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主题阐释:装饰三年展专题报道汇总

  • Update:2011-11-16


四,理智设计情感:《理智设计情感》(刊于装饰杂志2011年第7期)

理智设计情感

Reason Design Emotion

供稿:北京国际三年展

Provided by Beijing International Design Triennial

编辑:李馨

Edited by Li Xin

 

    古语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直被看作对立两极的情感和理智,被认为是相互较量的两种人类意识倾向。情感对应感性的,是随性、激情、自由的代言;理智对应理性的,是严肃、内敛、标准的化身。然而,在设计中,情感和理智却承载着不同的价值,因相互之间的依存而相得益彰。优秀的设计师懂得拿捏设计中情感与理智的配比,更懂得用理智恰到好处地表达情感。北京国际三年展第三分展“理智设计情感”挑战理智与情感的对立关系,用精辟独到的设计作品,展现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理智设计情感”展览分为7个部分:平静、快乐、酷、幽默、狂欢、自由与空。七个主题都由一条观赏路线贯穿而成,让观众在体验情绪波动的同时,感受设计如何利用不同的理智、情感配比达到不同的感官效果,并领悟设计如何体现对人的善意关怀。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采用策展人和主题展的模式,策展人的观察视角将极大影响展览的思想主旨和视觉效果。“理智设计情感”的两位策展人方晓风老师和本杰明·卢瓦约特(Benjamin Loyauté),无论其文化背景、专业视角、从业经历还是年龄,都存在较大差异,二者的首次合作让人期待。但本杰明表示,凭借同星座的默契、信任,以及双方的自信,一定能建立起很好的交流平台。本杰明认为,拥有设计并非为了占有,而是为了反思,如果失去思考的能力,人们将死于占有、死于物质,方晓风老师则提出“不为形役”的生活态度。本次展览不是为了建立商品的拜物教,更不会炫耀技术、财富或者某种生活方式,而是想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物品怎样为人类服务。除却功能,要让人们在与物品的互动中体会出“爱智”的态度。

 

关于“理智设计情感”展览的常见问题

一,关于展览主题

1、如何理解“理智设计情感”?

“理智设计情感”有两种解读的方法,一种是理智设计了情感,另一种是理智与情感分别处于设计这座天平的两端。工具价值、功能,也就是理性,与符号价值、想象,也就是感性,在一件作品中是共存的。好的设计是理性与感性的恰当平衡体。在不同的文化中,工具价值与符号价值的比重是不同的,于是造就了各种各样的好设计。这就是展览试图要表达的。人不能单凭感性生活,也不能单凭理性生活,你需要自由去了解自身的感情,也需要感性去创建属于自己的理性方式。

2、为什么不是“情感设计理智”?

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起初展览题目由本杰明提出,是三个并列的词,即“理智、设计、情感”,后来才把“设计”改作动词。情感人皆有之,是共通的、无形的,也是因人而异的;理智则是用以控制我们的情感的,所以是“理智设计情感”,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粹的理性,也不存在纯粹的感性,因此,在设计里我们想强调的不是两者之间的冲突关系,而是二者之间的微妙平衡。

3、如何理解在设计中理智和情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依存关系?

在生活中,情感是不可见的,如何表达情感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并非所有人都会将情感表达或者说能表达的很好,所以情感的表达也是需要理性的。在设计中,理性和感性有各自对应的价值,理性对应的是设计公用价值,而感性对应的是象征性的价值,二者相对,但不相立。设计产品时,为了保存其功能性,要懂得理性控制功能部件,但为了增强表现力,又要懂得感性表达。

4、本次展览的展览目的何在?

本次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因此不单是给专业人士看,而是承担了公众设计教育的职能。而理智与情感的关系是设计中的主流问题,同时也是任何人都会碰到的生活问题,以此为角度切入比较容易被公众接受。我们希望观众能够在体验展览时,领悟到优秀的设计师是如何拿捏理智和情感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的。有些产品能打动我们,不单纯是因为它的功能,而是因为它们触动了我们的情感之弦,然而这一拨动琴弦的动作是如何发生的,普通消费者通常并不知晓,甚至一些普通设计师也参不透其中的奥秘,这次展览就是一次揭秘。我们会把一些成功案例展示出来,并将设计师的设计过程呈现出来,让人们清晰地看到,理性和情感是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理性又是如何把感性的东西以最妙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5、“理智设计情感”单元和三年展的大主题“仁:设计的善意”有哪些关联性?

不仅有关联性,而且关联性非常大。首先这一单元会让人在看展时经历一个情绪上的波动,而这个过程揭示的实际上就是设计与人之间的一种非常亲和的互动关系,是设计对人的无限关怀,因为倘若没有关怀,它是无法拨动你的情绪的。其次,设计必须触动人,让消费者在获得设计产品时感受到惊喜,如果设计师对人没有善意情感,就不可能做出好的设计来,也无法让人感受到设计对人多方面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关爱。理智设计情感刚好把这种仁爱的过程展现出来,并解析了整个过程。

 

二,关于方案策划

6、“理智设计情感”单元展览的基本构架。

展览总策划从观念上讲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上,我们希望人们关注设计如何有助于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另一个层面,不同的设计品中理智和情感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借助具体的展览来实现这两个观念。单元分七个部分,分别是平静、快乐、酷、幽默、狂欢、自由与空。这个展览的七个主题都是由一条观赏路线穿起来的,我们设想了观众参观展览过程中的情绪波动:一开始可能是平静的状态,慢慢地情绪欢快起来,接着看到COOL的设计王国,然后感受好玩的设计并乐于其中,再进入一个狂欢阶段,紧接着感受到自由,最终回到的境界。

7、“幽默”如何理解,这一部分将如何策划?

