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早期饮食文明所孕育的炊具设计

  • Update:2010-11-02
  • 刘东霞
内容摘要
本文对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饮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追根溯源,指出对火的自觉应用是最早的“烹饪”活动的开始。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农业产生之后,人工种植的谷物逐渐替代渔猎所得的动物成为主要食物。单纯的就火烧烤已经不能适应食材的这一变化,先民们经过艰辛的摸索终于发明出适合炊煮的陶器。作为最早的炊具,这些陶器中已经蕴含着后世炊具设计的一些关键因素。


由于三足器具有稳定、受热面较大等好处,因而在原始陶器,尤其是原始炊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以实心足的鼎和空心足的鬶分别为代表。而这两者的发展演变较好地反映了陶器从对圆形物的模仿逐渐趋向后来的稳定形制的过程。早期的鼎,腹部多为罐或釜式,后来逐渐演化出多种样式,外轮廓线也逐渐由早期外凸弧线发展出直线、折线等。鬶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从圆腹实足到束腰细足的过程。(图5、6)[9]


黄河下游鬶的演变

鹰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早期的陶器造型除了对葫芦等天然的圆形物有所借鉴并逐渐发展出自身的造型规律外,对自然世界中所蕴含的对称、韵律、平衡、比例等形式法则也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吸收借鉴。例如时至今日,普通日用陶瓷器的造型一般仍是对称的,这是因为,人类的先民所见到的自然物象基本都是对称的,树叶、花朵、人体自身……无不如此。对称作为一种艺术上的形式因素被自觉或不自觉地广泛应用于人造物中,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所打制的劳动工具即孕育着对称因素,在陶器中运用对称造型,既美观又适用。而在比例方面,无论是炊具还是饮食用具,只要是实际用于日常生活的,原始陶器几乎均能做到大小高矮等匀称适合,符合“人体工学”。这些无疑都是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的经验积累。


随着生活实践的不断前进,我国早期的炊具造型和种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基本而言,在“烹饪”活动最初产生的时候,一件器物就可以满足所有的饮食所需,而当人们掌握了比较多的食物材料,单一的器型不能满足实际所需时,旧器具的功能和造型要么面临着被改造,要么面临着被废弃,新的炊具类型呼之欲出。实用的需要除了能推进器型的更迭演变,还对现有器具的造型、大小等提出一定的限制条件,以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对当时的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实用即美,但是对单纯形式美的追求也从未停息过,例如鬶的造型可以明显看出对禽鸟等动物的模仿,那种昂扬的神气、流畅的线条、优美的曲线……无不体现出我国先民们对美的孜孜追求。(图7)尤其是那些没有表现为某种具体动物形象的鬶,它们所体现出的正是我国传统艺术创作中所强调的气韵生动,它们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


白陶实足鬶,龙山文化

(本文图片均摘自邓福星主编:《中国美术史•原始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济南,2000。)


注释: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北京,1980,页一四一六。
[2]http://baike.baidu.com/view/2181.htm
[3]http://baike.baidu.com/view/521571.htm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北京,1980,页一四一五。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北京,1980,页一四一六。
[6]转引自赵本加:“陶器文化与葫芦文化”,《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北京,1980,页一四五二。
[8]邓福星主编:《中国美术史•原始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济南,2000,第83页。
[9]邓福星主编:《中国美术史•原始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济南,2000,第165页、第178-186页。

刘东霞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