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工艺美术·再生产” 专家座谈会

  • Update:2014-01-14

陈彦姝——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七种生产模式 

陈彦姝:

我本身是做古代工艺美术研究的,因为筹备南通会议,刚开始接触当代工艺美术,这次是跟三位研究生一起到江苏、上海,访谈了一些行业专家,从中可以看出当代工艺美术再生产的多样性。

我们这次访谈的对象一共有7位,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有的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的是省、国工艺美术大师,有的是现代设计师,还有的是政府机构的管理者。从这7位访谈者对象,我们也梳理出来了7种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当代工艺美术生产的方式,主要由我来陈述,由我的三位小伙伴给我做一个补充。

第一种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就是家庭作坊。我们访问了南通二甲镇的王振兴先生,由王老先生带领两个儿子开设的家庭的染坊,主要是生产蓝印花布的产品。

第二类是个人创作,我们访谈的是南通的仿真绣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是省工艺美术大师金蕾蕾老师。金老师是我们看到的第二种,以个人创作为主的大师型的生产方式。

第三位我们采访了顾永琦先生,他主要是采取奢侈品收藏为主的方式。他自己创建了永琦紫檀公司,采用公司经营的模式,但是他的公司还是比较多的保留了传统作坊的痕迹。

第四类是顾老先生的儿子顾畅、华雍夫妇,他们受过现代设计的教育,目前要走的是一条现代设计师工作室的路线。他们采取的也是公司经营方式,但是采用了更多的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

第五是走公司企业的路线,这位也是非遗的传承人,是南京的金文先生,他有自己的云锦研究所和汉唐织锦公司。他走的路线是量产和精品相结合的公司经营。

第六种是私人专题博物馆,采访的是吴元新先生,他也是知名的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人。他比较早地开设了私人博物馆,希望通过以文促商、以商养文的方式,来运营他的博物馆。

最后一位是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陈毓其先生。他目前提出比较新的一个构想,就是基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传统优势搭建一个服务平台。

前述生产模式总共是7种类型:家庭作坊,个人创作,高端收藏,私人定制,公司量产,私人专题博物馆,服务平台。

另外,总体的困境方面,我们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后继乏人,尤其是手艺的传承方面。第二是缺乏原材料,缺乏好的供应链,我们后面放两幅图,一个是云锦生产的金线,一个是孔雀线,金线和孔雀线,现在有极少的艺人为他们提供,老艺人不再做了以后,这样的原材料可能就缺乏了。金蕾蕾老师也说,她做刺绣,现在很难找到很好的师傅给丝线染色。从创新设计的实力来看,新设计的艺术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另外就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比较薄弱,也比较混乱。虽然金文、吴元新说他们每年会申请若干项的图形专利,但是在市场上也有很多直接抄袭他们的作品,但是他们现在还是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方式,没有去追究知识产权的责任。这也是出于对手艺传承的考虑。大师说,如果他严格地去追究法律责任,可能这种手艺的生产会限制更大。其他的人也讲,你吃饭也要让我喝一碗粥,我不能做设计,但是我希望抄你的设计,也能在市场上讨一碗饭吃。(有删节)

陈岸瑛:尚刚老师简要介绍了古代的工艺美术生产模式,也即以官府为核心的、适应等级社会的模式,那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黄金时代。郭秋惠老师介绍的民国时期,也是一个黄金时代,今天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和产能恐怕远远赶不上那个时期,而且那个时期的生产模式也是特别多元、特别丰富的。现在我们刚刚进入到一个好的发展时期,工艺美术正面临“再—生产”或者说重新回归主流生产的新格局。感谢陈彦姝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当代案例,以及对这些案例的精彩总结。现在进入集体讨论阶段,有请诸位专家就当代工艺美术实际的生产模式和可能的创新生产模式进行一次头脑风暴式的研讨。

1 2 3 4 5 6 7 8 9 10