这不是“愚蠢的幽默”,而是更反讽、更有意义的幽默。这部分必须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我们会尤其重视可视化,同时我们需要处理好文本幽默与视觉幽默的关系。在这部分,观众更能体会到产品感性的、符号价值的那一面。这部分的作品如同空白的文本,你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背景、自己的幽默投射其中,制造自己的故事。

对每个人来说,幽默的意义是不同的。在观看某些作品时,除了幽默,你甚至可以读出悲伤。例如有一件骷髅烟灰缸,起名为“灵魂出窍”,表达的则是多重意义。在形体的后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文本、一种观念,是触发你思考的东西。

8、“自由”如何理解,这一部分如何策划?

在狂欢部分我们讲述了技术带来的乐观,因此找了很多原型机,充分强调技术带来的优越性。自由与这个部分在逻辑上是相关的,它暗含着在技术乐观的情绪下,人们怎样寻找更大的自由。在自由部分重点展示的是建筑师的作品,因为建筑在所有设计门类里是受限制最大的一类。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师越是表达出一种希望挣脱束缚的观念。建筑的自由诞生于规则和限制中,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

建筑能为一个更好的世界做些什么?我们展示了建筑师们的探索。例如,我们邀请了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以自由为题做的一些设计。自由部分的建筑师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自己提出计划,做模型。有些建筑师、设计师放弃了工业化的方法,转向手艺;另外一些则做出了跨界的尝试,在建筑师、设计师的身份之间自由转换。

9、何为“空”,这一部分如何策划?

空是一种经历过所有事情后的状态,但这个空不是真的空。“空”的部分意味着没有,但空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整个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循环,空本身意味着一种平静的状态,但与最初的平静又不太一样,因为空意味着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我们希望观众进入展厅后情绪随着主题波动,到后来回到一个经过升华的原点。走出展厅时,观众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这是我们想达到的目的。

现在的构思是一块空心的石头,空间本身是一个展品。这里面会展出较多的中国设计师的作品。这个空间有声、有光、有味,可以触摸,可以激发人们的五种感觉,但这里面并没有东西。可以说,自由部分的阐释更偏西方,而空更禅意、更带有东方色彩。本杰明关于这一部分的某些灵感来自中国,“我在庭院里看到太湖石,有光透过太湖石的孔穿过,有种空气流动的声音,我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展览里还会有嗅觉的展示,参展者会闻到设计生命的味道,并带着这种感觉离开。盲人也可以参观展览,通过一些实物可以触摸或闻。我们要寻求嗅觉更深的含义,引发人的思考。另外,我们会在展厅里放一个空白的本子,让人们把嗅觉的感受写上,这样就完成了视觉与嗅觉的转换。

 

三,关于展品

10、“理智设计情感”单元的作品偏重于哪一方面?

关于具体的安排,还在计划之中,但在两位策展人的初步讨论下,确定了其基本定位是以产品为主,也有一些建筑师的东西,将来呈现的方式,呈现的效果仍有待商榷。

11、本次展览会收录哪些建筑作品?

前段时间法国建筑博物馆正在展出克洛德·帕朗(Claude Parent)的个展,展览持续三个月,这是赋予设计师的极高荣誉。本单元会展出克洛德·帕朗的作品,虽然他年事已高,但他的设计放到今日依然前卫。他从不做垂直的建筑,强调空间在建筑里流动的感觉,受他影响的设计师非常多。这次展览会呈现他亲手绘制的原始图纸,能够还原他的设计思想。

12、本次展览是否会有优秀的中国设计师的展品?

有。中国展品这方面,主要由方晓风老师提议,包括一些有西方经验的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引起了本杰明的兴趣。

13、本次展览有哪些重点与亮点?

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当今伟大的设计师们参加本次展览。我们同样关注年轻设计师的作品。由两三百件作品集合成的展览是成名设计师与年轻设计师的混搭。同时,所有的展品都是近期的作品,并且是基于国际化的选择。展品涵盖了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研究性设计、新材料、平面设计,体验设计、灯具设计与体验设计等诸设计领域。

 

四,关于合作

14、本杰明是位79年出生的年轻策展人,与方晓风老师合作是否有文化差异和观点上的不同?

本杰明对此否认,并表示双方合作很愉快,几乎不用在沟通上浪费时间,想法上很有默契。比如方老师提到“空”的概念时,因为本杰明对道和儒家都一定的研究,所以几乎是一拍即合。两位策展人表示,彼此之间是靠感情交流,凭借这种默契、信任,加上自信,就能建立起很好交流平台。

 

(本文“关于‘理智设计情感’展览的常见问题”部分主要根据视觉中国网站采访稿《对话第三分展策展团队:兼得是一种境界》、《新家》杂志采访稿《设计要触动人——专访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分主题“理智设计情感”策展人》、《设计》杂志采访稿《理智与情感的理想关系——<设计>杂志访谈“理智设计情感”策展人方晓风与本杰明·卢瓦约特》、艺术中国网站采访视频《对“理智与情感”的解读》以及北京国际三年展官方网站内容编辑。)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