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从末端到源头:垃圾追踪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 Update:2013-07-29
  • 刘 新 夏 南
  • 来源: 《装饰》杂志第6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垃圾围城映射的就是生态环境危机,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是人类的生存问题。设计师曾经作为有影响力的消费主义倡导者,参与并极大促进了垃圾的产生,设计反思就是促使设计从业者在向可持续性社会的转型中扮演新的角色。不同于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可持续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PSS)能够兼顾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利益,并倡导一种新型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干预垃圾的产生。
关键词:垃圾、生活方式、可持续设计、产品服务系统

2. 案例分析

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是设计关注的主要领域。下面介绍两个与交通出行相关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有助于理解如何将可持续的理念融入设计中,并最终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汽车是人们所依赖的重要交通工具。除了基本的功能性需求,汽车还承载了人们追求高速、自由、品位和个性化发展的心理诉求。近年来,随着保有量的激增,汽车的负面影响也愈发明显,如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严重污染空气并加剧温室效应,交通拥堵产生的经济损失,交通事故对人们的伤害,以及交通出行的公平性问题,不合理的使用方式,炫耀性的消费和生活方式等。所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人们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提高汽车的利用效率,降低汽车的拥有量是缓解上述问题的关键。基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两条途径值得尝试:其一是鼓励自行车出行,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条件;其二是最大程度地减少汽车使用量(如使用公共交通、租赁式、共享式等等)。

1)哥本哈根车轮计划(CPH Wheel Project 2009[6]

汽车在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极大压缩了自行车的行驶空间,加上空气污染、法规不健全、城市的扩张,以及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等原因,昔日浩荡的自行车流日渐远去。如何唤起我们曾经的记忆,将这种健康、低碳的交通工具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丹麦的经验值得借鉴。

不同于中国大多百姓正在体验汽车时代的痛与乐,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寻求汽车以外的出行方式。为鼓励和方便人们使用自行车,并拓展服务内容,增强骑行体验,丹麦的哥本哈根市与美国MIT SENSEable 城市实验室于2009 年合作开发了“哥本哈根车轮计划”项目。这种外观优雅、智能化并具交互特性的车轮可以装配在所有的现有自行车上面。(图2)刹车时车轮将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驱动内部的GPS 以及环境检测传感器。(图3)通过蓝牙车轮与用户的智能手机进行联通,安装相应的软件即可在行驶过程中对城市的空气污染数据、行驶数据进行监测,并上传与朋友或整个城市共享。

 

2. 哥本哈根车轮项目产品及手机信息平台

3. 车轮结构

 

每个使用者都将成为一个流动监测点。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气体排放、噪音、湿度、交通状况、道路使用情况、可用的开放空间等数据,整合出视觉化的图表。(图4)以智能手机作为信息终端,使用者可以随时了解并分享最佳的出行线路以及路线上的综合数据等信息。该系统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理解这些环境数据,从更多的细节去了解交通对城市基础建设以及城市热岛现象的影响,并可能最终影响环境及交通政策的制定。

 

4. 手机终端显示的哥本哈根市区污染数据图

 

哥本哈根车轮计划是典型的产品导向服务系统设计。其通过提供一系列附加的增值服务,满足使用者对出行信息收集与分享的需求,丰富使用者的骑行体验,最终促进产品的销售,并引导和鼓励消费者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出行。

2)分享式交通工具概念设计(Share-move 2011

大力倡导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首选方案,但面对类似北京这种超大型发展中城市,公共交通也有诸多不便和制约。比如舒适性和私密性差,时间以及点到点的可达性无法保证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峰时段大量私家车拥堵在路面上,而80% 却仅有一位司机,剩余的车内空间无疑是对宝贵道路资源的极大浪费。“拼车”(对私家车的有效利用)在中国部分地区较为盛行,由于共享车辆,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减少了出行成本,也减轻了空气污染。不过,尽管拼车极具发展潜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相应技术支持,加上公平价格体系与信用机制的缺乏,故还属于非法运营性质,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然而,这正是设计的机会所在。

Share-move 分享式交通工具服务系统设计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计划,其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交通资源,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该服务系统包含“用户信息识别与匹配”、“安全管理”、“定位与导航”、“计价与支付”、“评价与反馈”5 个功能模块。(图5)用户可通过个人电脑或移动终端(专用的APP)与平台进行连接并注册。基于数据库中的用户需求、车辆行驶、城市路况、出行费用和信用评价等信息,用户可以与服务平台以及其他使用者进行实时数据交换,来实现分享式交通出行。基于上述功能,Share-move 的典型服务流程如图所示。(图6

