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北京国际设计周助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规划师的实践探索

  • Update:2016-10-20
  • 赵 幸
  • 来源: 2016年第9期
内容摘要
规划行业转型的加深使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获得高度重视,规划师面临工作方式和角色的转变,开始寻找面向公众、汇集众智改变城市生活的创新手段。本文回顾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关注到深入参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实践历程,展示规划师以城市策展为工具,开展城市规划科普、搭建规划公众参与平台、推动规划实施、助力社区营造的积极探索。

  

一、背景:创新开展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时代诉求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是指公民为维护或促进社会公益,通过各种合法途径与方式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影响公共活动,以及公共决策的社会政治行为。其本质在于平衡利益相关方的多元诉求,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多层次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并最终影响决策。城市规划作为公共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其公众参与受到高度重视。200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城乡规划编制中需履行公众参与环节。
随着社会共识的不断深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发受到广泛重视。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等大城市的发展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城市规划的重点向城市建成区更新问题转移,因此当地居民的理解和配合成为规划实施必要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公民意识的提升,市民普遍对城市生活品质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产生了主动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决策的强烈意愿。因此,尽快搭建起城市规划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平台成为当代规划师的重要任务。
然而多年以来,传统的规划行业已形成一套主要面向政府和专家的表达体系,其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而通俗性、趣味性不足,不利于公众理解和参与讨论。为适应新的工作需求,规划师必须创新思路,借助新的技术工具和工作方法实现与公众之间的沟通理解,进而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促进规划实施。因此,自2014 年起,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下文简称“我院”)开始尝试以北京国际设计周为平台、以城市策展为工具助力规划的公众参与,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北京国际设计周带来的城市机遇
北京国际设计周(下文简称“设计周”)是由文化部、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城市文化活动。自2009 年至今,设计周始终贯彻“以设计力量改变城市生活、推动产业发展”的主旨定位,通过在短期内集中举办展览、论坛、课程、奖项评选等方式,为设计师、专家、学者、政府、企业、公众、媒体等主体搭建了沟通平台,现已逐步发展为遍布京城的全民文化盛事。(图1)
在多年的实践推动下,设计周对于解决城市问题、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已逐步显现出来。以大栅栏地区为例,该地区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多年来各级政府、规划部门和实施主体对于该地区的保护更新高度重视,持续探索如何在保护街区“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下开展有机更新。自2011 年起,街区以“大栅栏新街景”为主题报名参展设计周,在设计周的带动和实施主体的长期用心经营之下,大栅栏新街景项目充分发挥了搭建平台聚集社会力量的作用,吸引艺术家、设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居民等主体通过举办短期展览的方式参与街区的更新改造,共同运用设计手段解决街区内的实际问题。随着大栅栏地区与设计周的合作逐年扩大和深化,其探讨的问题逐渐由风貌保护、空间利用、设施提升向文化再生、社区参与等方面渗透。经过数年的沉淀,这里已形成了诸多专门针对大栅栏地区典型问题的优秀设计作品,不仅为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带动产业复兴、推动文化传承发挥了示范作用,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成为街区更新中不可或缺的助力。(图2)
