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手机革命:从功能到服务的手机设计转向

  • Update:2013-02-01
  • 吴琼 / 刘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1期
内容摘要
手机已经从单纯的通信设备转变成为智能服务的终端,本文将手机发展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技术和设计特点进行论述,指出手机设计从以造型、功能为核心的硬件设计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包含设备、内容和服务的整体设计。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手机交互式界面设计的内容、特点及其所依托的平台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手机设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2CB725306清华大学人文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1wkyb005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课题编号:2010Z01022

据报道,2012 年8 月苹果公司总市值达6000 多亿美元,成为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1] 其中,苹果公司近几年热卖的iPhone、iPad 等系列移动产品固然功不可没,然而真正使其保持多年优势的却是支撑这些硬件的应用服务。苹果公司6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中已经拥有超过65 万款应用,涉及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方方面面,其所建立的包含移动设备、内容和服务的产品生态圈,不仅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刺激了手机设计从功能到服务的发展和变革。
手机的发展是一个技术和设计交织发展的过程。自计算机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以来,越来越多的电子消费产品,多媒体终端产品和无线服务终端产品充斥在人们的周围。人们发现,这些产品的设计与传统的产品设计有很大的不同。著名设计公司IDEO 的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Bill Moggridge)认为,数字技术改变了人和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信息时代交互产品的设计不再是一个以造型为主的活动,不再只是设计出精美或实用的物体,设计应更关注人们使用产品的行为。[2] 他提出以新的概念来描述这种交互式产品系统的设计活动,以促The Revolution of Mobile Phone:Mobile Design Turned from Function to Service手机革命:从功能到服务的手机设计转向使人们思考设计不是指向物的创造,而是指向“事”的创造,是对使用和体验过程的创造。比尔·莫格里奇和斯坦福大学教授比尔·福布兰科(Bill Verplank)等进而提出并发展了交互设计的概念,专门描述对交互式产品的设计。
作为信息时代的典型产品,手机的设计不仅包含了传统的产品造型设计,还涉及围绕手机的内容和服务的界面和交互设计。回顾手机发展的历史,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设计理念的变化,形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演变过程,对之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不仅对于新时代设计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未来设计趋势的判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表 1 :手机发展过程及典型产品

一、手机发展的历程
1. 移动电话:基于模拟技术的移动电子产品
1973 年, 摩托罗拉的工程师马丁· 库帕(Martin Cooper)发明了移动无线电话,开启了个人移动通信的新方式。
1987 年,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手机,也是基于第一代模拟技术的手机(1G 模式)问世。第一代手机的技术原理与调频广播类似,是通过电波信号模拟人的声音变化,依靠频率差异来区别不同用户。这时的手机只能进行语音传输,并且通话质量和保密性都比较差。此时的手机更像一个通话距离较大的无线电话,不仅结构上是由号码盘和单色号码显示屏构成,而且体型庞大,机身笨重,重量也几乎达到800 克左右。