Share-move 可以有效帮助用户找到拼车同伴,从而实现快速、安全、经济、绿色的出行,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减少汽车使用量的目标。该产品服务系统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降低污染、减少拥堵)、社会效益(鼓励分享使用而不拥有的新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以及经济效益(降低司机与乘客双方的出行成本)。

 

5. 五个主要功能模块

6. Share-move 产品服务系统流程图

 

结语

垃圾追踪的话题敦促我们检讨自身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警醒设计师反思自己在向可持续社会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笔者总结以下几个观点,涉及一些显而易见却经常被忽视的问题,与设计从业者共同探讨:

1. 设计已经进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社会挑战就是设计挑战”(Anne Chick & Paul Micklethwaite, 2011)。如前文所述,设计面对的主要问题已经改变,可持续发展是设计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可持续性不仅是政治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而是包括设计师在内的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都曾经离“责任”太遥远了。

2. 对“唯创新论”的反思。创新从来都是设计的关键词,似乎只要是创新就天生被带上了光环。质疑创新无疑是保守、固执,甚至是严重的不合时宜。但我们确实需要思考“为什么创新”以及“创新的方向”这些问题了。如果为了创新而创新,设计必将丧失核心的主旨和方向,沦为花样翻新的游戏。可持续性应该成为当今设计创新的基本评价标准。

3. 可持续设计强调综合的、系统的设计解决方案。仅仅关注技术改进、或物质产品的创新无法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尤其在当今商业化的环境中,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以及产品与服务的系统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

垃圾问题的核心是减少垃圾产生而绝不仅是垃圾处理,更深一层就会触及人的消费观念以及价值观。如果我们的社会依旧崇尚奢华、热衷攀比、消费无度,那么任何解决方案都可能是臆想或理想主义的空谈。因此,设计师是极具消费影响力的重要角色,必须承担起引领社会变革的重任,利用自身的能力倡导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当然,首先需要改变观念的是我们自己。

 

致谢:本论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Grant No. 11BH064) 支持,以及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支持(Grant No. 2012108791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赵延恺同学参与到Share-move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项目中,并制作了文中图表。

 

刘新 / 夏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注释:

[1] 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其论点是:地球是有限的,人类必须自觉地抑制增长,否则随之而来的将是人类社会的崩溃。

[2](英)詹姆斯·拉伍洛克:《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范祥东、肖显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参见伍伯塔尔气候、环境及能源研究所和自然与环境研究报告会的著作;由WBCSD 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办的生态效率工作组的报告。

[4] 参考Carlos Fiorentino在“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2011 10 月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5] 梁町、童慧明:“迈向‘因数10’减耗的中国经济:重塑交通和食物消费的可持续设计案例”,《装饰》,2009.6,第64-72 页。

[6]参见MIT实验室官网:http://senseable.mit.edu/copenhagenwheel。该案例图片都来源于本网站。

 

参考文献:

[1] Anne C., Paul M.: Design for Sustainable Change: How Design a n d D e s i g n e r s C a n Drive the Sustainability Agenda . AVA Publishing SA, 2011.

[2] Carlo V., Ezio M.: Design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 London, Springer-Verlag, London 2008.

[3] 梁町、童慧明:“迈向‘因数10’减耗的中国经济:重塑交通和食物消费的可持续设计案例”,《装饰》,总第194期,2009 第六期。

[4]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中南大学出版社,长沙,2006

[5] 刘新、刘吉昆:“机会与挑战——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概念与实践”,《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11

[6] Manzini, E., Vezzoli, C., and Clark G.: "Product service systems: using an existing concept as a new approach to sustainability". J o u r n a l o f D e s i g n Research , 2001, 1 (2).

[7] Mont, O.: "Clarifying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p r o d u c t - s e r v i c e s y s t e m " . J o u r n a l o f C l e a n e r P r o d u c t i o n , 2002, Vol. 10, No. 3.

[8] 美) 内森· 谢卓夫:《设计反思—— 可持续设计策略与实践》,刘新、覃京燕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

[9] 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g r a m m e ( U N E P ) : P r o d u c t - s e r v i c e s y s t e m s a n d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f o r sustainable solutions. Paris, 2002.

[10](英)詹姆斯·拉伍洛克:《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范祥东、肖显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