在已有的成功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周“以设计改变城市生活、推动产业发展”的着眼点与城市规划的根本理念高度契合。同时,其搭建平台的工作思路、新颖的表现形式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无疑为全民协力解决城市问题打开了渠道,使之成为开展规划公众参与的绝佳工具。因此,规划师选择主动把握这一机遇,尝试利用设计周为平台助力开展规划公众参与、推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三、规划公众参与借力设计周:从参展到策展
1. 参展:搭建规划师与公众交流的临时平台
经过几年的观察,我院于2014 年正式报名参展北京国际设计周并入驻“大栅栏新街景”项目。此次参展,我们试图借助设计周大平台搭建小平台,为规划师与公众面对面沟通互动、收集各方看法创造条件。同时,我们亦尝试转变自身工作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回应公众疑问,以适应规划转型对规划师提出的新要求。
展览主题为“CITY INTERFACE- 城市界面”,我们试图以不同角度界面展示规划师眼中“人与城市间互看互爱、有爱有恨的关系”。为兼顾规划的专业性和面向公众的通俗性,展览分为“胡同千面”“诗意地行走”“十城一日”三个板块。其中“胡同千面”板块展出规划师拍摄的1000 张胡同门楼照片和北京老人赵锡山凭记忆绘制的旧时城市场景画作,试图通过勾起共同记忆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而“诗意地行走”和“十城一日”板块则分别展出高校学生对街道步行环境的调查和大数据对城市人流变化的分析,试图引导公众从规划师视角观察和思考城市问题。同时,为了给公众提供参与和表达观点的空间,我们尤其重视展览中的交互体验,不仅派出专业规划师进行现场讲解,更以参与式游戏、多媒体放映等方式丰富观展的趣味性。(图3、4)
尽管展期短暂,但此次参展是我院推动规划公众参与的一次重要实__践。我们不但协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实验室、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参展,更派出多达40 多人次的专业规划师团队轮值现场服务,体现出与公众充分沟通的诚意。展览于设计周期间接待观众7000 余人次,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东方早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对展览进行了报道,体现出社会各界对于规划师发声的强烈兴趣,为我们持续开展此类工作注入了信心。同时,本次策展和现场讲解的经历不仅拓展了规划师的职业能力,让我们逐步适应了面向公众的工作方式,更让规划师在与市民面对面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的热情,体会到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图5、6)
2. 策展:以城市策展推动街区有机更新
2014 年的成功参展巩固了规划师利用城市策展推动公众参与的信心,因此2015 年我院再次报名参加设计周。在浅层次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这次能够通过设计周使市民真正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之中,助力街区的有机更新,切实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因此,我院由参展转为策展,以联合主办方的身份与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北京工业大学、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共同策划了北京国际设计周“为人民设计”史家胡同/ 内务部街展区。
史家胡同和内务部街位于北京市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内,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社区营造氛围浓厚,2013 年即建立起了北京第一座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2014 年则成立了植根于社区的民间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长期以来,我院责任规划师坚持跟踪街区发展,指导开展居民全过程参与的试点院落更新和社区软性文化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项目基础和公众参与氛围,具有未来良性发展的极大潜力。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周这一“文化事件”激发社会关注、创造更多机遇,触发自下而上的旧城更新改造动力。(图7)
不同于大栅栏等地区,史家胡同和内务部街以传统居住功能为主,商业化程度低,因此我们在引入设计周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居民的感受和街区的需求,最终确定以“为人民设计”作为展览主题。我们试图在这次展览中强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设计回归“为人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本真意义;同时以“活的胡同”“事件推动”“公众互动”作为展览的构思主线,使之服务于街区发展与胡同生活。基于“活的胡同,胡同即展场”的概念,展区将两条胡同中人们真实的日常生活与各种内生的或外来的设计周展览和活动融为一体——“为人民设计”意味着设计服务生活,更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设计者,共同的参与才能改变我们生活的城市。(图8)