1. 黑莓全键盘手机


2. iPhone 的应用程序


3. U b i c omp 2011 的NFC 应用


4. Nokia 888


5. Google Glass

尽管如此,在以寻呼机为主的呼叫式通讯时代,第一代移动电话为人们带来极大的便捷,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了生活与工作的效率,还使人们摆脱地理位置和客观环境的束缚,自由地进行通讯。当然,由于材料、工艺和技术等诸多的限制,当时的手机还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中国人为它取了个颇为形象的名字“大哥大”。仅仅几年的时间,第一代手机还没有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就已经被滚滚而来的新手机所取代。
2. 微型多媒体电脑:基于GSM 制式的通信网络工具
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手机通讯系统逐渐由模拟技术向第二代数字调制方式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转换,也就是所谓的2G 时代。GSM 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不仅手机通话质量稳定、安全,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也有极大提升,还能实现收发短信、彩信和上网的功能。在GSM 制式普及的过程中,电子元件的尺寸越来越小,手机也开始向小、轻、薄发展,很多人相信,未来的手机会变得更为轻薄和小巧。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满足丰富手机形态设计的需要,此时手机的功能也相对固定,设计重点主要集中在机身形态的设计上,直板机型,折叠和旋转方式的手机造型层出不穷,很多手机,如Nokia 3210、爱立信 T28、西门子T8 等,都曾经是颇受人们喜欢的时尚手机。
由于手机具有了良好的多媒体属性,在商业利益需求的驱使下,手机的功能开始变得复杂,包含了时钟、相机、音乐播放器、计算器、录音机甚至是手电等众多的功能。手机不再是原有意义的通讯工具,而是成为一个便携的微型“多媒体电脑”。很多手机运营商也开始提供具有特色的内容和服务,比如日本的“imode”,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等。
在这种背景下,黑莓、诺基亚等主流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模仿电脑全键盘的手机,以完成更直接的输入,具有手机特色的操作方式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其中黑莓手机的旋钮式选择键和阿尔卡特手机的一键式选择设计都曾经风行一时。
3. 智能服务终端:基于触屏的移动互联网工具
尽管造型设计一直在不断发展,但是手机的交互方式仍然是传统的通过键盘来选择和确认的使用模式。直到苹果公司的iPhone 手机横空出世,大尺寸、可触摸的屏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手机使用方式,一种近乎自然操纵的模式挑动了人们兴奋的神经,人们惊喜地体验着滑动手指、点触和翻转屏幕来对手机进行控制,同时,更为完善的多媒体功能和智能化服务以及更大、更清晰并且拥有1600 万色的屏幕彻底使得人们对轻薄小巧手机的预测成为时代发展的炮灰。一时间,iPhone 成为最具明星气质的手机,拥趸众多,可触控屏幕也成为新的手机硬件标准。
与此同时,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时代)的到来,手机领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革。在新的通信模式下,数据传输速度极快,计算处理功能也更为完善,不仅手机硬件配置和计算机趋同,操作系统也开始整合为统一的界面风格和使用方式。通信和硬件技术的发展结合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浪潮,将手机从传统的通讯领域推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现在,手机使用功能中只有近10% 和通话相关,90% 以上是个人信息管理、多媒体应用、电子邮件、网上冲浪、购物、微博等应用服务。“通讯工具”已经无法描述手机的作用和价值,手机已经成为基于互联网络的信息终端。
尽管乔布斯宣称对于智能手机来说,3.5 英寸屏幕是最佳的尺寸,三星公司的大屏手机必将灭亡,然而,在良好的市场机遇下,三星公司以其多年的积淀发布了多个尺寸屏幕的手机,尤其是Galaxy Note,5.5 英寸的大屏几乎与微型平板电脑没有太大的差异。初期,很多业内人士对其前景表示怀疑,但其最终的市场反映却很好,单手操作的困难并没有成为真正的阻力,人们早已开始习惯通过手机完成上网、查询邮件以及获取应用服务的功能,当然会喜欢一个屏幕更大的手机,甚至就连苹果公司也把刚刚上市的iPhone5 屏幕扩大到了4 英寸。
