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藏器于身,应时而动——读胡美生先生

  • Update:2012-01-01
  • 丁 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04期


      胡美生先生以陶瓷设计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尤于古代陶瓷青花、粉古彩有资深研究,其陶瓷设计作品常见展出。绘画虽不曾示人,正所谓藏器于身,应时而动。人患志之不立,何忧艺之不彰!退休后深居简出,潜心作画,举办画展,应是意料中事。从展览光碟中发现其绘画题材甚广,涉及花鸟、时蔬、风景等。尤以圆明园遗址为题材做画屡见不鲜,未有如胡美生笔下的圆明园所营造的气氛那么凝重、压抑、阴霾、慑人心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可见画家在作画时带着怎样沉重忧患意识,以极其凝重的深沉的笔墨去描绘那残垣断壁,郁郁悲怒的巨石。西洋楼的门柱,直指黑色的苍穹。如悲如怒,如泣如诉!那体积感、重量感,饱含着古老中华百年的忧愤!似乎在向人们发出怒吼!沉甸甸地压在人们的心上!呼唤着人们的良知,鞭笞着麻木的心灵:勿忘国耻,记住这一刻!勿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看到此,不由得激起奋发自强爱国之心!另一组较大幅的是安徽民居。看画家笔下的安徽民居感受到画家笔墨深情。朴素、自然的乡土之情神游纸上。南方多阴雨、细雨濛濛中幽长、静谧的烟雨小巷,湿漉漉的青瓦、粉墙、石阶、石板地,沧桑岁月浸蚀的粉墙上斑驳的漏痕,石缝中顽强滋出的一丛丛茸茸绿草……恰如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趣。画家对家乡景色深切的爱,复以画笔饱含深情的描绘,恢恢乎游刃有余!将此意境传达给读者。粉墙映日,阶石寂寂,纵飞檐以入云,越画外而遐思。身虽远未至,而心已临其境。蓦然间景人合一,勾起乡愁无限!

胡美生绘画作品

胡美生绘画作品


      中国画的特点是以墨为主,色为辅。我固喜墨而厌色。一己私好,不足为据。窃以为以墨为主的画面,自显出它的古朴、高雅、凝重。这两幅画正是以墨为骨,极少用色。其实墨的本身就极丰富。古云: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重要的是善于用墨,用水。而慎于用色。运用得当,可营造出于主调黑白灰中的变化万千!辅以极少的色彩点缀,烘托意境,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特别欣赏那幅小巷深处门楣上的红春联,只露一竖一横,另一联被旁屋遮住、隐去了,没有描写,反倒觉得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见得画家的巧思匠心。
      胡美生先生的花鸟画也很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因袭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而是采取双勾填色。一丝不苟,很有装饰趣味。于其中也能察觉到他对古代彩绘陶瓷上画法的借鉴。古之学画者皆从临摹始。一部《芥子园画谱》成了学习绘画的敲门砖。学大家之笔意,临大家之范本。然而也存在着弊病,囿于大家之门户,欲待脱壳而出,自立新意者,必经恒久方能渐脱窠臼,亦有终生无出者。走别人的路,永远落于人后。张仃先生谈绘画时曾说,方法掌握了,画品的高下,就是修养的竞赛了(大意如此)。所以画家的品德,文化素养都极重要,断无胸无点墨者能写好字作画的。
      胡美生先生是很勤奋的人。虽年逾七旬,终日沉湎于陶瓷艺术设计与绘画创作之中。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人云“文如其人”画品亦如是。是画家心中最美的旋律,对大自然纵情地真诚地讴歌!因此画为心声,是画家心迹的表露。胡先生为人诚挚、忠厚、规规矩矩、一言一行掷地有声。艺术上追求朴实无华,宁拙勿巧,宁涩勿滑的艺术境界。不媚俗、不讨巧。老老实实一如其为人。绘画手法上有他自己独到的语言。物象表达简洁、整肃、没有多余的线条堆砌。没有人云亦云。不重复别人水墨画的路子。数十年在传统与现代艺术氛围中陶冶、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出手即抒自家胸怀。笔墨表达自己意韵,成就自己的大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实属难能可贵。唐代杰出的诗人及画家王维,人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千古流传脍炙人口。他自己谈及他的诗及画时有诗云:“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世人皆称王维诗工。可他却自认为前身就是画师。余借用其句,易二字:“夙世虽瓷客,前身应画师”。以赠胡美生先生,愿其绘事日精,更上层楼。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