此次“为人民设计”展区采取协同策展方式,由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史家社区、内务社区、史家胡同博物馆、红墙史家花园酒店等在地单位协办。展览内容主要包括“找回院子里的生活”“我们的史家胡同”、专业机构面向市民的展示沟通、其他展示项目等四大部分。其中,“找回院子里的生活”板块展出街区内正在开展的一系列试点院落改造项目,这些项目采取全过程公众参与的设计方式,试图用设计手段帮助居民切实改善生活条件,并宣传推广这种自下而上的微更新改造模式。“我们的史家胡同”板块则展出街区一年内开展的各类社区营造和社区文化教育活动,试图突出居民在街区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居民形成自治机制,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身边环境。同时,街区内还展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营社(北京)建筑规划顾问有限公司、OSO Studio 等设计研究机构围绕城市规划、街区更新等话题开展的研究成果。其中我院的“城市界面2.0”展览中展出“诗意骑与行”“城市微空间的再生”“市民的公交站台”“CITYIF 大数据”“规划进校园”“北京映像”等内容,试图推动与公众之间的专业探讨。此外,展览还首次开放了位于内务部街21 号的卢森堡大使官邸,并展出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而所有这些参展单位都积极支持展区“为人民设计”的主题,在设计周的筹备和进行过程中重视与社区和公众的互动与交流。(图9-12)
在多方参与和当地居民的热情支持下,“为人民设计”展区以极低的策展成本,在第一年参展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良好效果。展览得到了各方高度关注,北京市、东城区相关领导专程前来参观,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办方则向展区颁发了“优秀项目”奖。同时,展览的举办起到了对当地居民的触动作用,有效加深了居民对于街区更新规划实践的理解,吸引更多居民发挥各自所长并共同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积极的舆论评价为街区此后开展相关工作赢得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东城区名城委等部门为“找回院子里的生活”展览中的相关项目破格争取了专项资金,而北京ONE 艺术周等社会机构则成为街区更新工作中的长期合作伙伴,为推进街区规划实施增添了巨大动力。目前,史家胡同、内务部街所在的朝阳门街道已再次申报参展2016 年设计周,并将展区规模扩大到整个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试图将设计周作为长期促进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图13-15)
 
四、实践与效果:从发声到改变
纵观两年参与设计周的实践历程,我院在借助这一平台向公众发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工作,尝试发挥其改变城市生活的实际作用。目前,我们已借助设计周开展了规划科普与辅助研究、规划实施项目推进、社区软性文化建设、热点话题讨论四方面工作。
1. 规划科普与辅助研究
我院2014 年在大栅栏、2015 年在内务部街均举办了“城市界面”主题展览,主要发挥了规划科普与辅助研究作用。
在规划科普方面,2014 年的“胡同千面”和2015 年的“北京映像”等板块展出了我院规划师拍摄和收集的大量城市历史照片和画作,在展现我院深厚积累的同时,展示出规划师作为市民的一分子对城市的热爱,为拉近规划师与公众距离、建立彼此共识奠定了基础。而2014 年的“十城一日”和2015 年“CITYIF”板块中的“东城心情地图”“地铁灰色人群”“北京积水地图”等内容则向市民介绍大数据、语义分析等辅助规划编制的新型技术手段,为公众提供观察城市的新视角。同时我们通过“规划进校园”活动开展城市启蒙教育,试图引导公众了解城市历史和发展规律,并意识到城市的改善与每个普通市民的努力息息相关,进而树立参与规划的主动意识。(图16-18)
而在辅助研究方面,我们在2014 年策划了关注街道公共空间的“诗意地行走”板块,2015 年则进一步延伸到“诗意骑与行”和“城市微空间的再生”等话题。借助展览机会我们开展了大量公众调查,例如邀请公众用两色图钉在巨型地图上标注出步行环境好与差的街道,邀请公__众用缠毛线的方式选择自己使用公共空间的习惯,临时搭建一处多功能微空间供公众体验评价等。这些调查因形式新颖有趣而受到公众的欢迎,其调查结果则直接对《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专项规划》《北京市东城区公共活动空间调查研究》《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等规划研究的编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图19-21)
2. 规划实施项目推进
设计周的开展亦推动了街区规划实施——2015 年“为人民设计”展区中,基于街区内正在开展的实践项目的“找回院子里的生活”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公众和媒体的注意。
为落实风貌保护主旨、切实改善居民生活、逐步建立院落自治机制,2015 年我院责任规划师以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召集六家专业设计机构作为志愿者,就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八个试点院落开展了专门针对院内公共空间的改善设计。设计师不仅运用巧妙的手段在大杂院有限的公共空间内解决排水、通行、物品存放、晾衣服等生活需求,更引导居民从小家走向大家,重新回到院子里和邻居们一起讨论决策院内公共事务,形成居民共同维护公共环境的自治机制。我们在项目全过程中贯彻参与式设计理念,设计师不但数十次入院与居民沟通,更多次举行由专业主持人协调的居民参与式会议,逐步深化改造方案,使之切实满足居民需求。设计周期间,院落改造的阶段成果在“找回院子里的生活”板块公开展示并举办设计师与居民见面的工作坊活动,不仅让更多居民看到设计改变生活的可能性,也为他们创造了彼此之间交流讨论的机会,使这种社会共同参与的微更新模式得到了宣传和推广。(图22-25)
