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欧漫记

  • Update:2012-11-10
  • 文字、摄影:《装饰》编辑部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10期


雕塑
在欧洲旅游,最大的幸福就是逛街,历史就写在大街上,积淀得厚厚的,层次分明。当地居民就生活在没有围墙的展览馆里,享受历史的荫庇,却又熟视无睹。冒冒失失的游人则不顾磨穿的鞋底,总觉得就此回头定会收获遗憾。
雕塑就是城市的一个个节点,急行的时候停一停,休憩的时候望一望。有时它们就藏在建筑立面上,比如分离派展览馆的猫头鹰装饰,代表了世纪末维也纳清新的现代艺术之风;有时则占领了城市制高点,布达佩斯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耸立在盖莱特山上的自由女神像,讲述着近一百年来的政治变迁。还有很多是你丢掉了书本也能洞察的艺术,天真的快乐,就像布拉迪斯拉发的那个开心的管道工。
杰出的城市雕塑总能与当地的历史发生关系,或是与当代的生活交融一起,无论这个作品是以前的,现在的,无论是在居民的生活里,还是在游客的相机里,都是如此。老作品留人纪念,纪念的方式则不一定是朝拜,就像查理大桥上的《圣约翰•内波穆克》,很多人不了解当时的人和事,也会蜂拥着够摸他的脚尖,传言摸到的都会幸运。新作品都要经历考验,在萨尔茨堡空降下来的艺术项目,用意是好,排异反应也很强烈,所幸作品本身都是佳作,在游客镜头里,那是更丰富的异邦,行进中的历史。城市雕塑并不都是老故事,或是现在人重讲的老故事。有时就是身边的事,没有架子,萨尔茨河边的《自行车手》就是那样,平和、清新,耐得住琢磨。(化雨)

1. 圣约翰•内波穆克雕像
查理大桥起建于1357 年,位于布拉格核心地带,连接着城堡和旧城区,是游客必逛的地方。大桥栏杆上立着30 余个雕像,大多完成于18 世纪初,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动势十足,仰视的效果更佳。圣约翰•内波穆克是桥上最古老的雕像,让•布洛科夫(Jan Brokoff)所做,完成于1683 年,是现在很多内波穆克雕像的模本。内波穆克因坚守秘密,被国王瓦茨拉夫四世扔下了查理大桥。相传他在伏尔塔瓦河里淹死的一刻,天空显露出五颗星星,因而雕像的头光就是五颗金星。也有说法认为五颗星星象征着拉丁文的五个字母“tacet”,意思是沉默。


2. 圣母子、圣多明我和圣托马斯•阿奎纳雕像
查理大桥上的雕像都是由布拉格的宫廷、教会、大学资助建造的。这个雕像由圣吉尔斯教堂委托马捷•瓦茨拉夫•耶克尔(Matěj Václav Jäckel)在1708 年雕造,刻画了圣母子、圣多明我和圣托马斯•阿奎纳的形象。圣母子位居中间,正给左侧的圣多明我授予念珠,根据天主教传统,1214 年圣母显身,教授圣多明我玫瑰经的诵法,雕像描绘了这一场景。右侧的圣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摊开的书、燃烧的太阳以及手持蜂巢的天使都是他的象征。


3. 分离派展览馆立面上的猫头鹰浮雕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跟陵墓一样白净肃穆,他们的志向是要“将艺术献给它所在的时代,将自由献给它所在的艺术”,展览馆就是现代人的艺术避难所。在外墙立面上有两种浮雕,一种是蛇发女妖戈耳工,一种就是猫头鹰,都象征着智慧与胜利女神雅典娜。在19 世纪下半叶,雅典娜被奥地利国会定为维也纳的守护神,而分离派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等人则借其宣扬艺术的解放,他在各种场合画过多幅雅典娜。三个猫头鹰的形象极为概括,也极为可亲,由分离派代表人物克洛•莫泽(Kolo Moser)设计完成。


4. 无名氏雕像
雕塑坐落于布达佩斯的城市公园,在一圈微缩的历史建筑的包围中,刻画了匈牙利中世纪的一位重要而无名的编年史家。他常在文稿上落款为“最荣耀的贝拉皇帝的公证人”,而在匈牙利12 至13 世纪,名为贝拉的皇帝就有4 位,因此身份难以确证。这件雕塑完成于1903 年,由米克洛什•利盖蒂(Miklós Ligeti)所作,含胸低头,不露面容,双手筋骨毕现,表现了无名史家的身份。


5. 盖莱特山上的自由女神像
公元1000 年左右,圣史蒂凡皇帝从意大利请来了毕肖普•盖莱特(Bishop Gellért)主教,
助其推行基督教信仰,而异教徒们则将盖莱特装到木桶里,从山上扔进了多瑙河,山名由此而来。盖莱特山是布达佩斯一个极佳的观景点,这个雕像原本为纪念摄政王霍尔蒂•米克洛什(HorthyMiklós)因坠机逝世的儿子而设计,双手抬向空中的原本是一片螺旋桨。二战后,苏联控制了匈牙利,螺旋桨替成了棕榈叶,两旁配上两个苏联红军士兵雕像,成了匈牙利解放纪念碑。苏东政变之后,雕像惊险地保存了下来,更名自由女神像,洗去了那层鲜明的红色。


6. 自行车手
萨尔茨堡是莫扎特故乡,却并不只因此闻名。19 世纪活跃于维也纳的著名历史画家汉斯•马卡特(Hans Makart)也出生于此,而马卡特则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创作生涯早期的偶像。20 世纪初,在萨尔茨河上就横亘着一座马卡斯桥,经两次拆毁,如今的这座是2001 年新建的。桥边的这个自行车手雕像出自本地女艺术家洛特•兰弗特(Lotte Ranft)之手,1992 年完成,就风格而言,受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影响偏多。


7. 布拉迪斯拉发的楚米尔
在布拉迪斯拉发盘纳斯卡街和拉里斯卡街交汇的地方,有一个有趣的雕塑,名为“楚米尔
(Cumil)”,是个趴在井盖上的管道工形象,在休息的时候借助地形优势,偷窥裙底风光,楚米尔在英语中也有观看者的意思。这个雕像由当地艺术家维克托•胡里克(Viktor Hulik)在1997 年创作完成,意在为重修的旧城带来生气。如今已经是旅游的热点,虽然姿势难办,仍有不少游客趴到地上模仿着拍照。


8. 岩石上的女子
2002 年,萨尔茨堡开启了一个艺术项目,在10 年以内,每年都请一个全球知名的艺术家来城内立个作品,且都要立在重要的公共场合。艺术家人选由一个评委会慎重议定,由此,想让历史名城萨尔茨堡也怀拥一个当代雕塑收藏。吊诡的是,项目开启至今,几乎每一件作品都受到当地居民的讥讽和抵制,这件由德国雕塑家斯蒂芬•巴尔肯霍尔(Stephan Balkenhol)2007年完成的作品就立在显眼的卡比第广场,同样也未幸免。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