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家电产业30年产品发展盘点

  • Update:2009-09-27
  • 来源: 新浪

   中国家电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了坎坷、曲折而又耐人寻味的过程。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家电业刚刚起步,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比较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中国家电业开始迅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掌握自主尖端技术的几次飞跃。也许没有哪一部记录片能够将其完整的讲述清楚,但是人们生活中每一代更换的家电产品却是每一段发展历程的默默见证者。
  80年代的家电产品:
  80年代电视
  1958年3月18日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1978年,国家批准上海电视机厂引进全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82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产金星牌彩电。到1985年8月,牡丹江电视机厂从日本三洋引进彩电装配生产线,至此,全国共引进113条彩电装配生产线,遍布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天津无线电厂(712厂)试制小组参照苏联旗帜牌14英寸电子管电视机,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为了纪念这台电视机的诞生,它被命名为“北京”,现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当时全国只有大约20台黑白电视机。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诞生。
  1984年,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年限。也就是在那一年前后,国家计划定点生产。1985年开始冰箱、洗衣机、空调的生产需要国家颁发的定点生产许可证。当时全国共有70多个冰箱定点生产厂家,80多个洗衣机定点生产厂家,比如北京的白兰、白菊,现在市场上还见得着的小天鹅、小鸭等都是那时候的定点生产厂家。
  但空调在当时实际是被严格控制发展的产业。究其原因就是,空调是耗电大户。从1965年上海空调机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三相窗机空调,到1978年全国空调产量只有223台,1980年产量为1.32万台,1985年虽取得了一定程度发展,但年产量也仅为12.28万台。不过,一些行业专家此时已经意识到,空调业是一个有价值、有利润的产业,空调可以给老百姓带来舒适,必须发展空调。
  90年代家电产品:
  电视
  80年代末到90年代,国产品牌在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技术、功能以及质量等原因,难以满足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于是日系彩电企业凭借其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幅度占领了中国电视市场,并在此时期确定了优势地位。
  中国电子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日
  1989年8月,彩电史上第一次价格战爆发。 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发起彩电史上第一次价格战。50天后,国家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企业取得了对自己产品营销的主动权。这也是国产品牌寻找自身价格定位,形成市场区隔的起步。
  此后,国产彩电不断降价,在获得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使彩电在中国实现普及。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已经超过100%,农村的彩电拥有量也已经达到了32.5%。
  1997年 消费级背投电视问世。消费级的背投电视出现国内市场,从此“大屏幕”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开始日益普及。
  90年代其他家电产品:
  1991年,国家正式出台第一个空调规划。自此之后,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突破定点生产之后,中国家电业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家电产业的高利润率成为众多厂家追逐的目标。
  90年代,已经开始流行玩音响了,当时家里没有算是一件比较失面子的事。那时侯结婚电器已经有电视、播放器、录像机、音响、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了。
  2002年至今:
  彩电土洋品牌全面竞争
  通过几年来在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国产彩电企业除了继续保持在低端市场的优势,同时部分企业在高端市场中同洋品牌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长虹、TCL、海尔等企业陆续开始平板电视普及风潮。
  由于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发力,一直占据高端市场外资品牌电视被迫也被拖进价格战,越来越多的低价合资平板电视开始出现在市场。
  新技术的应用,使电视机迅速发展。等离子、液晶电视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显象管电视。2007年4月长虹建国内首条等离子屏产线。
  新技术在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传统白色家电广泛应用
  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时尚生活小家电产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改革开放让家电行业飞速发展,民族品牌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设计时尚的家电产品不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回顾30年的历程,总结发展经验,展望未来,相信中国家电业一定能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