作为较早的具有智能特征的手机,黑莓手机的标志性全键盘和成熟的操作系统曾吸引了众多欧美商务人士,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其忠实的粉丝。然而,应用程序的匮乏使得它流失了大量的用户,雅虎CEO 梅耶尔更是表示,现在黑莓已经不能算是智能手机了。的确,手机的智能化主要依托于手机的服务功能,近期新的移动终端产品如iPad mini、Nexus4 手机等发布时,强调的也都是应用与体验。
iPhone 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款经典的手机,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里积累起来的成千上万的应用程序才真正成就了它的地位。相比较而言,开源的安卓(Android)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手机厂商的支持,但是受到应用程序匮乏的制约,目前仍无法撼动iPhone 服务平台的霸主地位。人们不仅要用手机通信,还希望它能满足更多的、不同情境下的需求,比如记日程、作计量、学天文、玩游戏、弹钢琴,在中国甚至还有专门帮助填报高考志愿的手机应用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更是手机本身具有的一个优势,在全球移动通讯模式下,人们可以很容易明确自身的位置并了解周围环境的信息。于是不少获取某地商店优惠信息,以及查询周围服务设施的应用流行一时。当前,近场通讯技术(NFC)的发展使得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更为便捷,并形成了“移动群”的概念。2011 年9 月,清华大学和诺基亚联合为“2011 年美国计算机学会无处不在的计算国际会议”(Ubicomp 2011)开发了一个NFC 应用。
通过这个应用,参加会议的人们可以迅速地了解身边的人的研究兴趣、联系方式等,在简单文字沟通后还可以互相交换电子名片。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手机已经超越了电脑的概念,成为一个智能的服务终端。
4. 无处不在的应用:面向未来的产品
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给手机带来的必然也是一番崭新的景象。物联网把物品与网络相连接,这样,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就可以进行自由的信息交换和通信。而在云计算所支持的环境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终端与网络连接,并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手机的便携性和智能性使之成为一个绝佳的终端,与之互动的电子产品纷纷出炉,比如松下、飞利浦公司都提出了智能云家电的概念,为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和空调等家电装上无线通讯的模块,以实现通过手机进行远程的家电控制。福特公司也推出了汽车接受移动手持终端联系和操控的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结合在一起,扩展人们在真实空间中的感知和体验。谷歌公司开发的Google Glass 产品,不仅囊括了手机的主要功能,还展示了未来的产品在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上的新应用方式。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你走在街上,戴着Google Glass 并且正通过镜片上形成的投射影像浏览今天的日程,此时,街边一家你常去的餐馆Logo 突然亮显,提示新的优惠活动正在进行,你可以通过点头来获取详细信息,甚至再点一下头就可以直接预约晚饭,并联系朋友共同用餐,这就是谷歌公司描述的一个智能生活场景。随着手机系统和硬件配置的完善,借助上述技术,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了解、控制真实世界中的物品,还可以借助手机打开通向虚拟世界的窗口,在它的观察区域中,所有内涵的信息都显露无遗。
技术仍然在高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在手机设计中的整合,必将彻底改变手机的传统形象。在Nokia 888 的概念设计里,柔软的、有触感的机身可随意扭转成各种造型,同时还具有用液态电池(Liquid Battery)供电、弹性触屏、卫星定位(GPS)、电子钱包及装饰等功能。未来,手机也可以植入人体,不仅能采集人体相关数据,还能辅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调整部分身体机能。更为强大的感知系统结合新型材料,“智能”两个字已经无法涵盖手机所具有的特征,没有人能够真正知道手机将会是什么样的形态,未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远比预测的要精彩得多。

