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精彩世博·点亮主题——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馆部副部长许润禾访谈

  • Update:2010-05-12
  • 陈曦、李馨、李亮、王倩
  • 来源: 2010年第5期
内容摘要
编者按:2010年4月18日,就在上海世博会紧锣密鼓即将开幕的前夕,本刊记者再次来到上海,对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展馆展示部副部长许润禾进行了采访。许部长作为世博局的领导之一,对于本次世博会五大主题馆的设计与施工的整个进程都有详细而全面的了解。他的一些看法,相信对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我国展示设计的目前水平与发展道路会有很大的启示。

《装饰》:本届世博会主题场馆的设计与制作有各种组合形式,包括:中外合作,中方单独设计制作等等,您能否谈一下这些工作模式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许润禾:本届世博会主题馆展示工程的建设,涵盖了很多专业,大致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结构基础方面,包括:结构、机电、暖通、综合布线、安防消防系统等;第二,展品展项方面,包括:实物展示、模型、图文、影片拍摄等;第三,技术设备方面,包括:音视灯光设备的选型、多媒体集成、联动调试等。三个方面需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得到有机、有序的协调,这是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仅仅依靠某一个团队是不能支撑这些工作同时开展的。因此,在主题馆的实施建设中,就需要有不同专业特长的国内外团队共同参与。而对这些工作的协调,我认为,主要体现对“两个关系”的处理,一是中方与外方的关系;二是设计方与承建方的关系。

由于中外方团队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对我们协调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外方对中国的施工标准、材料、消防安防等情况不熟悉,以及对组织者的管理模式和运用本土化资源等方面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在协调对接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矛盾和问题。如果说的具体一些,比如说场馆的人流管理、排队等候区的设置,对于外方来说是次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了解国内人们的排队习惯,但对组织者来说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处理不妥,会直接影响展示运行,这种由于文化不同而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都能够很好的解决。而设计方与承建方之间的关系,则主要体现为由于设计方从展示效果出发,力求达到较高的展示效果,而作为承建方出于对预算、施工安全、时间节点以及技术指标等方面考虑,就会限制设计方所提出的要求。

正是充分认识到这样的管理特点,我们将各方团队统一在整体的工作机制之中,保证了各馆工程建设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才得以为观众呈现出精彩而丰富的主题馆。



《装饰》:您在此次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建造和施工过程中接触过许多的中外设计师,您觉得从这次世博会的项目来看,中方设计师和国外设计师之间有哪些差异或存在多大的差距?
许润禾:五大主题场馆的建设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从设计和施工过程来看,中外设计都表现的非常出色,他们凭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为主题场馆的建设奉献着智慧,正是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创造才使得观众更加直观的理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同时,我们也客观的看到,由于国内的展示行业起步较晚,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第一次举办世博会,存在差距和距离也是正常的。在我和各支中外团队接触的过程中,总体感觉外方团队的设计思路相对清晰,工作步骤合理,他们在设计前较为注重展示内容的开发,具体的设计则放在次要的位置。而国内的团队往往是对内容挖掘体现不够深刻,这正是中外设计师重要的差异性所在。

以城市未来馆为例,对于“未来城市”这样的命题是非常难以表现的,因为未来是不可知,无法具体描述。城市未来馆是以“梦想引领城市的未来”为核心思想,西班牙团队针对这个核心思想提出“未来城市的展望是基于现在的基础来展开”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观点,城市未来馆的第一展区“昨日之梦”,讲述了过去的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梦想;第二展区“梦想与实践”,体现了过去人们对未来展望的案例和形成的果实,而这些成果就是以雕塑形式结合多媒体互动来表现;而在后面 “多种可能性”展区,以未来之窗、交流塔、控制塔、全球化塔等展项所组成,其中未来之窗演绎一部动画电影,呈现“生态之城”、“智慧之城”、“水之城”、“太空之城”、“能源之城”五个梦幻般的未来城市街景,表达未来的城市发展和人类的城市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以此引导参观者的想象空间, 整个空间体现了较强的艺术性和内容性。

设计团队站在如此清晰的内容发展思想基础上,最终在实施具体设计同样会表现较为扎实,从而真正实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我想在这里表达的是:“内容是设计的基石”这样的观点,避免发生“重形式、轻内容”情况;另外,在展示设计过程中,还需把握“四方面”的关系, 第一,展示空间与内容的关系。第二,展示空间与展品展项的关系。第三,展示空间与媒体的关系。第四, 参观者与展示内容之间理解的关系。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和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文章内容为节选,全文请阅读《装饰》2010年第5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