在设计周的影响下,这一组改造项目获得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全方位报道,继而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被作为示范性项目加快推进实施。截至2015 年底,位于史家胡同和前拐棒胡同的两处院落已改造完成,不但院落公共空间品质获得显著提升,居民更在设计师指导下亲手栽种植物美化院落环境,并共同制定了院落公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的院落自治机制。(图26、27)3. 软性文化建设
在物质空间改善的同时,共识的建立更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根基,因此推动社区软性文化建设亦是参展设计周的主要目的之一。自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成立以来,责任规划师与协会、社区共同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旨在强化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形成社区凝聚力,其成果在“为人民设计”展区的“我们的史家胡同”板块中展现出来。其中最受居民关注的莫过于“胡同公约”的制定。在2015 年上半年,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与社区组织了一系列“胡同茶馆”活动——邀请街坊邻里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共同讨论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几次茶馆活动后,居民主动提出应当将建议落实下来,形成一份社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并由文笔好的居民代表将大家的意见凝聚成了数百字的“史家社区居民公约”。设计周开幕当天,我们专门在开幕式环节为居民举办了隆重的“公约签约仪式”,而全是“大白话”的“居民公约”全文及其制定全过程的图文记录则被展出在胡同醒目位置。公约的制定促进了居民形成共同探讨社区公共事务的习惯,并激励有能力的居民发挥自身专长为社区服务。而设计周的仪式与展出则进一步增添
了居民内心的自豪感,为公约增添了更多分量。(图28、29)
“史家胡同的故事”展览则是另外的亮点。几年来,史家社区居民张屹然、陈逸文和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志愿者共同自发开展了胡同口述史的整理工作。他们通过查找历史资料、收集老照片、采访老居民的方式,将胡同里普通人家的点滴故事记录下来,试图勾画出史家胡同最真实的生活景象。设计周期间,他们的工作成果被描绘在一幅数米长的画卷上,在胡同中展出,引来居民和游客驻足观看。不仅如此,我们更专门策划了“胡同故事会”活动,邀请居民以茶话会形式分享居住在这里的生活点滴,写下未来寄语,凝聚彼此之间的共同记忆。这也正是本次“为人民设计”展区不同于其他展区之处——它不仅是属于设计师的盛会,更是属于胡同里每个人的节日,共同的美好期望让我们一起为胡同的明天而努力。(图30-32)
4. 话题的社会讨论
此外,在专业规划研究机构参展/ 策展之余,一些规划师也以个人身份主动参与到设计周之中。施卫良、杜立群、冯斐菲、茅明睿、叶楠等参与了史家胡同博物馆、中华世纪坛、白塔寺、大栅栏等会场近10场演讲和沙龙,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城市热点问题;而赵幸、刘静怡、刘健、姜玮玮等则组织了位于大栅栏天陶广大市场的“菜·本味”市集活动,通过与居民、菜贩合作的亲身实践探索城市功能的更新。(图33、34)
 
五、展望
在多年培育下,设计周不断发展壮大,规划师也逐渐成为设计周中重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新生力量。不知不觉中,设计周已逐渐成为老百姓参与身边规划、规划师走进市民生活的平台:公众通过设计周获取了解城市规划价值理念的渠道,并切实参与到规划决策之中;规划师们则借助设计周走进社区、走到百姓身边,谋求获得社会共识与支持,将理念的探讨推向实践。在设计周的活动组织中,规划师不仅仅是设计者,还是策展人、协调人、发言人,间或还有社工、志愿者的身份。我们的工作也不再是单纯的规划设计,而是借助设计周平台,搭建与公众携手推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工作平台。
2016 年设计周开幕在即,规划师们也将再次投身这一年一度的舞台。今年,我院“城市界面”展览3.0 版将在史家胡同23 号与市民再度见面,规划师将在此与公众进一步探讨身边的绿色出行环境、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等话题,并举办面向青少年的城市科普课堂活动。作为一年一度的城市盛事,北京国际设计周已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让城市发生着改变,而在城市策展这一工具的帮助下,规划师的工作方式也发生着转变。
 
 
参考文献:
[1] 施卫良:《微时代与云规划》,微信公众号CITYIF
[2] 施卫良:规划师遇见设计周,《北京规划建设》,2016.1
[3] 赵幸、惠晓曦:“‘为人民设计’——2015 北京国际设计周史家胡同/ 内务部街策展的经验与思考,《北京规划建设》,2016.1
[4] 郭婧:“‘城市界面主题展:从大栅栏到史家胡同,不只是时空的变换,《北京规划建设》,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