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蜗牛》第三期创作手记

  • Update:2013-01-16
  • 《蜗牛》
  • 来源: 博客

《妙手生活》

触碰灶台上的诗意,

抚摸虎头帽里的温暖,

管窥“虎”在山东半岛“流窜”的蛛丝马迹,

凝视祖辈从海风中捕捉并谱下的建筑音符!   

     

      蜗牛第三期从2012年初开始策划,1月10日出发考察,到10月17日杂志印刷,历时十月有余。好多读者觉得这期隔得实在太久太久,导致我自己也很是震惊、好奇了一番,怎么就可以把一期小小的56页杂志做了这么久?趁着蜗牛小三儿刚刚出生,我也回头好好梳理梳理。

      蜗牛做了两期,由于自身民艺知识积累的浅薄和考察方法的粗陋,我们遇到了瓶颈。正如我在第三期刊首语里说的:“我们像隔冰望鱼,已经能够隐约看到民艺表象背后庞大而复杂的民间精神和信仰世界的支撑,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体力和强韧的冰镐破冰,求而不得。”
      于是我们向清华美院民间美术专业我们的杨阳老师发出了求援信息。杨阳老师也感到了我们的焦虑,也为我们着急,决定亲自从头到尾的带我们完成一次“样板”考察。我们从选题开始,最终选择了当代民艺发展现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山东面花”。从民艺存活的活态环境“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影响程度深”;到民艺自身的“历史悠久,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影响深远却稀松平常”;再到“相隔五十里,信仰就开始有变化,导致造型及功能各异”的横向区域化对比等等,总之,在民艺现状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我们寄希望于做完这样一期的考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从而可以从容应对以后的各种民艺考察。
      考察过程中收获很大,这个不详述。考察结束后,我们怎么样组稿,怎么样更深入浅出的把文章写好,这又成了新的而且更为艰巨的考验。写作水平、写作风格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升的。并且我们也发现,要想把握住我们采访的这些艺人的故事以及深入触摸他们作品中要表达的不好用语言表述的精神世界,仅靠一次采访不够。尤其是一些我们认为的优秀民艺代表。于是,我们基本默认了一个这一期的组稿准则:“深入考察,慢慢酝酿,自然形成,真情流露。”实际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两个闪光点“高密莲花卷子”和“青州虎头帽”作为深入调查采访的对象。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往复多次,多次回访,慢慢建立了一种更为紧密的信任和情感关系。而在此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一边大量收集充实相关背景资料,一边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等等,总之,在为这一期的蜕变做着各种准备。
      在组织本期的文稿时,我们也在其风格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比如,《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一文,借本雅明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的论述观点,借由其著作中“各类艺术在近代演变的来龙去脉,及其与科技结合后隐晦不显的一面。”对山东面花在机械化、市场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对群众的“膜拜信仰”产生的影响进行剖析。同时,推而广之,对当代民艺现状及发展做出分析。最根本的是为怎样在发展过程中而不以“灵光”消逝作为代价探讨可能。《集事》一文,以小说的笔法,讲述作者姥爷赶集的故事,文中既有浓郁的乡土人情,又有姥爷这种有着朴实道德观念的人物故事。文风朴实亲切,节奏张弛有度,场景热闹、生活,故事感人、动人。总之,是篇好看、耐读、能让人落泪的好文章。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文章都出自我们新加入的柳磊编辑之手。这实在也是我们蜗牛第三期以来的重大收获。《高密面花》这次同一个主题,两位作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介绍说明高密面花及面花手艺人的故事,另一篇简短精悍,对高密面花特色以及面花在当代城市生活中的价值做了亲身检验后做出的思考。两篇文章风格迥异,却意趣盎然。(p.s.那篇简短精悍而信息丰富的文章出自杨阳老师之手。)其他文章也有不少变化和进步,不再一一赘述。另外,我们决定从第三期开始新增加一个“花絮”栏目。以轻松的笔法记录蜗牛考察过程中的幕后故事。目的是想通过对民艺寻找过程的记录,侧面反映民艺现状的真实面貌,为民艺的历史做个野史般的旁证。
      再后来就又是技术层面困扰我们的问题了。排版、纸张、印刷,当然假如找钱也算个技术活的话。不过,蜗牛总会有贵人相助,这期我们的版式设计我们的吴垠主编找到了她北大广告系的高中同学刘晨来帮我们完成,这姑娘释放的热量远超我们想象,兼职利用接近两周的夜晚和假日,反复修改十几稿,最后在胃痛难忍的凌晨4点多,我们终结了一版印刷稿,发往印厂。所以,这期里面有几个小纰漏,我现在也都找出来了,当你看到的时候,请念在当时太过惨烈而不太人道的背景下发生的份上,大发宽容之心哈。当然,意见和问题该提还是要提的,只是希望提之前先表扬表扬怎么样?\(^o^)/~
      该结尾了。这期相对于蜗牛来说是实验性的一期,也是有不少进步的一期。不管是在排版样式还是内容的趣味和知识的搭配上都有进步。这点滴进步的意义对我们而言不亚于杨利伟第一次进入太空的那次。我们还没能踏上月球,但是我们从60分迈到了75分的行列。接下来就可能是每期为5分、3分、2分、1分、0.几分的进步而拼搏奋斗了。
      所以,这次的进步显得更像蜗牛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竖起这座里程碑的是蜗牛背后默默无闻,却满腔理想主义热忱的小人物。他们是:我们可亲可爱的杨阳老师;飘在美国,探索人生意义的年轻插画师马天意 ;总是感同身受、为我们的艰难处境着急的封面题字、中央美院油画系的马路老师;以执着于理想为荣的美术编辑刘晨同学;还有为蜗牛日夜操劳的“老”团队成员:刘浩鹏、柳磊、高登科、吴垠;当然还有更多支持帮助我们的朋友,难以详尽。
      就让我们相互搀扶,走一程,再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