表2. 手机发展图表

二、基于交互的界面设计
作为一个智能的数字化终端,手机的界面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功能使用的主要区域,也是手机应用服务的主要依托。界面是人与产品的接口,人们通过界面来认知和操作产品。工业社会里,设计师通过界面的设计来引导用户的使用。今天的产品设计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工业法则,计算的加入使得产品外观与功能形成一定的脱离,人们对产品的操作也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自动化、对话式的操作过程成为人们使用产品的主要方式。在操作方面,界面设计更多地成为引导人与产品进行对话的设计,让人们在与产品对话的过程中,完成产品的使用。手机界面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硬件界面通过手机整体结构、形状、颜色、材料来表现,软件界面则以屏幕为焦点,主要包含了界面的元素、动态过渡的形式和界面使用的流程与方式。

6. 苹果iPhone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图片来源:https://developer.apple.com


7. iOS 图标式风格和Metro 信息化风格

1. 从硬件界面设计到软件界面设计
早期的手机以硬件界面设计为主。在摩托罗拉公司的翻盖手机StarTAC 的设计中,隐藏拨号键盘以及快捷键的设置使手机的造型变得简洁且易于变化。从此,对手机造型、式样的设计开始流行,手机用户也开始有了更为细分的群体。后来的滑盖式设计、平移式设计和旋转式设计在打开键盘的形式上也是极尽变化之能事,每个手机区别于其他手机的主要特征也都在于其独特的外形、颜色等形态特点。
从手机的“多媒体电脑”时代开始,人们对手机品质的判断就已经不仅仅针对手机这个设备本身,还包括了手机所能提供的各种内容和服务。到了智能手机的时代,内容和服务更成为手机的核心竞争要素,并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相应地,交互界面设计也成为手机设计的关键。然而,几十年来,手机的界面设计一直没有摆脱传统的,通过硬件界面进行控制的模式,仍然是通过点按按键为主。
多点触控技术在iPhone 手机上的巨大成功使得直接操作的模式成为一种潮流。如前所述,iPhone 手机的大部分功能都是通过手指直接操作来完成,对于手机认知和操作的主要界面也都集中在宽大的、可触控的屏幕上,功能键全部虚拟化,人们不再需要借助一个手写笔或者是键盘就可以完成对产品的使用。
为了适应手指操作的特点,在iPhone 的设计中,多个能够链接入应用程序的大图标在界面上形成有序的阵列,这种界面模式不仅成为具有特色的风格,也向人们显示了手机作为服务终端的理念。每一个图标的背后都是一种独特的服务,整个手机正是多种服务的平台。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里,这些图标更是具有了与产品Logo 类似的属性,人们对一种应用或者服务的认知借由图标而更为深刻和完整。这种图标阵列的模式也成为手机主页界面的一种潮流。苹果公司在其发布的界面设计指南中详细介绍了其界面设计的原则,适用于手指操作的图标尺寸、菜单尺寸等。传统的设计秘密在开放的时代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
Metro 是微软公司发布的面向Windows Phone 7 和Windows 8 的主要界面样式,也是一种适合触摸键盘、平板等使用方式的界面设计风格。相比于图标阵列的模式,Metro界面的“动态磁贴”也算得上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变化。所谓动态磁贴即是Metro 界面上的方块形状元素,磁贴不仅同样可以链接入相应的应用程序,同时,很多更新信息会出现在磁贴上,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动态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图标相当于“代理”,是某项应用程序形式上的入口;而在Metro的模式中,磁贴成为更具功能性的入口,呈现在磁贴上的信息既是界面的元素,也是具有意义的信息和指示。在手机的使用中,人们常常会利用各种零散的时间来进行操作,比如很多人可能会在等车的间隙看看微博、收收邮件。Metro 的界面模式把信息本身集成在界面上,充分地满足了人们利用碎片时间的需求,也更适合于人们在移动情境下的使用。
2. 面向移动的交互设计
除了界面形式,手机界面设计还包括了界面使用流程与方式的设计,也就是交互设计。在交互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用户与手机的交互行为进行设计,还要设计手机如何响应用户的操作。面对这样复杂的对象,人们一直在探索适合于行为和过程研究的设计方法。20 世纪80 年代末期,诺曼和德拉泊(Norman, Draper)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设计(User-Centered System Design)理论,指出用户是设计活动的核心。[3]
用户被认为是设计信息的源泉。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很快成为以研究过程为主的交互设计的主要方法,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手机应用的主要设计方法。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多优势,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了解用户的直接需求,并能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然而,当“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转换为一种固定的、严格的设计程序和方法时,在某种程度上,设计的过程变得僵化,设计的主动性也开始减弱。在手机向“多媒体电脑”发展的初期,曾有用户研究表明,很多人并不欢迎手机附加拍照的功能,人们不愿意为这种初级的拍照品质而付费,然而时至今日,相机功能几乎成为手机的标准配置,谁会愿意失去随时随地拍出堪与相机媲美的照片的功能呢?社会化网络的兴起更是促进了人们分享信息的需求,将身边的事物用手机拍照后上传到网络上与朋友分享是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的事。摆在眼前的事实让人想起乔布斯的那句话:“不要听用户说什么,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把成品摆在他们的面前。”市场证明,人们选择产品时,性能参数甚至是功能用途并非最重要的指标,众多的非理性因素常常在最后的角力中发挥关键的
作用。
在交互设计领域,设计师们也开始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进行反思。设计是探寻价值与意义的活动,基于理解的、顿悟的和想象的感性思维是设计思维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正是创新的源泉,是设计思维的魅力所在。迈特(Matt Jones)等人直接指出在设计未来的移动设备服务时,不能单纯地依靠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4] 当然,对用户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人们是多元的,在不同的情境下更是善变的。
大卫(David Benyon)在《设计交互式系统》一书中将交互式系统定义为由一组互相作用、互相联系或互相依存的元素组成的一个整体。按照大卫的定义,交互系统是由人(People)、人的行为(Activity)、产品使用时的情境(Context)和产品中融合的技术(Technology)四个基本元素(简称PACT)组成的系统。[5] 手机的使用常常处于复杂的情境中,对手机的交互设计必须结合手机使用的情境进行设计。
以iPhone 为例,它针对不同应用场合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操作方式:效率型应用方式侧重层次和结构,以便于人们按照固定的逻辑处理日常工作,如收发邮件、拨打电话以及照片管理等;便捷型应用方式操作最为简单、快捷,如计算器、查阅天气、打开相机等;沉浸型应用方式追求良好的交互和真实的体验,如手机游戏、语音助手等。
由于移动使用的特点,人们希望手机具有简单直接的交互方式。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把更多的自然交互方式引入手机的设计中,如手势交互、表情交互、语音交互等。其中,语音交互也一直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相比于桌面系统,移动设备在复杂的使用环境下很适合使用语音控制。在三星Galaxy S3 的使用中,用户对着手机发出“Hi Galaxy”的语音指令就可以激活手机的语音互动功能,通过声音控制进行打电话、播放音乐等操作。在iPhone 推出的Siri 应用中,Siri 就像一个可以随时“吩咐”的智能助手,在导航时,人们甚至可以直接向Siri“问询”加油地点,其较高的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和语音识别功能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对更多交互方式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在2012 年10 月的先进技术综合展览(CEATEC)中,“Grip UI”就通过手机上设置的压力探测器感知用户手握的力度,使得手机可以根据不同握力执行诸如翻页、返回等操作。

