如麻省艺术学院除设计类专业,其它的专业不设ABCD 评分标准。成绩只有“无成绩”和“通过”,一个班只设一到两个“优秀”。最大限度地保证自由的创作空间。这样是为了留出空间并尊重学生各种尝试,教育的方式基本也都是引导和鼓励式的教育方法。国内的艺术学院主要的评分标准是百分制或五分制,对学艺术的学生作业做出准确地评价是有难度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探索精神应得到鼓励。一些热心的老师会手把手教怎么画,为了得高分学生容易养成了迎合老师的习惯。我有一个学生在美国学校教孩子画画,一次她特别表扬了一个孩子,让全班的孩子向他学习,课后校长找她谈话,告诉她在美国不能当众只表扬一个孩子,这样其他的会有被忽视的感觉,这个教育理念就是:一个不能少,人人都要被重视,对成绩不好或性格特殊的学生更不能歧视打击。
        美国的艺术博物馆分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两大类,通过收藏全世界的艺术珍品展示了文明的成果和艺术的财富,并与社会分享这些宝藏。这也体现了基于工业、商业、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古典艺术如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等,现代艺术如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汉姆博物馆等。纽约现代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博物馆,1929 年建立后在洛克菲勒家族赞助下开始收藏现代艺术。至今藏品已超过15 万件,还包括2 万多部电影。它既有长期陈列的现代主义艺术藏品,也有专题展如现在展出的德库宁大型回顾展。从早期他的立体主义绘画明显可看出受到欧洲立体主义影响,到后来逐渐发展成美国式的抽象表现主义的过程,清晰地看出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轨迹,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艺术从对欧洲艺术的模仿和影响中逐渐脱离出来,慢慢确立自己风格并取得自信的过程。
        芝加哥大学“文艺复兴的社会”当代艺术博物馆是小型的美术馆,展厅不大,只展出最先锋的学术性展品。目前展出的是安娜维的个展,作品融合了绘画、设计、商业摄影、录像艺术。这个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15 年,通常一年有四到五个研究性个展,意在重新审视与拓展视觉艺术的边缘。和商业画廊很不同,这里展示了学者型策展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学术标准。还有“坏艺术博物馆”这样另类的美术馆,它位于波士顿一个电影院的地下室的走廊,“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宝藏”是他们的格言,他们致力于搜集展示品质最低的艺术,有意思的是看完展览的观众大多会带着愉快喜悦的笑容离开这里。

        纽约APT 艺术家养老金信托基金成立于2003 年,他们有来自全球的策展人、博物馆、金融策划师等多方面的合作资源,在纽约还为艺术家提供工作室。这是一个用艺术品投资为艺术家提供养老金的项目。目前,已经收集5000 多件艺术品,有1100 多个艺术家来自50 多个国家。在伦敦、北京、柏林、洛杉矶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画廊是各个层次的艺术和全社会不同人群直接交易的平台,这里可以买到各个国家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艺术品。如纽约乔西画廊区,其中有世界最顶尖的画廊如古格申、佩斯画廊等,博物馆里展览的大师作品,这里可以直接买到。画廊也是艺术家赖以生存最基本的交易平台。艺术家、画廊、艺术经纪人、艺术基金会、批评家、策展人、博物馆、拍卖公司等围绕着艺术品的创作、展览、销售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艺术品生态链,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市场。
        工业革命以后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也促使文化向多元化人性化发展。文明的进步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了对艺术的追求,生活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建筑空间的改变,也拓展了艺术品的呈现形式,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图片录像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创作是非常个人化的劳动,他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人群思考和关心的主题很不一样,虽然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实际上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艺术作品。
        美国是个开放的多种族的国家,不同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形成,教育产业化,文化市场化,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个人赞助公益文化事业,如博物馆、基金会等,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立体的文化生态。学术前沿独立、知识分子、批评家、策展人、媒体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价值标准。博物馆体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不同风格高水平的艺术展览,为艺术的普及、推广、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画廊成为不同层次艺术爱好者欣赏收藏艺术真品的场所。艺术院校培养了很多职业艺术家和设计师,美术学院的教师大多也是社会知名的艺术家。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国家基本不干涉自然形成一定的发展格局。
        学者访问期间和弗雷德教授有一些教学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讨论,麻省艺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彼得是国际知名艺术家,除教学外在纽约和北京都有自己的工作室从事绘画创作,展览也很多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还访问了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部主任巫教授,一起看了全美国有名的学术书店“合作社”,这里汇集了全美政治经济文化各学科学者的专著和最新论文学术成果。这里可以看到世界知识界前沿的学术动态。美国作为最多元文化的国家和经济强国,包容了各种族各地区的文化,也是新思想新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二战以后世界的艺术中心从巴黎转到纽约,至今这里的艺术生态仍然保持着活跃的生命力。
        从艺术理念艺术教育的比较看,我认为中美的主要差异有三点:一是艺术观念价值体系的差异,二是对艺术语言的价值判断的差异,三是社会环境对艺术的需求不同。不同的社会体制有不同的人文价值系统,国外的教育针对思维的训练多,国内的教育针对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多。相对单一的学术标准指导下,学生艺术理念作品风格容易趋同。总体上看国外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多,国内技术型人才多。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赵刚在博客中写道:“中国20 世纪以来现代艺术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艺术和美等同起来。”将aesthetics 翻译为美学,fine arts翻译为美术都是误读,aesthetics的希腊字根意思是“我感觉、感到的”的意思。“美術”一词是日本人从法文beaux-arts 翻译过来再被中文借过来,从民国开始提倡艺术教育,用“美”来陶冶人的心灵,而如今逐渐发展成“美术就应该是美的”用美来评判艺术作品好坏的一种观点,而忽略了自我感觉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意义。从启蒙运动开始西方社会经历了理性主义、工业革命,人文思想从封建和宗教思想中脱离出来,逐渐发展成更独立、自由的注重自我知觉的当代文化。而近代西方的现代化得益于教育观念中对创新精神的推崇。如对知识产权专利权的保护也是对市场经济下多元文化的保护。
        美国社会倡导人人平等,尊重个人价值。不论文科理科,高校学术独立自由的环境是一样的。学生可以和老师不一致,老师会帮助学生发现找到自己长项,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老师不能强迫学生学习他不喜欢或不需要的课程。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导致艺术观念的不断扩展。当然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的教育体系,美国也有他们的问题,如学费过高,教育资源浪费,老师过于注重学生对作品的阐释,学生常常要面对所有同学老师阐释自己的艺术思想,讨论会过多,这也会导致想法复杂但作品形式简单的现象,或者不加文字阐释作品很难让人理解等问题。各国国情不同可以取长补短,中国有优秀的古代文明传统,中国要发展经济强国、文化强国需要先进的教育体制为社会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重要的是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可以加深各国各地区人们的互相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注释:
[1] 引自“ 美国现行!” 教育制度http://student.zjzk.cn
[2] 袁佐:“天才式的美国教育”,艺术中国http://art.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