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釉情铁骨——龙泉青瓷的今与昔

  • Update:2011-04-14
  • 章星
内容摘要
青瓷的范围极其广泛,有诸多种类的胎和釉色变化。本文主要是讨论龙泉窑的青瓷形成品质,来探讨青瓷烧造技艺和艺术成就。青瓷所追求的是人格品质的与材料和工艺的完美融合,而体现这种意匠首先需建立在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基础之上。

淹没几个世纪的龙泉青瓷,停留在人们的美好记忆之中,只受到考古和瓷器收藏领域少数人的关注和寻觅。自上世纪50年代末,政府集中资金投入建厂(上垟镇国营青瓷总厂、一厂、三厂、五厂等),组织各方面专家、技术人才成立研究机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研究和实验,令传统的青瓷烧制技艺得以恢复。其后,青瓷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青瓷制品主流采用模具或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制作仿古造型器物或生产符合日常需求的器物,其面貌完全符合那个时代提倡的“经济、实用和美观”。青瓷更多地走上了实用功能加美术设计之道,使青瓷完全成为批量化的产品。当时主要生产有中西式餐具、茶具、人物雕塑、文具等,品种从传统的几百种增加到上千种之多。如今评价那时期青瓷,论艺术成就的高下,多是当时政治意识形态下的现实主义唯美观和理想主义的产物。从艺术的人性化角度看,那是一种没有个性、无法融入个体心灵和意识的审美。这段有趣的历史如今可能只留下素朴和单纯的精神。这一体制持续至90年代初期,从规模达到历史上青瓷生产和从业人员的又一高峰期。在国营体制下,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日后成为青瓷艺术家的人才,他们在这个环境内学习、成长,得到各个方面积累和锤炼,也奠定了他们日后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90年代末,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转轨,龙泉青瓷再次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青瓷大厂转制或破产,青瓷的产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带来了个人及家庭或家族制造模式的再次涌现,这种体制十分有利于调动个人积极性。时至当下,龙泉已形成良好的青瓷生产或创作模式。青瓷的艺术作品与产品分道而行。青瓷艺术品呈现非常好的发展态势,众多人士珍爱青瓷、追捧青瓷成为时尚。社会的持续需求使青瓷有着良好的商机。龙泉涌现出几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青瓷艺术家,其良好的技艺、严谨而大方的造型、灵动而抒情的装饰、宁静而滋润的釉色,创出极富个性的艺术作品,得到陶瓷同行的赞誉和社会的肯定,创造着龙泉青瓷一个个新的奇迹。同时,艺术家也得到不菲的经济回报,其志得意满的神情溢于言表。在和他们的交流与接触中,我的内心隐约会产生几分忧虑。在市场与艺术、经济相对立、相矛盾时,他们看重的和追求的东西是什么?舍与得是人格和修养所决定的。如今他们所选择的道路似乎已远离青瓷的真正品质,他们已远离大窑遗迹,行走在喧嚣的城市中,在灯光闪亮的舞台上收获着有着传统基因的新青瓷给他们带来的荣誉,盲目追求着大的体量、繁琐的造型和装饰。当然,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那些埋头苦干,珍爱青瓷,用自己的身心融入制瓷之中的人们。他们远足窑址寻觅碎瓷片、静静赏味博物馆精品、手法翻阅大量文献图册,保持清净心态与自然对语。他们在工作室推敲器物造型与体量,把握艺术上的处理,这已成为一种创作的习惯、方式和本能。看到他们日夜不分地守护在窑旁,期待着每一次出窑的希望,不知疲倦地重复着、期待着下次……就是这些无名者的探索,才有了现在的新青瓷。近几年,在坯料上提高了粉青和梅子青坯土的白度,引入德化高白色绢云母质极强的瓷土,使其坯釉有良好的结合,烧出了新样式的龙泉青瓷。其粉青更淡,因胎体的洁净而令胎釉有着极强玻璃相。随着坯料更新,现今艺术家在青瓷创作时都以粉青为重要的创作方向,其审美形式和釉色都是传统样式的延续。青瓷所追求的是人格品质的与材料和工艺的完美融合,而体现这种意匠首先需建立在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基础之上。

 

回想八九十年代的艺术领域,国人曾盲从崇尚、抄袭和模仿西方艺术。西方陶艺形式和各种观念影响着艺术高校师生的陶瓷教学、创作观念,张扬个性与重形式的陶艺大量涌现。这些对传统瓷区青瓷产区都有一定影响。而在当今国际化与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已成为新的思考主题。在新世纪十年以来,随着对整个本土文化的反思,青瓷艺术创作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青瓷应该呈现怎样面貌?如今的龙泉市开始步入现代城市化,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建筑,绮丽的灯光和广告牌匾,喧闹的时尚化人群川流不息。昔日宁静而平和的古城逐步残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市区的青瓷苑如今已成为青瓷创作集结的空间。青瓷艺术家远离上远山、丛林、溪水、稻田、清风、细雨、野草等等田园风光和美景,产生实际的距离,这种空间也许会割裂了他们与传统的诸多内在关系。除了对自然的疏远与艺术灵感的匮乏,我想,精神上的缺失更会使青瓷创作陷于停滞及出现审美上的僵化。他们尽管在向好的方向努力,其实会更加远离你想要到达的那个目标。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变已成为必然,机械代替手工,煤烧替代传统的柴烧,龙窑也让位于煤气或天然气窑。热电偶电子测温计已令烧窑师傅的看火经验、世代相传的火照测温方法失传……许许多多的经验均无法再使用。在新技术设备和工艺的状况下,青瓷发生了质的转变。我们用什么视角来看新的龙泉青瓷?难道要让釉料与坯土接近传统工艺,接近传统的釉色以至于承继传统的审美观?青瓷传统工艺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科技进步和发展总与传统工艺相矛盾,青瓷艺术家常常会在这个极具矛盾的空间中徘徊,发展是前瞻,还是回望?这就是传统意义下的当代青瓷。当代青瓷有玉质的美貌,同样我也能看到玉质恬静内的苦涩。

 

“日照青山山隐画,春临绿水水含诗。”这是龙泉山水风貌的写照,我希冀龙泉依旧回到这般境界。穿城而过的龙泉溪,有着绿水的诗意,这绿色的诗意包涵丰富的含义,暗含者龙泉青瓷受人青睐和无限品味的原因。我心中的青瓷要得道家自然飘逸的宁静之美;得儒家矜持而暖愉的状态;得佛家无欲而清净的内省心态。涵盖传统的审美意识或美的理想,沉淀着深层中国当代文化内涵,与未来紧紧相连……2010年在龙泉市建置一千二百五十年之时,龙泉青瓷的烧造工艺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龙泉人骄傲。青瓷人更应该冷静的思考,走好未来。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说:“现代的需要所决定的对于过往世代的奇思幻想,对于未来的现实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未来的考量是我们承担起对于我们怀旧故事的责任”。这是我对龙泉窑青瓷的认知和感觉。


章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