8. iPhone 的Siri 语音应用界面

三、手机应用设计的平台
当内容和服务成为围绕手机的关键词以后,手机也成了软件应用的终端。如同电脑一样,各种应用服务所依托的平台,即手机的操作系统对手机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苹果公司的iOS、谷歌公司的Android,以及刚刚发布的微软公司的Windows Phone 为三大主要手机操作系统。
iOS 是苹果公司为iPhone 手机开发的操作系统,能很好地支持多点触控的交互模式。借助iPhone 的成功,iOS 系统迅速占领了手机操作系统的一席之地, 不但创造了属于苹果自己的神话,也将整个手机行业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Android是谷歌公司基于开源系统Linux 开发的操作系统,是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智能系统。良好的开放性为Android 赢得诸多手机厂商的青睐,但是这种开放性也使得基于Android 的界面设计同质化且没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和风格。当然,这并没有影响Android 的地位,据2012 年的数据显示,Android 系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76%,可见,Android 系统对手机的影响仍然最为广泛。Windows Phone 在交互性、体验感和新功能设计上做足了功夫,尽管目前市场份额较小,但依托Windows 系统广泛的用户基础,其后续发展相当值得期待。
智能手机的时代,手机应用的开发、设计与其所依托平台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诺基亚公司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回想当年,作为手机领域的霸主,诺基亚拥有全球市场约40%的份额,很多人的记忆中都会有一部诺基亚的手机。良好的通信和使用性能使得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深入人心。对于当前的衰退,很多人认为原因是诺基亚没有跟上手机平台发展的步伐。事实上,诺基亚早在巅峰时期就已经未雨绸缪,曾经花费重金力图将Symbian 系统打造成为开源系统,以吸引更多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同时,诺基亚也着手开发另一个开源平台——Maemo。2009 年,基于Maemo 的智能手机 N900 在发布初期也是风光无限,其优秀的显示、网络浏览和触控操作体验丝毫不逊色于iPhone。然而最终,应用的匮乏没有使得N900 获得成功。2010 年,诺基亚宣布与英特尔联合开发Meego 操作系统,2011 年,第一款也是最后一款搭载Meego 的智能手机N9 发布,其硬件性能、界面设计和触控体验获得业界认可。然而,由于复杂的原因,诺基亚放弃了Meego。两次放弃系统平台建设的行为伤害了众多的应用开发者, 诺基亚失去了开发者的信任,也很难再顺利地建立自己的开放平台。
2011 年2 月,诺基亚与微软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宣布两家公司的技术互相支撑,双方将依靠各自的优势为移动领域构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并达成更为广泛的战略合作。诺基亚与微软结合以后所发布的基于Windows7.5 系统的Lumia800、Lumia900 得到很好的市场反映,但是很快,2012 年6 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 Phone 8,宣布Windows Phone 7.5 的设备无法升级到Windows Phone8,并且无法运行基于后者的应用,刚刚发布的Lumia800、Lumia900 手机迅速前景黯淡,诺基亚遭受沉重一击。尽管当前基于Windows Phone8的Lumia920 广受关注与好评,但业界对其仍持怀疑态度,
应用平台对手机发展的作用比人们想象的更为重要。

结语
短短几十年间,手机已从奢侈品转变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并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和未来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载体之一。在手机发展初期,技术是竞争的标准,彩屏、蓝牙等是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进步,手机外形成为重要因素,时尚的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索尼、爱立信和西门子等诸多品牌手机的成功便是典型的案例。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手机的应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容和服务成为手机设计的核心,人们的视野和触角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展和延伸。
当然,手机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长期依赖手机不仅占用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此外,当越来越多的服务结合识别、定位功能以后,手机将无孔不入,也势必侵扰人们的生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新型的通信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变革发生之时。[6]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一个在新技术平台上的合理的人类生存方式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产品使用方式是设计的目标也是设计的使命。手机的设计集结了对硬件与软件、内容与服务、形式与功能、行为与过程、技术与艺术、逻辑与情感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对于设计师来说,更是难得的机遇与挑战。

[ 1 ] h t t p : / / n e w s .x i n h u a n e t . c o m /m r d x / 2 0 1 2 - 0 8 / 2 2 /c_131800144.htm
[2] B i l l M o g g r i d g e .Design Interactions.T h e M I T P r e s s ,2007:16
[3]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第142 页。
[4]( 美)Matt Jones,Gary Marsden :《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8,第89 页。
[ 5 ] D a v i d B e n y o n ,Phil Turner and Susan T u r n e r . D e s i g n i n g Interactive Systems .P e a r s o n E d u c a t i o n Limited, 2005:65-72.
[6] 参见(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 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