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日用作为设计的“原道”——兼谈“小道致远论”

  • Update:2011-01-25
  • 李立新


三、日用设计的价值结构
日用设计要求每一件物品,无论是家居器用,还是手机电脑,在使用上功能突出,合用便利;在形式上结构简洁,造型单纯;在经济上,价格低廉,适合民众。由此而构成日用设计的便利、合用、经济的原则。然而,日用设计的这三个原则,还不能真正构成日用设计伟大的价值,“日用”之中一定含藏有深刻的意义和理想目标。


对设计日用意义的探讨与阐发,日用理想目标的设立,日用对生活与社会文化的影响等,都可归结为对日用设计的价值评判上。作为设计创造生活的重要部分,日用是与科学实用、道德修身、宗教俗用等同为实现一种“社会人生价值”。我们说日用设计的价值在于美,所谓“日用之美”,如同科学之真,道德、宗教之善一样。同样,科学之中也有美,如数学之美,道德之上也是美,如美德。日用固然美,但不止于美。日用设计不仅仅具有美的价值,还富有对生活的意义、心灵思想的影响,人类发展、幸福生活等终极目标的作用。因此,其中有一个日用的价值结构,日用设计的价值结构有以下三方面组成:生活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社会的价值。


日用的生活价值,从客观事实而言,人类生活无法离开日用设计,所谓日用,即日常生活之用,粗看没什么,实际上,从人的角度而言,生活对于一个人的意义重大,生活的好、差、满意、不满意,固然与这个人的期望值相关,与社会发展有关,但日用设计作为生活质量的基础,从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举一些现代生活中的日用物品,就说手机、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这些物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现代生活中如果缺少这些物品,仅用传统日用物也能生活下去,就象石器诞生前,人类没有石器也能生活一样。但是,一个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生活,其生活节奏和方式,交流与学习,工作与休闲都需在这个特定的社会中进行,而手机、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这类日用物正是这个特定社会的产物,是服务于这个特定社会的人的日常生活的,它能让人跟上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和方式,轻松交流与学习,愉快地工作与休闲。


日用的生命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维系人的生存,二是丰富人的生命意趣。维系人的生存是实用价值,从价值学的角度看,并不高,却是生命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人才能把握生命,扩展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境界。人所做的一切有益的事情,包括日用设计本身,都可以感受到人的生命的意义,如同科学的“真”,饱含着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造物的创造力,这是人的本质特征。在维系生存的造物中,即日用物的设计中,人类也并不象动物那样被动地满足基本需求,在人类最原始的日用物中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超越具实用性的智慧。在一万多年前的一件骨器工具上,刻有清晰生动的鹿的纹样,说明一种实用人造物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时所需才仓促制作出来的,而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创造,是人的生命的体现。(图13、14、15、16)


13.天堂遮阳伞,撑开时。碎花以及褶皱花边装饰,符合女孩子的心理

14.天堂遮阳伞,收起时。碎花、褶皱花边以及蝴蝶结的装饰,符合女孩子的心理

15.哈尔斯彩纹双层钢化玻璃杯

16.水晶玻璃情侣对杯

日用的社会价值,物离不开人,人离不开物,日用设计的日常性,能够潜移默化地养成社会民众的品德与修养,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人的情感。这些生活中最普遍的、平常的、实用物质的日用物将升华为艺术的一部分。具体地注入到社会生活之中,表现出社会的亲和力,从而,它将成就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朝向人类幸福生存的终极目标迈进。


一个人一辈子可以不看画展、不听音乐、不观电影,但却不能不用日用之物。在现代社会,假如你要去参观一个画展,听一场音乐会,看一次电影,你必须预留出时间,需要定票、西装革履、公共交通、朋友相约等等,总之,你得专程赴会。但是,日用之物却不同,它们就在你的身边,从早晨到晚上,一天24个小时,你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些东西。在不知觉中,这些平常之物会给你带来情感上的影响,在使用中不仅是便捷、轻松,更能获得安适、美目、怡神的享受。


以上论述的日用物三个方面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设计之“原道”。蕴涵着古代中国对于物与人、礼乐与道统的独特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物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物越来越体现出人的日用的多样性,而离艺术、人文、社会也越来越近,物就是社会之道的呈现。这种对于日用物的理解与表述的理论,与子夏所言的“小道,致远恐泥”的信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综上所述,我以为,日用设计,“虽小道,亦可致远也”。


注释:
[1][2]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1994,第413页、415页。
[3]张道一主编:《工艺美术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1988,第8页。
[4](美)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周光发译,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0,第2页。


李立新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