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特别策划:设计关怀

  • Update:2010-07-06
  • 赵华
  • 来源: 2010年第7期

本期特别策划“设计关怀”,意图突破一般意义上针对弱势群体所做的无障碍设计层面以及普适性通用层面的设计关怀,而是以“设计的善意”作为设计关怀的伦理层面,将察觉不到的设计作为设计的标准,以善意与道德的角度去审视人与物的关系。真正关怀大众的设计不仅要出于道德责任,还要怀着细腻的理解和体贴,平等地为所有的人提供相同的便利和感受,包括生理及心理。在当今这个“无设计不生活”的时代,设计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和心理的诱导已经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候,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首先,杭间老师在《设计的民主精神》一文中,从宏观的角度剖析了“设计关怀”的意识形态和伦理层面,他深刻阐释了民主和设计的密切关系,从“民有、民治、民享”三个方面论述了设计的上层建筑基础这一中国设计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观点的诚挚与尖锐发人深省。设计不能只是体现综合国力与单一价值观,而应该为人民服务,也只有政府、企业、设计师、设计组织以及享受设计成果的大众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设计的民主精神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关怀。

没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案例更有说服力,而这些案例本身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分别从生理及心理等不同角度的案例着手,列举并阐释了基于六种层面的设计关怀:安全、便利、廉价、顺应、情感与心理以及可及性。当然,这并不能完全涵盖设计关怀的全部内容,但对于如何理解和分辨“善意”的设计,已见一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关怀的对象。“安全”是设计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既包括工作安全和生活安全,从个体角度又细分为满足生理安全以及更深层次的心理和情感安全的设计;“便利”是设计出发的动因之一,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直是设计不断追求和解决的问题;“廉价”则直接关系到让更多的人们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享受到设计的成果;“顺应自然”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这个“自然”当然包括大自然、人类以及生活本身,生活中那些司通见惯的问题、人作为生命体的特殊“习性”甚至是“坏习惯”都可以通过体贴的设计来轻松解决;基于“情感与心理”的设计关怀是容易被忽视的,但这种关怀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而基于“可及性”的设计则是通过设计对环境加以改造,调节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拓展人类的能力。

对于有些讳莫如深却又属于人类繁衍本能的“性”,合理而得当的设计是对人类的关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曹晓鸥老师在《“性”与“性设计”》一文中,以大量精美且富有情趣的“性”的设计阐释了这个边缘层面的设计关怀。当然,“雅”与“俗”,“情色”与“色情”的分别近在咫尺,合理得当且深切关怀性别与功能的“性”设计是考量设计师“善意”的标准。

当然,设计关怀还要考虑到对人与自然产生的短期和长期的有益影响,以及对经济、生态和社会层面的宏观思考,更有对关系到人类基本生活方式的特定价值观的弘扬和引导,那么设计关怀或者说设计的善意也就是善解人意、善待他人、善待自然。

栏目主持: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