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深圳案例馆——合理中制造荒诞

  • Update:2010-09-29
  • 朱亮


荒诞的合理与合理的荒诞
走出深圳案例馆,发现与之比肩而邻的正是意大利博洛尼亚馆,这是一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城市,而此时,只有三十年历史的深圳所创作的《大芬丽莎》正在冲着创造她原形的祖国露出神秘的微笑,这场景不免让人想到这是一次后现代的荒诞的艺术设计。


但其实即使没有这世博会上两城市的相遇,但就大芬油画的生产模式与作为油画的艺术来说,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荒诞现象。在大芬,油画语言的运用泛滥成灾,从复制家庭生活照片到临摹中国水墨,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却也不乏高超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油画的古典审美取向曾在现代主义运动中得到扩展,而在中国的大芬村,经济的驱动力量完成了油画从“创作”到“产业”的转变,其审美情趣极大地与当代中国普遍的文化品位相适应,那就是从高雅走向庸俗。在大芬,“油画工场”、“油画批发”是随处可见的产品广告词,这些词在世界的油画史上也是首次出现。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制作了反映大芬村村民通过油画产业发家致富的专题片,播出后,全国各地有不少观众打电话给大芬,希望加入油画产业的行列。
——显然,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其繁盛的动力。



因为油画而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转换的村庄今日已成为深圳官方选定的“文化创意中心”、“最佳创意产业园区”,深圳文博会的分会场在这里设立,深圳文化部门定期在这里举办“油画临摹品大赛”,中国美术家协会也在这里频繁举办艺术的“学术讲座”,国家文化部授予大芬油画村“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奖……这些煞有介事的活动,显然已经将产业化的油画,当作了先进文化的方向。



在人民网上还有这样的评述:“油画村的形成为村民创造了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村民所到之处看到的是油画,闻到的是墨香,所接触的都是具有艺术修养的文化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身心愉快,赏心悦目,而且经过长年的耳濡目染,村民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陶冶和净化。对于成年人是如此,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油画村为他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自从油画村形成规模之后,村里的环境卫生变样了,村民变得文雅了,治安环境更是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人民网深圳视窗” http://sz.people.com.cn/GB/channel81/106/109/200409/20/3841.html)
——这一切自然给荒诞的油画生产以严肃的合理性。



再回到深圳案例馆,我们依然要佩服设计者的勇气。它能将如此荒诞的文化现象公之于众,不仅能唤起人们对深圳如何将文化“沙漠”变“绿洲”的思考,而且能给人们带来对于中国文化从“绿洲”到“沙漠”的警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深圳案例馆不再是关于一个城市的案例,而是一个民族文化形象的案例。它其中的批判性才是它引起人们兴趣的关键所在,这也正契合了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锋的主题——一个中国人梦想的试验场。只是经历三十年后,对于这场场试验的结果该有个清晰的判断了。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