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

  • Update:2012-01-16
  • 李 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8期
内容摘要
旗袍在20 世纪20 年代定型,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女装。此后的变化丰富多彩,且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流行期,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没有跳出20年代的基本型。


三、20 世纪20 年代旗袍的独特价值


1. 男女平权思想


      辛亥革命以后,在知识界,“男女平权”一词广为传播,成为现代社会改革不可规避的热门话题,甚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社会上有识之士竞办女学,掀起女权运动的浪潮。五四运动之后,爱国情怀高涨,面对妇女服饰渐趋西化,知识界又提出“女子去长裙”之说法,发出女性改穿男子长袍的先声。旗袍的出现,完全配合了女性争取权利的愿望。因此也被认为是妇女运动高涨的一种折射。


      旗袍先由知识阶层的女子引领,后有都市妇女跟随。它不同于过去那贵族领导流行的状况,反映了都市女性对地位平等的要求。“1926 年,旗袍宽阔,长衣大袖,基本上款式接近男装长衫(袍),守旧女子不敢尝试,因为着起来似男人,混淆性别。”[9]


2. 东方的摩登


      旗袍本身是中国服装与国际接轨时的产物,当中国遇到西风浸染时,它以巨大的包涵力作支撑。在20 年代后期旗袍的西化趋势上,这一点表现得最为充分。全盘西化的着装是传统意识浓厚的保守人士难以接受的。


      “东方的摩登”并不是简单地对西方现代服饰进行借鉴,而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认识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它的主要表现是:首先,从传统而来的审美依赖和日益欧化的摩登生活,使人们存在心理上的矛盾;其次,女装比男装更具复杂性,20 年代那中西文化交织的社会境遇,通过旗袍传达的双重意味也十分明显,既留着东方民族的穿衣习惯,又适应着现实生活对服装功能性的要求;最后,传统与现代的并置是女装进步的最好方式。这一并置,并不构成冲突关系,恰恰是一种互补关系。旗袍沿袭了平面式的单纯风韵,又引进了西方立体塑形的技艺。它的裹身和立领是保守的,收腰和裸腿、下摆开衩又是开放的。所以,正如木心谈到阴丹士林[10] 旗袍时所云:“清灵朴茂,表里一如,家居劬劳务实,出客神情散朗。”


3. 进入时装的行列


      在商业气氛的刺激下,旗袍进入时装的行列。旗袍流行的现象在20 年代末期至30、40 年间的上海很突出。上海当时已是步入现代化的大都市,十里洋场把旗袍变成时装。包铭新教授说:“20、30 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种既稳定又变幻无常的时装。”“稍不留神便会落伍,这种时髦确实是需要‘追赶’才能及的。”伴随着北伐的成功,全国迅速普及旗袍,时髦样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与1929 年服制条例同期的,还有教育部对学校女生制服旗袍的规定,“竟连香港很多私立学校和社团办的中小学也都规定女生要着长衫(袍)为校服了”。足以见其时尚效应。


      旗袍不仅能与背心、中式女褂、女袄等传统服饰搭配穿着,与女西服上衣、外套、大衣、毛线衣、毛绒外衣、裘皮大衣等配套也别有韵味。况且旗袍可以胜任各种场合,本身的形式,材质也灵活多变,下摆可方可圆,纹饰可繁可简,所以受众颇广。


小结


      虽然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服饰流行高度国际化的今天,旗袍只是供人选择的服装品种之一。但探讨旗袍依然有它的设计学意义,因为20 年代旗袍的外形“由方挺、肃穆的男性化直线状态,一变而为圆浑、柔美的女性味弧线状态”[11],与西式服装不断碰撞创意的火花,从中延伸出了许多流行样式,丰富了民国的服饰文化。旗袍“要求贴身、舒展、适度、均匀”,就是充分考虑对象的生理尺度、穿着的舒适度和使用便利。有学者甚至明确提出,“旗袍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中国的国服。”撇开附着在旗袍上的多重民族性不谈,旗袍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旗袍剪裁的简洁齐整,材质和色彩的多样化以及重意轻形的审美态度等等都保证了其工艺灵魂在社会形态发生转换之后,也能与时代的流行结合成无数的设计创意,从而让我们看到旗袍跨越传统文化时表现的潜能和生命力。

 

注释:
[1] 袁杰英:《中国旗袍》,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序。
[2] 袁杰英在《中国旗袍》中写道:“满族被称为八旗或旗人,所着的服装也就统称为旗装。旗人的常装与军装不同,一般是袍服,其形式世代相传。”郑嵘、张浩在《旗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中认为:“由于满族人原以八色军旗分驮八部军民,因而满人也谓之‘旗下人’, 简称‘ 旗人’。满族妇女所着的袍服也就自然被叫做旗袍了。”
[3] 包铭新在《近代女装实录》中为旗袍作专门的定义:旗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件套女服,由清代旗人之袍装演变而成,但也受古代其他袍服的影响,流行于近代。我们把清代女性旗人所穿之袍称作旗女之袍, 而把“ 旗袍”仅用于指称民国时期的实物。
[4] 许地山在1935 年6月发表于大公报的《近三百年来中国底女装》文中说:“ 在叙述衣服的末段不能不说一说清朝旗下妇女底装束,因为现在底旗袍是从二十年前的旗装演变的。”包铭新也在《中国旗袍》中扩大了对旗袍含义的界定:“广义地说,旗袍经历了清代的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的发展,其中以民国时期的新旗袍最典型也最为重要。狭义地说,旗袍就是民国旗袍。”
[5] 王宇清:《历代妇女袍服考实》,中国旗袍研究会,台北,1975,第98-99 页。
[6] 俞松年、茅家义、毛大伦、刘支萱:《生活名物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19-20 页。
[7]“ 风行之初的旗袍是中式表观下的西化穿用,其中既有中国服装传统的外观承袭,但又是西风吹拂下的变异。”
[8] 包铭新:《中国旗袍》,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9] 吴昊:《中国妇女服饰与身体革命(1911—1935)》,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8,第279 页。
[10]“ 阴丹士林”(Indanthrene),是一种源自印度的有机合成染料,颜色品种很多,但最常见的是蓝色。中国厂商就用此进口染料染制出“阴丹士林色布”,当时在政府的鼓吹下,女学生、知识分子,甚至闺秀小姐都爱用阴丹士林布剪裁旗袍,因该布多数纯色,穿在身上朴素大方, 清新高雅。尤其蓝色,被广泛地穿着。
[11] 同[1],第110 页。


参考文献:
[1] 袁杰英:《中国旗袍》,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2000。
[2] 吴昊:《中国妇女服饰与身体革命(1911—1935)》,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8。本文图片均来自《近代中国女装实录》(包铭新著,东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实物描述与笔者实地考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